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学生版)“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现天涯游子离愁的羁旅送别词?
2.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试把整首词撰写成意境优美的散文。
3.欧阳修善用景物烘托、两面对比、直接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借助于一些极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来表现离情别绪。试结合词句内容,对此做一点探究。
3.一代文宗醉翁亭: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吉安人。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他是北宋文坛领袖,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修是晏殊的学生);与“红杏尚书”宋祁合著《新唐书》,独立完成《新五代史》,也是著名史学家。其词分为三类:写景词,被贬流放在外游山玩水所做;抒怀词,惜春、叹老,思念友人、抒写离情别绪;艳词,男女恋情相思,有反映社会背景,也有肉麻、不堪入目的内容。梅尧臣曾评价他是“公家八九妹,鬓发如盘鸦,朱唇白玉肤,叁年始破瓜。”
5.八面玲珑老人星:张先,字子野,浙江湖州人。其词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开北宋慢词先河,史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又被称为“桃杏嫁东风”郎中、“花弄影”郎中。他是晏殊的学生、欧阳修的同学,梅尧臣的好友,苏轼、王安石的忘年交;欧阳修为见他把鞋穿倒,宋祁为见他推倒屏风,苏是为他的逝世写祭文。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4.腹中数万甲兵: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主持西北军政,重用狄青,组建康定军,屡破西夏军;主持庆历新政,虽失败,却大大推动了王安石变法。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成了天下文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4.下片写了哪几个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5.清人毛先舒评曰:“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结合词句的意思,试做简要探究。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2.太平宰相富贵词: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十三岁巧对宰相张知白,“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十四岁参加殿试,被宋真宗点为进士;十五岁被宋真宗任命为中书;三十岁成为宰相。少年时的晏殊凭借诚实、坦率的性格和雄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名动天下;长大后青云直上、一帆风顺,是历史上少数几位少年得志的宰相。谥号为“元献”。他所经历的真宗、仁宗两朝正是“百年无事”的承平盛世,优待官吏的制度让朝臣们在歌舞升平中过着一种娱宾遣兴的安逸生活。晏殊身居要职,颇受宠信,自然不例外。他的《珠玉词》大部分都是在富贵悠游中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几乎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也有一部分抒发离愁别恨,也都是有闲阶级的轻愁,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长于春梦几时多?散似秋云无觅处”“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这些词句韵味深醇,抒春残花谢、良时易逝之感;发离愁别恨、欢事无多之慨。但幽幽的情思透射却又是温婉娴雅的“富贵闲愁”。他极其善用景物的暗示能力去委婉表现作品的主题;也善用最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意境,将意境写得深细异常。
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荆州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地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词的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2.这几个意象是怎样次序展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庭院深深中的妇女为什么会有难以言明的内心隐痛?前后两句所写的角度有何不同?
2.《天仙子》一词故事性强,请将其演绎成一则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
3.思考探究:
(1)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2)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3)王国维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说说“弄”字的妙处。
【知识链接】
1.婉约派: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命制人:陆洋时间:2015年3月2日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和背诵名言词句,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词的大意的理解和对词的意境的感受,初步培养对诗词中精妙的字、句进行鉴赏的能力。
3.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撰写文意隽永的诗词意境的想象散文。
5.结合之前所学的诗词,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和这句词有关的诗句?
(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2)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格高韵远:“格”,即格调,有雅俗之分,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学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韵”是韵味,有深远与浅近之分,有韵味主要指意境绵远含蓄。晏殊、欧阳修词“同出南唐”,开有宋一代词风。晏殊词温润秀洁,理深旨远;欧阳修词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晏殊、欧阳修令词风靡天下的同时,慢词也勃兴、发展起来,与小令并驾齐驱。柳永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为主要题材,善铺叙,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张先与柳永齐名,以“韵高”为胜。小令、慢词双峰并峙,丰富了北宋前期来的?作者如何写的?
3.思考探究:词中一般都有领字,在结构和情感表达上起到线索、铺垫和总领的作用,一般都是每句首字,多为动词、形容词。试圈出《八声甘州》中的领字,说说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4.试结合词的意境,将这首词改写成意境优美、画面感十足的散文。注意: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恰当的形容也很重要。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冬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张先《一丛花令》
尽到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张先《定风波》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欢乐浅斟低唱。
(1)见花落泪:
(2)因泪问花:
(3)花儿不语:
(4)花儿不语: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试翻译这首词,注意词中的景物描写。
2.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景?按什么顺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柳永《鹤冲天》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西夏官员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社日》
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
——陆游《春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清明前选写梨花、清明后选写柳花,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6.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又称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柳景庄。和其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郎,工文艺,时号“柳氏三绝”。他仙风道骨、倜傥不羁;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有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请你的同桌读一读你的描写,说说他(她)的感受:你认为这段话描写出了的乡间生活,塑造了的乡间少女。
思考探究:下片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才作回答”。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作者为什么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与心情?
【文本研读】
破阵子·春景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词开头哪些词可以看得出来时令节气?这个时候民间有何风俗?
2.上片用了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3.下片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请你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段场景,可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如环境、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适当添加形容词和动词,注意写出少女的情态和画面的情趣。
3.说一说你对“黯乡魂,追旅思”的理解。这种“思乡和羁旅”之愁,作者是想如何排遣的?
天仙子·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结合词序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三四点、一两声”,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由五代艳词到清新活泼的采桑女,体现格高韵远。
下片“笑从双脸生”,如何理解“双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夕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坠钗横。
——欧阳修《临江仙》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自由朗读上片,画出表现时间、节气的词语,结合作者的所见所感,说说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现天涯游子离愁的羁旅送别词?
2.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试把整首词撰写成意境优美的散文。
3.欧阳修善用景物烘托、两面对比、直接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借助于一些极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来表现离情别绪。试结合词句内容,对此做一点探究。
3.一代文宗醉翁亭: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吉安人。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他是北宋文坛领袖,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修是晏殊的学生);与“红杏尚书”宋祁合著《新唐书》,独立完成《新五代史》,也是著名史学家。其词分为三类:写景词,被贬流放在外游山玩水所做;抒怀词,惜春、叹老,思念友人、抒写离情别绪;艳词,男女恋情相思,有反映社会背景,也有肉麻、不堪入目的内容。梅尧臣曾评价他是“公家八九妹,鬓发如盘鸦,朱唇白玉肤,叁年始破瓜。”
5.八面玲珑老人星:张先,字子野,浙江湖州人。其词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开北宋慢词先河,史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又被称为“桃杏嫁东风”郎中、“花弄影”郎中。他是晏殊的学生、欧阳修的同学,梅尧臣的好友,苏轼、王安石的忘年交;欧阳修为见他把鞋穿倒,宋祁为见他推倒屏风,苏是为他的逝世写祭文。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4.腹中数万甲兵: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主持西北军政,重用狄青,组建康定军,屡破西夏军;主持庆历新政,虽失败,却大大推动了王安石变法。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成了天下文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4.下片写了哪几个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5.清人毛先舒评曰:“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结合词句的意思,试做简要探究。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2.太平宰相富贵词: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十三岁巧对宰相张知白,“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十四岁参加殿试,被宋真宗点为进士;十五岁被宋真宗任命为中书;三十岁成为宰相。少年时的晏殊凭借诚实、坦率的性格和雄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名动天下;长大后青云直上、一帆风顺,是历史上少数几位少年得志的宰相。谥号为“元献”。他所经历的真宗、仁宗两朝正是“百年无事”的承平盛世,优待官吏的制度让朝臣们在歌舞升平中过着一种娱宾遣兴的安逸生活。晏殊身居要职,颇受宠信,自然不例外。他的《珠玉词》大部分都是在富贵悠游中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几乎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也有一部分抒发离愁别恨,也都是有闲阶级的轻愁,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长于春梦几时多?散似秋云无觅处”“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这些词句韵味深醇,抒春残花谢、良时易逝之感;发离愁别恨、欢事无多之慨。但幽幽的情思透射却又是温婉娴雅的“富贵闲愁”。他极其善用景物的暗示能力去委婉表现作品的主题;也善用最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意境,将意境写得深细异常。
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荆州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地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词的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2.这几个意象是怎样次序展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庭院深深中的妇女为什么会有难以言明的内心隐痛?前后两句所写的角度有何不同?
2.《天仙子》一词故事性强,请将其演绎成一则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
3.思考探究:
(1)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2)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3)王国维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说说“弄”字的妙处。
【知识链接】
1.婉约派: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命制人:陆洋时间:2015年3月2日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和背诵名言词句,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词的大意的理解和对词的意境的感受,初步培养对诗词中精妙的字、句进行鉴赏的能力。
3.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撰写文意隽永的诗词意境的想象散文。
5.结合之前所学的诗词,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和这句词有关的诗句?
(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2)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格高韵远:“格”,即格调,有雅俗之分,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学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韵”是韵味,有深远与浅近之分,有韵味主要指意境绵远含蓄。晏殊、欧阳修词“同出南唐”,开有宋一代词风。晏殊词温润秀洁,理深旨远;欧阳修词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晏殊、欧阳修令词风靡天下的同时,慢词也勃兴、发展起来,与小令并驾齐驱。柳永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为主要题材,善铺叙,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张先与柳永齐名,以“韵高”为胜。小令、慢词双峰并峙,丰富了北宋前期来的?作者如何写的?
3.思考探究:词中一般都有领字,在结构和情感表达上起到线索、铺垫和总领的作用,一般都是每句首字,多为动词、形容词。试圈出《八声甘州》中的领字,说说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4.试结合词的意境,将这首词改写成意境优美、画面感十足的散文。注意: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恰当的形容也很重要。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冬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张先《一丛花令》
尽到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张先《定风波》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欢乐浅斟低唱。
(1)见花落泪:
(2)因泪问花:
(3)花儿不语:
(4)花儿不语: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试翻译这首词,注意词中的景物描写。
2.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景?按什么顺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柳永《鹤冲天》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西夏官员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社日》
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
——陆游《春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清明前选写梨花、清明后选写柳花,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6.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又称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柳景庄。和其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郎,工文艺,时号“柳氏三绝”。他仙风道骨、倜傥不羁;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有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请你的同桌读一读你的描写,说说他(她)的感受:你认为这段话描写出了的乡间生活,塑造了的乡间少女。
思考探究:下片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才作回答”。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作者为什么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与心情?
【文本研读】
破阵子·春景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词开头哪些词可以看得出来时令节气?这个时候民间有何风俗?
2.上片用了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3.下片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请你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段场景,可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如环境、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适当添加形容词和动词,注意写出少女的情态和画面的情趣。
3.说一说你对“黯乡魂,追旅思”的理解。这种“思乡和羁旅”之愁,作者是想如何排遣的?
天仙子·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结合词序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三四点、一两声”,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由五代艳词到清新活泼的采桑女,体现格高韵远。
下片“笑从双脸生”,如何理解“双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夕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坠钗横。
——欧阳修《临江仙》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自由朗读上片,画出表现时间、节气的词语,结合作者的所见所感,说说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