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奇幻 生命的写实——中国“写实奇幻电影”的创作特征与问题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跨越未来”或者“回到过去”,亦一直是电影试图探讨的哲学问题之一。

近年来,以“时间异化”为特征、以当代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写实奇幻电影层出不穷,如《重返二十岁》(2015)、《西虹市首富》(2015)、《乘风破浪》(2017)和《超时空同居》(2018)等电影,都是以“时间异化”为主的写实奇幻类电影,其在创作上皆有所突破,并在商业上获得不小成功。

而2020年《想见你》和《才不想和你做朋友》等写实奇幻电视剧也都以时间异化为叙事前提,作品取得较好成绩。

[1]以上从一个侧面透露,国产写实奇幻类作品仍然有较大受众群体;加之“写实奇幻”电影与架
空奇幻电影相比,不太依赖影视视效而更为倚重故事,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因此国产写实奇幻影视作品仍存在较大创作空间。

一、幻与实:写实奇幻电影的界定
刘藩教授曾把奇幻电影细分为架空奇幻片和写实奇幻片。

架空奇幻片和写实奇幻片的区别在于对新世界观创建的完整性层面和电影叙事的逻辑层面的差
异。

架空奇幻电影建构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幻想世界,世界的运行逻辑、历史运作以及生物种性都完全独立;而写实奇幻电影不构建新世界,而是回到现实并按照日常生活和社会机制进行运转。

[2]其中,奇幻元素以嵌入生活的方式出现,让生活的寻常部分变为不寻常。

茨维坦·托多罗夫指出,奇幻的特点在于现实和幻想中间的悬置,并把悬置作为故事的主题。

[3]写实奇幻电影正是利用“生活”“现实”暂时地悬置,以悬置的方式延续故事,最终回归真实。

因此,写实奇幻作品的特征是“微小奇幻”的悬置和对“普遍现实”的探讨。

“微小奇幻”指对生活中某个规律进行改变以制造奇幻感,如性别倒置、突
然获得神秘器具、突然拥有特异功能,以及穿越时空等,其中“时间异化”是重要的奇幻方式之一;“普遍现实”指当下社会生活语境中的现实问题,如遗失情感(错失爱情和丢失亲情等)、忘却梦想、沉迷欲望(如金钱、权势等)和深陷犯罪等等。

而对“普遍现实”的探讨则是写实奇幻电影的重要内核,即利用改变某一自然规律来制造奇幻的、离奇的境况,间接对现实世界进行解剖和重塑,在“假设的”和“极端
[关键词] 写实奇幻电影 时间异化 生命真谛 反思
[内容提要]写实奇幻电影建立在现实之上,贴近生活。

近几年,国产写实奇幻电影中,“时间异化”是使用较多的奇幻元素之一。

写实奇幻电影中,电影通过时间异化构建一个似梦的生活场域,通过新旧境遇的对比展开对生活、人性和生命等哲思的深入探索。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善于营造怀旧气氛,利用制造怀旧场域、构建荒诞美学等方式,创造观影狂欢以吸引观众。

狂欢背后,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却表现出对怀旧书写的雷同和表达方式的僵化、以及荒诞美学背后对现实生活关注的缺席。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需要看到西方同类型电影对奇幻元素使用的创造性、对生命真理的深入挖掘,从思想内核和想象力方面,提高电影自身的艺术性和创造力。

■李芝
时间的奇幻 生命的写实
——中国“写实奇幻电影”的创作特征与问题反思
异化的”语境下深入生活,最终探讨关于成长、青春、爱情、金钱、欲望和人性等母题。

二、伪与真:写实奇幻电影中时间异化的“伪命题”和永恒的生命真谛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中 “时间异化”的方式有时光倒回,如《乘风破浪》《夏洛特烦恼》;时间折叠与并行,如《超时空同居》《28岁未成年》《李献计冒险》等。

时间的异化往往是故事的开端。

如《超时空同居》故事开始于前后20年时空重叠之时,《夏洛特烦恼》开始于带着记忆而回归到的少年时代,《乘风破浪》则从主人公穿回20年前起渐入高潮,而《重返二十岁》始于逆龄20岁、重返青春的那一刻。

在写实奇幻电影中,“时间异化”让“假设时间能够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式而变化”的愿望成真。

“穿越时空”或“回到过去”是人类探索时间的永恒话题,因为人们期待着在时间的允许下,拥有重来的机会;时间的停滞和倒转,也意味着人们对青春永恒的渴望、对另一种更好人生的憧憬。

写实奇幻电影既满足了人们期望冲破时间牢笼的渴望,又选择不和现实保持距离。

[4]写实奇幻电影将奇幻元素主动介入现实中,用或回溯、或减缓、或加速的方式,构建新的时间规则,并用亢奋的、重获新生式的情状进行着对个人、生活轨迹的改写,仿佛改变了时间就能够改变一切。

时间异化看似把时间的规则打破了,人的意志主宰了时间的走向。

然而,在写实奇幻电影中,时间异化后产生的蝴蝶效应最终会消解“时间穿梭的优势”,让时间异化成为一个“伪命题”。

电影通过这种“伪命题”,不断揭示生活的本质:好的生活在于人自身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幻想时间是医治创伤和防止失败的万金油。

因此,写实奇幻电影最后,异化的“时间”皆回归原位,主人公在旧的生活轨迹中体悟生命真理。

《28岁未成年》把17岁和28岁融入一个躯体中。

尽管他们属于同一个灵魂,但身处两个年龄段的主人公在心态、活力和状态上都显著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人公同时经历两种反差,内心不可避免地产生激烈情感变化。

在年龄碰撞和时间回归后,主人公完成了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和解。

写实奇幻电影对“时间”元素的偏爱,源于人对存在的追思和求索。

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阐释:存在的“在”能够成立,其中一个要素便是时间性,生命的有限性方能呈现时间性;而个人的生存态度和状态,如语言、领悟和烦忧等,都和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有密切关系。

[5]因此,存在的讨论永远伴随着时间。

“时间异化”实际就是对存在的反思,时间异化的假设使得生命真理被更加直观和彻底地揭露出来。

但是真实世界没有假设,因此写实奇幻故事最终设置了故事的闭合:“时间异象”消失,生活归位。

在归位的平淡日常中,时间异象激起了涟漪,这些涟漪正是电影最终要表现的东西,并留存在人的思想里: 或是对青春的释怀,或是对生命的感悟,或是对生活的珍惜……即“异化时间”是个伪命题,故事背后凸显着供人回味和思考的生活矛盾:“磨难与新生”“矛盾与和解”“成长与蜕变”“述说与倾听”“选择与未来”“重复与修正”“遗失与拾回”以及“青春与怀旧”等。

三、旧与新:写实奇幻电影中的怀旧情结和人生的荒诞化处理
以“时间异化”为奇幻元素的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往往透露着喜剧般的怀旧气息。

在当代,“怀旧”概念从一个病理学和个人的范畴,逐渐扩展为具有社会性的集体文化意识情感。

[6]一方面,写实奇幻电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怀旧”和“乡愁”的场域,为当代此种文化欲求寻找到恰当的叙事载体;另一方面,国产写实奇幻电影的创作者借由电影,建构了祭奠和缅怀少年与青年时代的记忆空间。

《夏洛特烦恼》带有琼瑶电视剧风格的戏仿、摆满毛阿敏和崔健等歌手的音乐磁带书架、贴着张国荣海报的卧室等,都透露出电影创作者对20世纪90年代生活的惦念。

《乘风破浪》中1989年的江南小城,不仅拥有夜上海风格的老式KTV和播放周润发电影的电影厅,还有老式黑色轿车和摩托车带来的速度感和江湖感。

它们共同形成了导演心中的童年故乡——混合着其成长年代的各种文化偏好和拼贴印象。

[7]“怀旧”能够成为影片重要吸引力,不仅因为“怀旧”是人性的共同情感寄托,还因为它反映着中国中青年群体对社会快速工业化发展的普遍反思和逃避。

[8]经济快速更新的城市化进程、
中青年群体繁重的生活压力,都让人被生活压力所束缚,“颓”“丧”“无奈”等情绪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便利而蔓延成为一种亚文化景观。

人们亟待找到暂时逃避现实或躲藏危机的出口。

“回到过去”正是利用当代观众的补偿心理——理智或现实不允许人去做某事,人因此下意识用另一种方式去补偿的渴望——来构建喜剧化的奇幻叙事。

写实奇幻电影在怀旧的“旧”上,以日常生活的“新时间和旧时间的对比”来营造奇幻空间,构建“新”的“陌生化”观影体验。

“新旧对比”的维度之一是新时间的“湍急”和旧时间(现实时间)的“静穆”。

写实奇幻电影从时间异化开始形成了新的时间场域。

在此时间场域中,一切都是“快”而“湍急”的。

《夏洛特烦恼》中夏洛重生后,功成名就,仿佛只用了眨眼的时间便完成了生命的前进。

《西虹市首富》“一月花完一亿元”的设定,就是利用时间的快速流动和短暂性,设置规则以制造奇幻感和不真实性。

《超时空同居》中时空断裂让2018年的谷小焦、1999年的陆鸣和2018年的陆石屹三者的时间交织在一起,构成时间快速流动、波动互绕的情境。

这种混乱流动,与时间被打破前的“旧时间”和回归现实后的“旧时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写实奇幻电影中的时间快速流动、互相干扰的景况,营造了一种类似荒诞美学的审美场域。

荒诞场域利用夸张和充满喜剧色彩的剧情设计、反理性反规则的叙事逻辑,把矛盾和冲突、人性和选择突显出来,在似真似假的情节展开中,表现生活背后扭曲的震撼力。

写实奇幻电影正依托契合现实生活的叙事逻辑,利用新时间的“快速”,在奇幻元素的某种逼迫下,把被日常琐碎所遮蔽的真实,通通以浓缩和放大的方式展露出来。

四、同与变:国产写实奇幻电影的问题与反思
尽管部分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相比于国外的写实奇幻电影,国产电影还存在诸如类型僵化、内容同质化和想象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此类作品对于生活和生命真谛的深度挖掘,同时也让部分作品流于庸俗化和世俗化。

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反思,以进一步提高国产“写实电影”自身的艺术性和创造力。

(一)加深思想内核,突破怀旧的雷同和表达的僵化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多偏爱时间异化,这些时间异化的“奇幻”故事经常包裹着怀旧的气息和感伤的倾诉。

然而,在近几年国产写实奇幻电影中,怀旧和感伤却日趋雷同,逐渐变得枯燥乏味。

怀旧的雷同和表达的僵化,与同类型电影商业成功而过分依赖市场,使电影创新乏力有关。

创作者逐渐依赖市场数据,形成一味迎合目标受众、复制类似剧情的惯性思维,进而忽略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挖掘。

《肩上蝶》采用了为爱化蝶和月老岛等传统元素来包装故事,迎合观众喜爱古风、喜爱怀旧叙事的审美趣味,却没挖掘爱情的深层力量,其中的 “爱情”并不动人。

《超时空同居》用类似西方青春片式的方式,让爱情表现流于俗套。

《夏洛特烦恼》夏洛梦回年少开启逆袭之路,“成功式的狂欢”也有迎合机会主义趣味之嫌。

荒诞景象迎合当代底层中青年“一夜暴富”的幻想趣味,其观众的共鸣本质上却只是逃避式的自我欺骗,并不是生活真谛。

写实奇幻电影以制造荒诞式的、逃避式的喜剧狂欢为创作重点,忘却对生命的深入挖掘,最终导致作品陷入俗套循环中,影片将走向因束缚于同质复述而失去艺术和商业价值的道路。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需深入故事本身和生命的真谛,这样才能挖掘同类电影能量、释放巨大艺术潜能。

(二)注重写实性,避免对现实生活关注的缺席和故事背景的趋同化表达
写实奇幻作品中,“时间异象”只是一个伪命题,现实生活才是故事表现的主体,揭示生活真理是电影的终极目的。

然而,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对现实生活尤其是现实痛点的关注,仍然显示出一种漠视和逃避倾向。

陆鸣贫苦境遇下的默默努力没有被展现,似乎暗示着影片对“需要努力才能取得回报”的质疑;夏洛只沉浸在梦中的狂欢,影片却对展现颓废与无力的现实生活处于失语状态。

对底层生活的回避,表现出脱离努力和奋斗就幻想成功的自我麻痹;徐氏父子只是在时间异化场域中获得沟通,而缺乏回到现实之中为关系做的真正努力……对当下生活叙述的漠视,以及“不顺”现状的缺席,使影片只有肤浅的内涵而无深
刻的思索,往往陷入娱乐化、符号化的谜境之中。

另外,部分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在对生活质感的表现也偏向于同质化。

一些电影呈现出新都市电影的类型特征,其在背景和生活的描绘上,包括电影中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及其出行场所、生活节奏等都表现出去特征化和无差别化等特点。

这使电影不仅在内涵揭示上回避现实生活,并且在影片质感上亦缺乏现实性,仿佛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家庭、事业、烦恼和困惑都是相同的、符号化的,对有关青春、成长和爱情等母题的探讨,也逐渐变为呆板的重复,致使写实奇幻电影中的“写实”性优势无法被彰显出来。

中国写实奇幻电影,要创作出好作品,则必须加强写实性的书写,注重对生活质感的营造和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讨,在抓住当下痛点的基础之上,从反思、批判甚至挑战的角度编写写实奇幻叙事。

(三)增加想象力,活用时间异化去谱写生命真理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呈现出时间元素运用的单一化,这折射出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奇幻想象力的不足。

西方写实奇幻电影中关于时间穿梭、返老还童的作品很多,时间元素的运用更加富于趣味,且多变的时间异化与电影主题较为契合。

《时空恋旅人》中时间异化的运用更为灵活、富有深度。

主人公利用穿梭时空,体会真爱的美好、亲情的陪伴、生命延续的含义。

年轻的主人公利用回到过去的能力纠正了自己糟糕的表现,却差点错失与真爱相遇的机会;主人公无数次回到过去和父亲相聚,却在孩子即将诞生、自己生命即将延续的同时,永远失去再见父亲的能力。

原来,改变时间并不能改变生活,生活唯有通过努力才能被改变。

回到过去的真正含义正是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被忽略的美。

《时空恋旅人》用奇幻的钩子牵引出爱情、真诚、生命珍贵、生命延续的真正意义。

相比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同样是奇幻+喜剧+爱情,《时空恋旅人》却从多角度反思人生,体悟生命。

《本杰明·巴顿奇事》则逆向思维,通过逆生长的极端现象,用对比的方式探索人类生命的相似性和生命延续的规律。

巴顿的人生看似是奇幻和无厘头的,但这个被颠倒的奇幻一生却蕴含着普通人生中无数的生命共性:出生和年老某种意义是相同的,爱情优美而绵长;生活总会拥有,也终有失去和错过,人生在这些更迭中循环绵延。

这是对生命、生存的哲学感悟,它并非是怀旧的感伤和局限的自我表达,而是一种普适的、宽广的真理速写。

国产写实奇幻电影应该扇动想象力的翅膀,张开思维的触角,关注生命的意义、社会的痛点;以具有人文关怀的心胸,吸取历史文化的灵气,并灵活使用包括时间在内的奇幻元素,开拓出一条中国写实奇幻电影的广阔道路。

注释:
[1]台剧《想见你》和国产剧《才不想和你做朋友》,豆瓣评分分别为9.3分和8.3分.
[2]刘藩.中国奇幻片的创新路径[J].电影艺术,2016(04).
[3]James Donald.Fantasy and the cinema[J].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89(11).
[4]周冬莹.日常时刻、身体-影像与时间的晶体——侯孝贤电影中的时间研究[J].当代电影,2016(04).
[5]沈广明,左勇华.《存在与时间》“常人”观视域下的机器人、经济人与超人——基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语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6]周子渝. 中国内地青春片怀旧消费市场策略探究[J].电影文学,2020(10).
[7]平方园.论电影《乘风破浪》中乡愁乌托邦的建构[J].电影文学,2018(01).
[8]郝文琦. 怀旧社会学视角下我国综艺节目的意义生产研究[J].中国电视,2020(0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刘聪]









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