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4.2
5
0 经常参加
33.1
45.6 17.1
偶尔
几乎不
学校没有
62.7%的学生几乎不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社团 活动。
30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老师讲授为主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机会 自学
30.5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大量的书面练习 其他
50.8
12
0.6 5.4 0.8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 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 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31
教师如何 处理学生 在课堂上 的提问
50
校长
45 40
教师
35
30
25
20
15
10
5
0
继续教学 课后解决
回避
启发 批评学生 很尴尬
其他
46.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用启发的方法讨论学 生所提出的问题,但更多的教师采取的是不理睬、 回避甚至批评的方式;只有16.0%的校长认为教师采 用启发、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
表示紧张、害怕和讨厌,有40.1%的校
长表示公布成绩对学生有消极影响。
37
除纸笔测试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
60
53.9
49.6 50
40
36.9
30
23.8
18.8 20
20 12.9
12.8
10
0 学科获奖情况
操行评语
家长反馈 活动中的表现
除纸笔测试以外,学生认为还可以通过在学校活动中 的表现、成长记录和同学评议等方式来反映其发展状况。
2001年委托北师大在四个省面向学生家长、 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负责人开展高中课程 和教育质量的调查。
20
2000年的调查: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 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 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 本158名;
60
59.2
50
40 27.7
30
20 8.7
10
4.4
0 帮助很大 有所帮助 没有帮助 不清楚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 活动的现状
45
44.4
40
35
30
27.8
25
27.8
20
15
10
5
0 参加过
没有参加
没有开设
86.9%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
展有帮助;但是72.2%的学生没有参加或 没有机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 中》,1998年)
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
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 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 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 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 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
38
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40
36.2
35
30
25
20 13.5 15
10
5
0 不到1小时 1~4小时
26.3
4~8小时
15.5 8.6
8小时 没有时间
58.3%的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足4小时。
39
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
60
57.4
50
44.6
У ³¤ ½Ì ʦ
40 32.9
大。
27
教师、校长对高中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7.7
5
0
严重脱节
46.5 35.5
47.8
40.1
教师 校长
9.3 5.4
较大脱节
有一定联系
联系教紧
93.6%的校长和90.7%的教师都认为高中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离。Βιβλιοθήκη 28学生对综合实践 活动的看法
法国
• 个体化帮助 • 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 • 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
日本
• 信息科 • 综合学习
(5)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
“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 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
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 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
(6)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32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的机会
45
44.8
40
35
30
25
20
15 7.5
10
5
0
几乎没有
偶尔有
38.8
8.9
经常有 几乎每节都有
52.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或偶尔 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
33
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
90
84.3
80
70
60
50
41.1
40
30
17.9
20 10
4.6 6.4 3.7 3.5
5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 提出 “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 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6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已成为提高国民 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
力的政府行为。
7
(二)课程改革是国际教 育改革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 欧洲、东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致 力于课程改革。研究表明主要呈 现以下几个趋势: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 础课程和特长课程。
17
(7)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各国实行的学生选课指 导制度主要包括:
•课程说明 •选课指导手册 •专职咨询员 •辅导员制度 •同学合作计划
18
(8)实行学分制。
目前,不少国家在高 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 美国、加拿大、瑞典、芬 兰、印度、韩国、日本等。
教育实际中对此三项关注程度很低,有69.8%学生认为
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 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90
校长
教师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用知识
分基析础和知解识决技问自能题主的获
能取力知科识学的素能养力和
人文精
神 交
流合责作任感和搜道集德和利
用信
息创新精
21
对学生终身发展基本素质的认识
70 校长
60
教师
学校实际关注
50
40
30
20
10
0
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价值自判主断获取基知础识知识技能交流合作科学搜素集养利用信息生活生存人生规批划判性思考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
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但学生认为在学校
19
(三)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 改革的问题
1998年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 学分别面向高考落榜生、大学生、大学教师和专 家院士开展关于高中教育质量的调查;
2000年委托北师大在十个省区面向不同层次 学校的14036名高中学生、 1650名教师、 158名 校长开展高中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
20
14.9
15
14.9 16.9
10
5
0
学生教不师积知极识储备教不师足工作压力大升学压力学大校资源有限
0.6 其他
教师认为开设选修课的最大困难是自身知识 储备不足和工作压力大(52.6%),学校资源有 限和升学压力大也是重要的因素。
26
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
80
校长
78.2
70
教师
60
47.2 50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
李春辉
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
2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三)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改革的问题
3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999年, 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学校开选修 课的情况
学生是否希望 开选修课
70
69.8
60
50
40
30.2
30
20
10
0
开了
没有开
100
92.6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7.4
10
0


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 但69.8%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
25
开设 选修 课最 大的 困难
30
24.7
27.9
25
37.1
40
30
20.5
20
14.3
10 1.3
0
不足
适当
偏多
对高中课程 内容难度的看法
70
66.2
60
52.9
校长 教师
50
36.7
40
31.2
30
20 10
0 过难
8.3
1.3
1.3 2
适当 偏易 不清楚
78.2%的校长和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的量
偏多; 66.2%的校长和36.7%的教师认为课程难度过
0
练习记忆为读主书与搜思集考整理信实息践性小作组业学习撰讨写论论文报告
其他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 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34
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
100
90
教师 校长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纸笔测验答辩或口试 现场测试制作或论发文明或研究报告 开卷考试 同学互测
97.5%的校长和75.5% 的教师反映评价 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纸笔测试。

传统
美德 生存
生活能
力 身
心健康批判性思考价值
判断人生规

23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不喜欢的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实用性最差的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太难的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24
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 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 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 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
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
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
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
(4)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英国
• 设计与技术 • 信息和交流技术 • 公民 • 综合学习
的学生几乎每周去图书馆,另有15.7%的学生
反映学校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
42
学校机房的使用情况
45
41.4
40 35 32.9
30
25
20
16.1
15
10
5.1
5
1
3.5
0
很少去每月一两次
每周都去
每天都去 不
对学生开放
没有机房
只有16.1%的学生几乎每周都去机房,
32.9%的学生很少去机房;41.4%的学生反
映学校的机房不对他们开放。
43
实验室课外使用的情况
45
40
37.2
35
30
25
20
15
12
10
5
0
ºÜ É٠ȥ ÿ Ô һ Á½ ´Î
ÿ ÖÜ ¶¼ È¥
45
2 0.5
3.3
ÿ
Ìì
¶¼
È¥ ²»
¶Ô
ѧÉú
¿ª
·Å û
ÓÐ
(3)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 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 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 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 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
会《高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
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
5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教育要三个面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质教育的决定和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1)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
• 公民的责任 •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 信息素养 • 国际视野
9
(2)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 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
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 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 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
35
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 发展状况的看法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6.5
10
0 能
85.4
不能
8.1 不知道
85.4%的学生认为分数不能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
36
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的感受
40 36 35 30 25 20 15 10
5 0
紧张
24 20.9 12.5
6.5
害怕 讨厌 喜欢 无所谓
32.4
30 20 10
0 Ì« ÖØ ±È ½Ï ÖØ
19.7
8.4
ÉÐ ¿É
0.6 2.5 0.6 0.8
²» Ì« ÖØ ²» ÖØ
90.3%的校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学 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或太重。
40
图书馆能否满足学生需要
35
32.5
30
25
20
15 9.9 10
18.1
14.8
16
8.7
5
0
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