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有动真格,从严要求、突出“实”字,真正考出干部“有多能”“哪不行”,并以此为依
据,让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干部动力,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让不愿为、不
会为、不敢为失去市场。

②2018年春节,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城市成为旅游热点城市。

游客欣赏的川剧和秦腔充满
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京剧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

③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栏目《国家宝藏》备受瞩目,其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为一个演讲视频火了。

视频中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④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华美的“北京8分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大国之风采,而这些高 科技智能技术的设计与创作团队在幕后不断地交流磨合,坐而论道
....,分享了整个创作的缘起和故事。

⑤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2018年首个季度,全国一线城市
房价有所松动。

但有人说房价会涨,有人又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
一而足
...。

⑥世人说“北有季羡林,南有饶宗颐”。

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
能力,自然不能有如二位通儒大师这样风光霁月....的胸怀。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
展的原则,全面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B. 日前,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年度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与会专家对2017年的食品安全进行了解析。

C. 他们公司提出了一个全新、多维的思路,旨在建设一个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目的,让人们生活的城市宜居而美好。

D. 根据调查,不少“网红”餐伙店在走红后,往往快速扩张,甚至“超负荷经营”,这就给质量把控带来不小挑战。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暑假期间,我回到了久违的高中母校,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让我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B. 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C. 王强大学毕业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 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内心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

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

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待民族文化要多些坚守,少些批判。

B.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准考证


场号
座位

C. 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D. 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经过文化批判,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对比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 第三段通过列举事例,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 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 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 只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就能树立文化自信。

D.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旅行
梁实秋
①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

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

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

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
②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
③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

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

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

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④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

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

”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

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

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

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

”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

⑤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

⑥旅行是一种逃避。

”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

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

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

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

⑦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

哈兹利特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

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

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

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

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晓,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

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⑧真正理想的伴侣是不易得的,客厅里的好朋友不见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侣,理想的伴侣须具备许多条件,不能大脏,知嵇叔夜“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不能有洁癖,什么东西都要用火酒揩。

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
(摘自《雅舍小品》,有删减)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开篇,全文先谈担忧,后面重点谈旅行中夹杂的苦恼以及旅行的乐趣。

B. 第④段提到“滑竿”“飞机”等三种交通工具,作者认为交通工具不能决定旅行之苦乐,双脚着她的旅行更有趣。

C.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伴侣不一定是旅行好伴侣,理想的旅行伴侣不能不说话,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

D.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与第一段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了全文首尾呼应的特点,层次清晰。

8.旅行有哪些乐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9.本文的语言特点很鲜明,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过去一个月里,中国航天几乎是在全球公众面前上演了一场“反转剧”:6月19日,传来火箭发射异常的消息,“中星9A”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7月5日,航天人通过轨道调整,又将这颗卫星从半空中“救出”,送入预定轨道。

消息公开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单位走进公众视线: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

正是该中心主导了这次天地之间的“营救”事件。

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这里就曾成功抢救过10余颗重大故障卫星,并长期管理着我国几乎所有的航天器——目前已超过100颗卫星。

也因此,这个中心被称作“中国卫星大管家”。

(摘编自邱晨辉《走近卫星“起死回生”背后的“牧星人”》)材料二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建50年来,经过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的不懈奋斗,中心从最初单一测控的临时指控中心,发展为集航天器实时测控、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等多任务于一身的现代化航天测控中心。

两个多月前,“中星9A”卫星发射时出现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距离预定初始轨道远地点高度2万5千多公里。

业内专家认为,这颗卫星基本没救了。

测控技术部副总工程师杨永安说,我们不能放弃,用卫星自己的燃料,尽快从1.6万往3.6万上走,往高里弄,还得节省燃料,分段实施,接力控制。

最终,他们用时16天,准确实施轨道调整、定点捕获,让“中星9A”卫星“起死回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奇迹。

(摘编自邓曦光等《走进航天测控领域的“国家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材料三
随着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发射航天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相应增多。

据统计,目前约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行,而且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约为7.8千米/秒,如果撞击到航天器表面,轻者会留下凹坑,重者会穿透航天器造成部分系统功能失效,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太空垃圾也会威胁在舱外活动的航天员。

(摘编自王晓易《太空垃圾的产生、危害与对策》)材料四
科学家分析当人造卫星“死亡”之后出现的几种可能性:
(1)进入“轨道墓地”
任务控制员如果探测到人造卫星存在故障,就会点燃其发动机,使其抵达被称为“轨道墓地”的太空区域。

该太空区域位于人造卫星最初飞行平面数百英里之上,这样将避免邻近的太空人造卫星可能遭受的损害。

(2)导弹击落人造卫星
出现故障的人造卫星也可采用导弹击毁。

(3)送回地球修理
处理故障卫星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携载返回地球进行修理,航天飞机舱内完全可以携载小型人造卫星返回地球。

(4)“火葬”
处理太空飞船和垃圾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进行燃烧,之前一些老式太空飞船曾在地球大气层进行故意操作性燃烧。

(摘编自魏冬《人造卫星变成太空垃圾后的处理方法》)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星9A”卫星火箭发射异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航天人通过轨道调整,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B. 因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期管理着我国几乎所有的航天器,所以被称为“中国卫星大管家”。

C. “中星9A”卫星发射时出现故障,偏离预定轨道,距离预定初始轨道远地点高度2.5万多公里。

D. 在业内专家认为“中星9A”基本没救的情况下,测控中心不放弃,经过16天努力使其起死回生。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A. 根据材料一、二,我们了解到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具有航天器实时测控、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等多种职能。

B.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目前管理着100多颗卫星,并成功抢救10多颗重大故障卫星,创造了航天奇迹。

C. 根据材料三可知,随着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发射航天器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必然相应增多。

D.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如果太空垃圾撞击到航天器,必定会造成航天器系统功能失效等灾难性的后果。

E. 根据材料四可知,点燃故障卫星发动机,使其抵达被称为“轨道墓地”的太空区域,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1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卫星测控工作的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道宗,字承范。

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

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

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

王登玉壁城以望,谓道宗曰:“贼怙众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剡然锋未可当,正宜以计摧之。

且乌合之众惮持久,若坚壁以顿其锐,须食尽气老,可不战禽也。

”王曰:“而意与我合。

”既而贼粮匮,夜引去,追战灭之。

出为灵州总管。

时梁师都弟洛仁连突厥兵数万傅于垒,道宗闭城守,伺隙出战,破之。

高祖谓裴寂曰:“昔魏任城王曹彰有却敌功,
道宗似之。

”因封任城王。

始,突厥
..郁射设入居五原,道宗逐出之,震耀威武,斥地赢千里。

贞观
..元年,召拜鸿胪卿,迁大理。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帝曰:“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

”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帝将讨高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规形势,俭畏,不敢深入。

道宗请以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臣请二十日行,留十日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

”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将还,会高丽兵断其路,更走间道,谒帝如期。

帝曰:“贲、育之勇何以过!”赐金五十斤,绢千匹。

高宗永徽初,房遗爱
以反诛,长孙无忌、褚遂良与道宗有宿怨,诬与遗爱善,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

无忌等得罪,诏复爵邑。

道宗晚好学,接士大夫
...,不倨于贵。

国初宗室
..,唯道宗、孝恭为最贤。

(节选自《新唐书·李道宗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
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B.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
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C.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
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D.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
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突厥是古代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同匈奴、鲜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

B.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C.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一般不关注时事,远离政治。

D. 宗室是多义词,可指宗庙、宗族、同宗族之人等,在文中特指与君主同宗族之人,犹言皇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道宗知己知彼,大获全胜。

他在十七岁时随秦王讨伐,对敌我形势作出准确分析,唐军坚守高城,他率军主动迅速出击,最后打败刘武周军队。

B. 李道宗退敌有方,得帝嘉奖。

在灵州总管任上,面对粱洛仁联合数万突厥兵的围攻,他闭城固守,伺机出战,大破敌军,获得高祖夸赞,被封为王。

C. 李道宗不畏强敌,如约返回。

由于张俭畏敌,不敢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李道宗主动请求前往并与太宗约定日期,最终按时返回谒见皇帝。

D. 李道宗遭人陷害,蒙受冤屈。

长孙无忌等诬陷李道宗与房遗爱交好,他被流放象州,病逝于途中;长孙无忌等人获罪后,才恢复他的官爵。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

(2)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 尾联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的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E.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警惕戒惧,保持自己的节操。

18.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魄?请结合诗句赏析。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曾在《答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通过视觉描写,用夸张手法,着力描绘了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与下文的欢乐场面形成对比。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①_____。

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

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

这启示我们:保护古村落,②________,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③_____。

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21.三段论推理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并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请仿照下面完整的三段论示例,将其他两句话还原成三段论。

示例:所有企业都应该提高经济效益,国有企业也是企业,所以国有企业应该提高经济效益。

(1)你是新闻学院的学生,你应该学好新闻理论。

(2)这台个人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它应该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