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校素质教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安顺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五校素质教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15×2=30分)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八上·临沂月考)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 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
A . 14cm
B . 14.00cm
C . 0.14m
D . 0.140m
2. (2分) (2020八上·安徽月考)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 0.35m=0.35×100cm=35cm
B . 0.1h=0.1×100 s=10s
C .
D .
3. (2分) (2017八上·雅安期中) 下列方法中最能减小误差的是()
A . 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 . 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 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D . 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4. (2分) (2018八上·阳城期末)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110mm=110mm× =0.11m=1.1×10-1m
B . 360km=360×1000=360000m=3.6×105m
C . 72km/h=72km/h× m/s=20m/s
D . 10m/s=10×3.6km/h=36km/h
5. (2分) (2019八上·天等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A . 3.6mm
B . 3.6m
6. (2分) (2018八上·郑州期中) 如图,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 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
C . 传送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 . 传送带相对于物体是运动的
7. (2分)火车的速度为71km/h,小汽车每分钟可走1km,重庆轻轨一号线的速度为20m/s,则()
A . 火车的速度大
B . 小汽车的速度大
C . 轻轨的速度大
D . 无法确定
8. (2分) (2020八上·金平期末)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 . 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9. (2分) (2018八上·淮安期末) 如图所示,用鼓槌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声源是()
D . 手臂
10. (2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 .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 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
D .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1. (2分)(2018·绵阳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 .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C . 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12. (2分)(2016·黔东南)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 . 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 .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 . 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3. (2分) (2016八·白银月考) 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 . 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 . 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14. (2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经过10s,重物被提升了3m,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是()
A . 0.2m/s
B . 0.4m/s
15. (2分)甲、乙两人都从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在后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前一半路程上跑,在后一半路程上走.若他们跑或走的速度相同,则他们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A . 甲
B . 乙
C . 甲、乙同时到达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20×1=20分) (共7题;共23分)
16. (2分)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________。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
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
17. (3分)(2019·张家口模拟) 某水库水深20米,平静的水面上空,一只鸟正以5m/s的速度冲向水中捕食小鱼,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相对于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 (4分) (2016八上·卢龙期中) 会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请指出图(5)三幅图片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19. (4分) (2019八上·长沙期中) 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北海园博园艺术表演推向了高潮,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游人是通过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琴声与笛声的。
20. (4分)(2020·宝山模拟) 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将玻璃镜片换成树脂镜片,是为了减小眼镜对鼻梁的________;将装有食品的塑料袋浸入水中(如图所示),从而利用________将袋中的空气排出;将窗户的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它主要起到________和隔热作用。
21. (4分) (2020八上·韩城月考) 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1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_,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s;
(2)如图2所示,小明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22. (2分)(2017·青岛模拟) 小雨以5m/s速度去追赶已经出发了10min、速度为1m/s的小涛,需要
________min才能追上小涛.
三、计算题(1题3分,2题4分,3题5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
23. (3分) (2019八上·南关期末) 小明家驾车旅游途径某地,观察到公路旁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通过获取的信息可知:
(1)此地到南阳的路程s是多少?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24. (4分) (2018九上·东莞月考) 中国空气质量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宝骏E100(如图所示)上市后的三个月内,柳州市PM2.5数值相比同期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
该车(空车)质量750kg,其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为155m,最高车速达到100km/h。
在几次记录中,该车每百公里电耗为8.4kWh.求:
(1)该车空车时的重量是多少N?
(2)该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该车行驶100km所耗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汽油?(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25. (5分) (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 如图小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小明家,期一半路程骑,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
(1)小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2)小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3)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19×2=38分) (共4题;共38分)
26. (14.0分) (2018八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m/s
(2) vBC________vAC(填“>”、“<”或“=”)
27. (10分) (2019八上·安徽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
(1)小明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用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__,说明响度和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小明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改变钢尺________,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有无变化。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________(推理/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________.
29. (8分) (2018八上·武汉月考)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站在远处的同学虽可以看到小球弹起,却没有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___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声波可在________传播;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________;
(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下列描述中,用到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的是________
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2=30分)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20×1=20分) (共7题;共23分)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答案:21-2、
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三、计算题(1题3分,2题4分,3题5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答案:23-1、
答案:23-2、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19×2=38分) (共4题;共38分)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考点:
解析:
答案:28-1、答案:28-2、考点:
解析:
答案:29-1、
答案:29-2、答案:29-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