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学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改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工程技术
270理论研究
作为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其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后期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学好发动机、底盘等专业课奠定基础。

同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及深造,奠定理论知识储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笔者曾经对上海、长三角地区的汽车服务4S店、汽车维修厂、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配件销售企业等进行过调研,发现很多院校学生由于接受的是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所以难以将典型机械结构与汽车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最终导致实践能力不足、沟通能力欠缺、创新和自学能力匮乏,毕业后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改的途经分析
(1)改革教材内容,整合教育新资源。

事实表明,一味的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必然会对书本产生排斥。

这就要求教师对书中的内容取其精华,重点关注双向交流,实际效果,遵从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如在讲解绪论时,可以将机器和机构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偶尔会接触到,不是非常陌生,学生容易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如工程力学中的杆件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学习难度较大,实际工作中很少运用,所以针对此内容,教师就可以减少课时比重。

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动手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囊括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术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的“三基教学”。

教师在介绍教材后,为学生梳理思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讲解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并对其进行锯割、打磨来感受金属特性。

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真实部件进行装拆,更真实的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由简到难的课程设计方法。

一般教师会按照教材顺序授课,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分为上下册,上册为工程力学内容,学习难度大,以抽象理论为主,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公式。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相对较为吃力,学习难度较大,进而为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

如此,就不利于下册机械传动内容的学习。

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换,先学习简单的下册课本,再深入学习上册,由简入难,从抽象到具体,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我们日常实际生活的生产和应用息息相关,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能够运用于生产实践,如此,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实操环节,以此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4)结合生活教学。

课本上的知识多枯燥难懂,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授书本内容时,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身边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如在学习材料力学章节中的弯曲变形时,可以要求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如一个人玩单杠,单杠产生弯曲变形,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

在讲到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学生很难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抬桶水,再请两个学生共同抬一桶水,这样学生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更容易理解。

另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也容易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氛围中。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车床完成阶梯轴的加工,使学生了解轴的结构,同时还可以将其他学科如金工、机械制图、数控车编程等科目都联系起来。

或是让学生分组制作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小教具,最终进行小组评比,如此,学生就可以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投身于学习中,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5)现场参观教学。

在讲解机械零件原理时,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到校内实训车间参观学习,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机床的原理,各零部件的作用等。

通过参观讲解,学生可以观察工人师傅如何操作,进而对机床以及零部件建立感性的认识。

如在学习完连接这章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实训车间参观学习,为学生提供普通车床进行拆装。

这样一来,学生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也掌握了机床内部结构,零部件原理。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参观教学法,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3 小结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整合教育新资源,并通过结合生活教学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职业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143.
[2]何小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
[3]刘磊,刘爱辉.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8(39).
[4]王显仁,耿令新,李心平等.鲜食玉米低损伤摘穗试验台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2017(01):68-71.
[5]吴旭升,曾文琼.电子书包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2):34-35.
[6]党威武,张永军,徐秀娟.《机械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71-72,99.
[7]张秀丽,王栋,叶芳等.《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9).
[8]张静.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8(62).
对职业学校《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改的若干思考
望君儒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摘 要: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而言,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迎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动手操作能力。

而本文就将以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为目标,分析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良好职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