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寻访小动物》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寻访小动物》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寻访小动物》。
一、说教材
《寻访小动物》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1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孩子们动脑筋,相出自己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学情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和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毫无疑问,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首先的希望是走出教室,到真实的环境地中去探究,去发现,且迫切希望他们自己的“观察研究活动”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得到指导,得到帮助,对于和小动物们的相处,孩子们是有经验的,且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平时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玩过小动物,但他们的活动是无意的,随意性十分明显,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上,对“怎样去观察”这样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认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动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难点:让学生懂得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
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与铺垫:找不同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不同。
(设计意图:课前的观察小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以此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观察和探究的能力,能使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起到很大的帮助。
)
(二)、设谜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个关于小动物的迷语,猜猜它们是谁?课件依次出示谜语。
(1)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
——七星瓢虫
(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
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
(3)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
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蜘蛛
(4)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
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公鸡
(5)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蜗牛
(设计意图:迷语导入,既能迅速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迷语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描述,迷语中隐含着有关动物形状,生活地点等描述,对后继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2.小朋友们肯定知道像七星瓢虫、青蛙等小动物,它们能保护农作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们寻访小动物朋友的研究活动就要开始了,揭示课题:寻访小动物。
3.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曾经见过的小动物们,课件出示常见小动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常见的小动物,旨在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
(三)、秋天的校园里,我们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校园里,如果我们现在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些小动物呢?
2.学生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我们可以在校园的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4.学生再次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校园为范围,避免了学生的思维太过发散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而且,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四)、寻访活动准备
1.明确寻访的任务和观察的方法。
(1)这次寻访小动物朋友,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观察的方法呢?
(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要求。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①见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过后查找它们名称时对照。
②观察难以亲近的小动物(如鸟类)要静静地远观,不宜接近。
……
(2)观察要求:
①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②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③在寻访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④有秩序地出去,不能喧哗影响隔壁班上课,观察完后全班先集合,一起回教室。
⑤观察时间10分钟,带好笔和纸,做好记录表。
(设计意图:之前的讨论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而课件出示的观察要求能使学生明确目标。
)
(五)、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做好观察记录表。
(六)、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来源:学科网ZXXK]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来源:Z_xx_]
3.如何确定不知名的小动物的名字?
4.让我们问问电脑吧!
5.教师打开“百度搜索引擎”,由学生说出不知名小动物的特点并进行搜索,搜索时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以便让学生进行确认。
(七)、概念整理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寻访小动物》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