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比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杨静
作者机构: 甘肃社院
出版物刊名: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26-28页
主题词: 社会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城市化 社会变迁经济现代化 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社会结构
摘要: 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整体变迁。
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现代化的转变是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转换,是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
实现社会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这是一种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因此,只有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全球化的进程,才能从整个人类文明演变的意义上把握这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社会变革的实质,才能将中国的现代化置于这个过程的总坐标之中,来分析它的时空地位、特征和特殊的制约条件。
一、关于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进程 1、中国最早出现现代化的萌动,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后,具体表现在人口增加一倍,领土空前扩大,国家主权统一。
1840年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
中国从此必须改革传统生活方式,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现代化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