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作文习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作文习作
1.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
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佷感动的。
在一个音乐的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満江红》。
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是他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
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1)“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这些缺陷者向人们“捧出来的花束”在文中指________。
(2)“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________等人。
(3)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就是赞美他们________的精神。
(4)造句。
……为的不是……为的是……——
【答案】(1)用自己的缺点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艺术成就
(2)音乐家贝多芬、细雕刻象牙工艺师
(3)不屈服于命运、不自暴自弃、敢于挑战、乐观面对生活工作
(4)丘索维金娜再战奥运,为的不是荣誉和名胜,她所做的一切,为的是用奖金挽救她罹患白血病的儿子的生命。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用自己的缺点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艺术成就(2)音乐家贝多芬、细雕刻象牙工艺师(3)不屈服于命运、不自暴自弃、敢于挑战、乐观面对生活工作(4)丘索维金娜再战奥运,为的不是荣誉和名胜,她所做的一切,为的是用奖金挽救她罹患白血病的儿子的生命。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
母亲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母爱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犹如春风_____又如春雨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那晚,夜深了。
我难受地躺在床上,浑身发烫,无力地呻吟着。
这时,妈妈急匆匆地赶来,用手触摸着我的额头,着急地说:“哎呀,糟糕,发烧了!”“天又这么黑,你爸还没回家,医院关门了,家里又没有退烧药,该怎么办哪?”妈妈嘴里不停地唠叨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不停地踱步。
过了一会儿,妈妈去浴室端来一盆冷水,放在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亚妮,好好躺着!”我听了,使劲地点点头。
她用冷水将毛巾浸湿,拧干,铺平,然后放在我额头上。
此时,我借着那清幽的月光,看出妈妈的眉头皱在一起。
过了许久,妈妈见我微微地闭上眼睛。
她便悄悄地出去了。
说实话,那时的我怎么能睡得着呢?我只是在尽力掩饰自己罢了。
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她的步伐是那样的沉重。
随后,便听到妈妈给爸爸打电话:“喂,我们的女儿正发烧呢!快回来!我担心……”说完,妈妈又轻轻地向我走来。
“糟糕,身上还发烫呢!都怪妈妈不好,只顾工作,没照顾好你。
”说着,妈妈豆大的泪珠如同断线的珠子直往下掉。
我用嘴一碰,好苦……
我忍不住眼泪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我正想尽力地起来擦去妈妈那苦涩的眼泪,她却好像看破了我的心思,扭过头去说:“眼睛进沙子了。
”正在这时,门开了,爸爸回来了!他们二话没说用外衣裹紧我,背着我朝门外走去……多年后,当重温起这件事时,妈妈却是一头雾水:“有这事?”妈妈对我的关怀太多,也许是忘了,可我却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怀记在心上,当作最宝贵的礼物。
(1)在文中横线处加上标点。
母亲___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___母爱___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___犹如春风________又如春雨___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无私——________ 滋润——________ 无限——________
掩饰——________ 沉重——________ 苦涩——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泪珠 ________的珠子
________的眼泪 ________的礼物 ________的步伐
(4)照样子,写词语。
悄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答案】(1),;;;,;。
“;,;。
”;,;,;,;。
(2)自私;干枯;有限;显露;轻盈;甘甜
(3)清幽;豆大;断线;苦涩;宝贵;沉重
(4)团团转;哈哈笑;欣欣然;亮晶晶;气冲冲;白茫茫
(5)谁说儿女嫩草般的微小心意,能报答春天那阳光般的爱?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悄悄地”来看,是AA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急匆匆”来看,是ABB 式结构,即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应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故答案为:(1),;,。
“,。
”,,,。
(2)自私、干枯、有限、显露、轻盈、甘甜(3)清幽、豆大、断线、苦涩、宝贵、沉重(4)团团转、哈哈笑、欣欣然、亮晶晶、气冲冲、白茫茫(5)谁说儿女嫩草般的微小心意,能报答春天那阳光般的爱?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5)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
(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
【答案】(1):;《;》,;。
;,;,;,;。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
,,,。
(2)华罗庚、计算错误(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
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弥(mí ní)漫着一股药味。
爸爸妈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
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
他老是哭,现在也是。
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
”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
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
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间说话。
朱莉亚虽然只有六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讨论重大事情。
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踮(diǎn diān)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
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
”这是父亲的声音。
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唯一的一块钱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
朱莉亚跑到对面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
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攥(zuàn zhuàn)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
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笑着问她:“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病得很重,我……我要买个奇迹。
”
收银员一头雾水。
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一个穿着(zhuò zhē)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
”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
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
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
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
”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钱来支付这笔费用。
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面写着: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注音。
弥________(mí ní)漫踮________(diǎn diān)起
攥________(zuàn zhuàn)得穿着________(zhuò zhē)
(2)解释下面句子中搞笑的词语。
“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
”这句话里的“热乎乎”有两层含义:
(3)朱莉亚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4)朱莉亚为什么要去买“奇迹”?
【答案】(1)mí;diǎn;zuàn;zhuò
(2)①朱莉亚把能买“奇迹”的硬币攥得很紧。
②表现了朱莉亚的爱心。
(3)朱莉亚的弟弟病得很重,可是家里没有钱给弟弟治病。
(4)因为她听到父母的谈话,知道弟弟生了重病,家里无钱医治,只能靠奇迹来救弟弟,而她不知道奇迹是什么,所以要去买个奇迹来救弟弟。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要注意一些字音的拼合规则和习惯读音,如:“踮”读第三声,声母“m和n”的区别,舌前音和舌后音的区别,“着”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 zhuò ” 还有整体认读音节一定要记牢。
(2)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句子,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3)本题可以结合“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踮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
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
”这是父亲的声音。
”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概括。
(4)做题时要根据题意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解答。
【点评】(1)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要求学生首先要根据拼音的组合规则读准字音,然后根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阅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手术。
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翕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
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
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
”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
”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
”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
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
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
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
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
来,给我数数。
”“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1)联系上下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②“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
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
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
(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
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
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
(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点评】(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6.阅读下面的一个文段,完成练习。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
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________权重如山、腰缠万贯,________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________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________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或是就由于
B. 不管……还是便因为
C. 尽管……尽管便因为
D. 即使……即使就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3)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
(不超过10个字)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写。
【答案】(1)B
(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
(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
(4)略
(5)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不管……还是……”(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
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实际,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
(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4)略(5)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5)结合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7.阅读直通车___________
说到读书,那可是我最大的爱好。
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其中最富有童趣的要数《汤姆·索亚历险记》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文学大师马克·吐温。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汤姆的勇敢和正义。
一天,汤姆和伙伴哈克在坟地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杀人案。
但凶手乔埃却冤枉彼得,于是,彼得被抓了。
汤姆决定在法庭上证明一切。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可是杀人案,况且,当时杀人犯乔埃也在场,他就不怕乔埃吗?正因为汤姆有超强的正义感,所以他才不顾一切救彼得,要还他清白。
我对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又有一次,汤姆和伙伴贝琪在游玩。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通道又纵横交错的大山洞中迷了路。
他们被困在里面几天几夜。
贝琪是个女孩,她那时再也走不动了,全靠汤姆冒着生命危险探路,直到走出山洞。
多勇敢啊!在死神面前毫不示弱。
汤姆的一举一动,无不证明了他的勇敢。
一般的人首先会被自己吓倒,而他却勇敢地面对并排除了所有的困难和危险!
读了这本书,我也变得勇敢正义起来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在以后的人生坎坷中,我一定会想起这个名字——汤姆!
(1)短文介绍了汤姆的几件事情?
(2)你对马克·吐温了解多少?写一写吧!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答案】(1)两件
(2)为彼得作证
(3)洞中探路
【解析】【分析】(1)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
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2)考查对人物的了解。
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3)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点评】(1)此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
(2)此题考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