2021年吉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春专版)(6)——运动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吉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春专版)(6)——运动和
力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0春•长春期末)下列与生活中有关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B.齿轮间加润滑油
C.风扇转轴做得很光滑D.行李箱下装有轮子
2.(2020•长春模拟)体育运动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接力赛中,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B.拔河比赛时赢的一方对绳的拉力一定更大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D.掷出去的铅球总是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3.(2019春•宽城区期中)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不受力,运动的球很快会停下来
B.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碰撞的两个台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4.(2019•绿园区校级一模)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2019春•二道区期末)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拔河时握紧绳子
B.冬季给汽车换上更粗糙的雪地轮胎
C.体操运动员生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
D.在自行车轴承处加润滑油
6.(2019春•双阳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门轴加润滑油B.用力写字
C.滚动轴承D.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7.(2020春•长春期末)如图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将静止的箱子推动,箱子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箱子静止时,箱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
C.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推力大于摩擦力
D.箱子必须持续受推力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2020•长春一模)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跳远时助跑B.远距离投篮
C.抖落衣服上的灰尘D.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9.(2020•长春模拟)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如果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使机身更加灵活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受到的力一定变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2019•绿园区校级一模)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9:10,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若乙的质量为10kg,则甲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g=10N/kg)。
11.(2020春•宽城区期末)长春市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
汽车不
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12.(2020春•朝阳区期末)当锤头松了时,应选择图的操作,反复向地面撞击,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了.这是利用了(选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
13.(2020•长春模拟)人们在使用电动自行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次性充满电后行驶里程不能达到说明书上的里程数。
为了探明原因,小明用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在同一路面进行多次测试,获得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负重G/N600800100012001400
2016.714.312.511.1
充满电的最大
里程s/km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一次性充满电后,行驶里程不能达到说明书上的里程数的原因是。
(2)当电动自行车充满电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由12.5km变为16.7km时,整个电动自行车的惯性。
(3)某次测试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速度v﹣时间t图像、牵引力F﹣时间t图像。
分析可
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N。
14.(2020•长春模拟)一只苍蝇落在竖直玻璃窗户上,当它匀速竖直向上爬行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它匀速竖直向下爬行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f2(选填“<”、“>”
或”=”),摩擦力f1和f2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5.(2019春•长春月考)在图中画出墙边静止的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16.(2021春•宽城区校级月考)小致同学水平向右拉弹簧,画出图中手所受弹簧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7.(2020春•宽城区期末)小红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器材:长木板、毛中、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各一个,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依
次进行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小红将砝码放在木块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根据的知识测出摩擦力大小。
(2)如图乙所示,毛巾铺在长木板上,将砝码放在木块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说明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3)如图丙所示,小红去掉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比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18.(2020春•朝阳区期末)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
图甲所示,根据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N.
(2)如果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3)图乙中,砝码随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19.(2020•长春一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是实验的一部分。
(1)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中所示,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2.5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N,木块的动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请画出图乙中的砝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如果想利用图中的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桌,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需要把木板换成。
20.(2020•宽城区一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外形相同的铝块和木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锅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
(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5)请在甲图画出铝块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21.(2020•长春模拟)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快上做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2.(2020•长春模拟)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比较小车沿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
牛顿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放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表面,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23.(2020春•长春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
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
(3)实验表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24.(2020春•长春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
(2)由乙、丙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3)在乙实验中,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砝码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和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2020•长春)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甲、乙、丙三次实验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
(2)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请画出图甲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4)北方城市常常在下大雪后将煤渣均匀的铺在地面上来增大摩擦,这是应用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26.(2020•长春模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比较甲图和图
(3)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7.(2020春•朝阳区期末)如图是运动员把足球顶出去的情景.
(1)用力把球顶出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足球被顶出去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会儿,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2)请在图中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8.(2020•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想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021年吉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春专版)(6)——运动和
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解: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A正确。
B、齿轮间加润滑油,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风扇转轴做得很光滑,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
C错误。
D、行李箱下装有轮子,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
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
A、在接力赛中,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这样容易传递交接棒,故A
正确;
B、拔河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更大的一方最终会成为胜利者,而不是对绳子的拉力大
的一方,拔河比赛中无论胜负,两边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故B错误;
C、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起跳后身体保持原来的速度继
续前行,跳得更远,故C正确;
D、掷出去的铅球之所以落回地面,是因为铅球在空中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改
变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不受力,运动的球将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下来,故A错误;
B、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作用在台球上,二力作用在两
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
C正确。
D、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碰撞的两个台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故D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
A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B错误;
C、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拔河时握紧绳子,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冬季给汽车换上更粗糙的雪地轮胎,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
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C、体操运动员上单杠之前,先在手上涂些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在自行车轴承处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力,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A、门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用力写字,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
意;
C、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解答】解:
A、箱子静止时,箱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箱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箱子受到非平衡力的作
用,此时它受到的推力大于摩擦力,故B错误;
C、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它受到的推力
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箱子必须持续受推力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是因为箱子在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若箱子不受摩擦力,则
不推动箱子,原来运动的箱子也能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
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利用惯性,不符合题意;
B、投出的篮球离手后可在空中飞行,是利用惯性使球继续向前运动,不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再由于重力的作用
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不符合题意;
D、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解:
A、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水平方
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才
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
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C正确;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故D
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解答】解:
(1)因为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9:10,
所以重力之比为G甲:G乙=m甲g:m乙g=m甲:m乙=9:10,
(2)已知m甲:m乙=9:10,m乙=10kg,
所以,m甲=9
10m乙=
9
10
×10kg=9kg,
甲物体受到的重力:
G甲=m甲g=9kg×10N/kg=90N。
故答案为:9:10;90。
11.【解答】解:汽车若在斑马线快速冲过,即使急刹车,也会由于惯性往前冲,不会一下子停下,所以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由于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汽车最终停下来。
故答案为:惯性;受非平衡力。
12.【解答】解:锤头松了,让锤头与锤柄同时向下运动,当锤柄遇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时,锤柄突然受力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就紧套在锤柄上了,乙图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乙;锤头.
13.【解答】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时,最大行驶里程越小,
原因是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摩擦力越大,所需牵引力越大,而储存的电能不变,根据W=Fs可知,行驶的最大路程越小。
(2)当电动自行车充满电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由12.5km变为16.7km时,由表中数据可知,负重变小了,即电动车的总质量减小,所以整个电动自行车的惯性会变小;
(3)由v﹣t图像可知,电动自行车在7~1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电动自行车在7~12s内受到的牵引力为35N,则电动车受到的摩擦力f=F=35N;
由v﹣t图像可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做加速运动,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所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35N。
故答案为:
(1)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摩擦力越大,所需牵引力越大,而储存的电能不变,根据W=Fs可知,行驶的最大路程越小;
(2)变小;
(3)35。
14.【解答】解:一只苍蝇落在竖直玻璃窗户上,当它匀速竖直向上爬行时,摩擦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它匀速竖直向下爬行时,受到的摩擦力与自身的重力仍为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都等于自身重力,因此f1=f2,且f1与f2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上的;
故答案为:=;相同。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5.【解答】解:①小球受到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②绳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上,符号为F拉;
③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于墙面向左,符号为F支,如图所
示:
16.【解答】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致同学水平向右拉弹簧,则他的手所受弹簧拉力作用点在手与弹簧接触的地方,方向水平向左。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7.【解答】】解:(1)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乙所示,毛巾铺在长木板上,将砝码放在木块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说明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图丙所示,小红去掉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比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小。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越大;(3)小。
18.【解答】解: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示数为2.4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2.4N.
(2)如果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变大,则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3)图乙中,砝码随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相对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受砝码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
(1)二力平衡;2.4;(2)变大;(3)不受.
19.【解答】解:(1)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5N,甲的示数为2N,乙的示数为3N;
分析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压力不相同,乙的压力大,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甲的滑动摩擦力为2N,乙的滑动摩擦力为3N,乙的滑动摩擦力大,所以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2.5N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为2N;
此时的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则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
(3)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钩码的中心,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4)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根据转换法可知,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所以需要将木板换成海绵。
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2)2;增大;(3)如图;(4)海绵。
20.【解答】解:(1)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摩
擦力的大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设计方案:将铝块叠放在木块上,然后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F3,分析比较F3与F2的大小,得出结论;所以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也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5)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F1=1.6N,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3)能;(4)等于;(5)如上图。
21.【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压力一定时,丙中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故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越大;(3)接触面越粗糙;(4)滑动摩擦力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