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基本原理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法”基本原理
1
1、“平法”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
2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 统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 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 ——关联性: •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 ——相对完整性: •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3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基础板(或基础梁) 是柱、墙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特点:支座内箍
筋连续通过,基
础板同理
4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5
柱梁相互关联61、“平 Nhomakorabea”基本原理
“平法”应用理论(要点):
• ——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 “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 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 构设计
• ——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 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
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
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7
2、钢筋的各种知识点(1)钢筋种 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平法”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
2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 统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 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 ——关联性: •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 ——相对完整性: •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3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基础板(或基础梁) 是柱、墙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特点:支座内箍
筋连续通过,基
础板同理
4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5
柱梁相互关联61、“平 Nhomakorabea”基本原理
“平法”应用理论(要点):
• ——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 “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 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 构设计
• ——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 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
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
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7
2、钢筋的各种知识点(1)钢筋种 类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