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纯阳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纯阳拳
概述
20世纪六十年代末,笔者幸有机缘师从刘师理航专习纯阳拳法,聆听先生之教诲。

三十多年来,笔者研练纯阳拳学成癖。

多年的研练,使笔者从中体验并发现武当纯阳拳,上应合天文之象,合乎自然进化之道,以无极而生太极,以八卦自然之象而出五行阴阳变化之数;中洞悉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之法,五脏六腑阴阳互根之理;下穷地利四时之气,五谷而生,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用其自然之道,运其自然之厢,动其自然之势,还其自然之童体,是谓纯阳。

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开山巨著《易经》,以及《内经》、《灵》、《素》五行应象学说之精典,融会贯通成道家的上乘遗风。

武当纯阳拳以三十二字拳歌全面的叙述了它的风格特点及其运用所在,拳法的基本理论“三圆六部九字归一法”,是纯阳拳法在运用中的风格特点,从而达到修心养性防身自卫的目的。

拳歌有云:“风吹荷花,左右摇摆。

飞云流水,穿连不断。

踩步悬足,运气养性。

慢劲快打,环套八法。

”既是行拳指要,又是养生指南。

所谓“风吹荷花,左右摇摆”,显示了拳术的轻灵、柔活、飘然、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观。

“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要求行拳的圆活流畅、匀称不滞,无断续之处,无棱角之点。

如云之腾飞,如水之潺潺,无规则的相互穿越,连络不断,川流不息。

“踩步悬足,运气养性”,古人效仿白鹤灵龟两种长寿动物的特征,精奥的运用于拳法之中,“踩步”即行拳走步,轻灵飘然,如同白鹤高飞之势,神情之中具有虚灵飘柔之感。

用以而吸气,称为“精益玄鹤展翅飞”。

“悬足”则是以“龟背鹤膝”为要旨。

“龟背”有着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作用。

“鹤膝”是一腿悬起,一腿独立于
地,酷似白鹤独立之势,以增强两腿内力及气血的流畅,是为“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以呼气而为之。

这种轻灵走步为之吸,龟背鹤膝势沉而呼的演练结果,使气顺能够固守下焦,不使气上浮逆于胸间。

两腿长期配合沉气的锻炼,达到上虚下实的结果。

从而酿造健康长寿之道。

在这些运动作用下,又隐有慢劲快打,以显露拳术技击防身的作用。

所谓“慢劲快打”,慢劲即指内劲,纯阳拳在整个运动中,贯穿着三种运动劲力的发放方法,一曰神劲,二曰内劲,三曰明劲。

神劲,在行拳走步的运用上是一种精神想象之劲力,外形柔活慢匀,以配合精神想象之意力,达到神形相依的境界,大有飘然欲仙之感。

内劲,是指导行拳走步中的另一劲力的发挥,是在慢柔匀称的运动中,外形充分显示出一种柔和之感,而内在则隐有一种无限刚硬之劲力,从丹田发源而出,直至所到之处。

内劲的发放与外形的柔匀,称之为“形活身实”。

外劲的发挥,均从慢柔沉匀中运气源于丹田,贯达两腰,穿通各节,集中一点的弹发于外,以抖、弹、震、寸之劲而为之。

其慢之极,则反弹为快之极,迅雷不及掩耳。

此为纯阳拳发力三要点,在练习纯阳拳中均可随心所用。

为“慢劲快打”之重要内涵。

所谓“环套八法”,即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等十六字为内容。

由于环环相套,相互为用,故曰“环套八法”。

起顿者,升降也,浮沉也。

吞吐者,吞身缩势,避让以蓄,
则吐手进之于闪电旋风;均强调一个快字,如此方为妙哉。

弹打酷似旋风。

旋转者,左右转侧也。

类同如吞让,然吞后则吐,旋转则不然,让即为进也。

全凭腰主使穿翻之道,本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进则即为进,如进不能,即为其引,后有引手,必有后发之。

是为穿进翻出,前后、上下、左右,均可为用。

前八字用于远打近击之道。

然后八字者,缠绕、滚化、循抚、圆活,大凡在贴身运手之中,通身各节均有进击之能,非用双手为其武器,一经贯通则融会百法。

缠绕、滚身进,转瞬变肘靠击跌。

唯用滚化以引进落空,顺势得乘而取,以心平气和而待周身圆活一气,神形兼备,气顺而守下焦,故精神爽朗,裁手分明,方有阴阳互根、刚柔叠用之妙。

纯阳拳的基本理论是指导纯阳拳实现风格特点的运动指南。

纯阳拳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做勤三圆六部九字的统一。

即三圆六部行于外,九字真诀动于内,这是拳法运动中的核心论点。

否则,难以达到纯阳拳术独具的风格特点。

所谓三圆,指行拳走步中的穿连手圆;运动中的旋转腰圆;屈腿走步为圆。

六部者即肩、肘、腕、胯、膝、躁六大关节部位的圆运动。

其九字为心、意、气、力、势、活、沉、柔、灵。

内外的统一集中,达到它的风格及理论要求,无疑就能练好纯阳拳。

练纯阳拳不只是单练拳式,重要的是品其风格,方达拳之上乘雅风。

武当纯阳拳原以不定势的随心所欲,动作反复辗转无定势,使学者入学无绪,难度颇高。

笔者学习研练纯阳拳学三十二年,颇得其中三昧,从而规范了纯阳拳的内容体系,以便于后学者学习、掌握、运用,于娴熟之中再随心所欲而为之。

武当纯阳拳以踩先天卦于九宫,走后天图似八卦,定阴阳五行之位而分其为三段。

上段名曰“九转八步龙心掌”,中段名曰“八步纯阳”,下段名为“五步穿心莲”,以构成纯阳拳全套内容。

上段为二十八式,中段为六十四式,下段为四十四式,全法一百三十六式。

武当纯阳拳穿九宫诀:武当八步纯阳功,行拳走步游九宫;风吹荷花显真形,黄庭三吾手中。

走八卦诀:九转八步龙心掌,破走八卦踏阴阳;鱼化龙吟随意去,隐中杀招如弓藏。

定五行诀:身步旋转穿心莲,慢匀飘柔云中仙;五行内外手中成,万化八方一瞬间。

本篇“九转八步龙心掌”,是一套完全以走步为特点的拳姿,是在纯阳拳五种基本手法的变换之中,转化着某些手法,从中达到技击或炼气,因此具有攻防意识和炼气养生的效用。

足下之步灵活多变,以形成身手步整体不停息的流畅运动,大有“飞云流水,穿连不断”之观感。

所谓纯阳拳五种基本手法,即八字分合手,阴阳缠翅手,风樱旗轮手,展翅双风手,内外缠绕手。

此五种基本手法始终贯穿在整个纯阳拳法之中,得此而有万变,与纯阳走步相配合,名曰“五行穿连手”,贯穿于整个纯阳拳中,是纯阳拳的精华所在。

所谓“九转八步龙心掌”,九为最大之数,旋转是变化之根,说明此拳旋转之多,以此为最,故为九转。

八步乃八卦之圈也。

走的是阴阳S之形,亦名之八步。

九转八步环环相套,如龙之飞腾,如蛇之缠绕,其行拳走步之中,“腰似龙蛇左右转,穿连绕步随身缠”。

随心所欲,故有其说。

纯阳拳的演练,手无拳型,均以掌型而为之。

因掌酷似龙爪,故称之龙心掌;一说武当山龙心道长熟谙纯阳九转八步而得其名。

1、搂抱丹田曲走步,破走八卦游五湖①身体站立,双足并拢,双手臂于两侧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如图1)。

头放低,两膝下沉,与小腿约90度,右手五指分开成龙心掌,从右侧下往前向上,往内经胸前,往下向下腹(丹田)处划弧,随之左手向上往内向下划弧,交臂至丹田小腹处,同时,腰先左后右两边转动(如图2-4所示)。

练法秘要:搂抱丹田为纯阳拳之起势动作,实为炼气之法,即站立为吸,手臂两边划圆弧,身体同时下沉,两腿沉步时为呼气,动作缓慢,与呼吸相配合,为炼气沉丹田之法。

长期修炼此法,即可使外形柔软如风吹荷花之姿,下盘两腿力量倍增,丹田渐渐坚硬如铁,内气充实,丹田且有反弹内力之发挥,起到内防外御之作用,为纯阳拳修炼方法之一。

②图4之后继续动右脚上步走8字形步,双手的配合以阴阳缠翅手,上右脚即出左手,上左脚即出右手,穿连走步,动作匀称后,或慢或快进行,双手成龙心掌,目视两掌,屈膝走步(如图5-15所示)练法秘要:走步身沉步稳,动作配合协调,身体轻灵柔活,不用拙力,顺其自然,手眼身步合一。

以进步、摆步、扣步为主,走S字形路线运动。

两掌运动中左右协调的在身体上缠绕走S字形运动。

即右手从左下额经胸前,至右下腰肋往背后左臀部向外前方划弧,左手随之从左到右下额经胸前,至左腰肋部往后右臀部向左外前方划弧,两手交臂作圆弧运动,称之为阴阳缠翅手,与腿部配合协调。

阴阳缠翅手练习娴熟,文可炼气养身,武可防身御敌。

内隐劈、撩、阻、靠之法,具有出手如闪电,弹打似旋风之威力。

纯阳拳八步龙心掌以运丹沉气起势,随之即屈膝走步以锻炼下盘功夫。

八卦本一圆形,纯阳拳则是以圆内成圈自转以形成无数之圆的拳形,环环相套,故曰“破走八卦”。

《纯阳拳诀》说“环套八法”,就是环环相套的运用八法内义。

即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

①接上式,身体向左旋转,双足并拢,左脚向左前方上步,继续走划八字分合手(如图16-19所示)。

练法秘要:步走轻灵,动作柔和缓慢,亦可快速进行,随心所欲。

但整个拳法速度要取得一致性。

武当纯阳拳在行拳走步中以缓柔为主,具有穿连不断之势,如飞云流水之姿,但在发手之中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发放抖、弹、整、寸之力而为之。

这就是纯阳拳具有
轻灵、舒展、圆活、连贯的一大特征。

②接上式走S形,如习者面朝西北方,走步即到东南方向,两掌按掌,右脚在前骑龙步(如图20所示)。

左脚上步,左掌经前上方,右掌回收于右腰间,右脚继续上步,右掌向左掌前上方穿掌,右脚上步,侧身,目视前上方。

右掌从左上方向右旋转180度,若顶上划弧180度,身体同时旋转180度,左脚同时向左前方上步,右手顺势向下,左手顺势向上(如图21-24所示)。

2、风吹荷花左右摆,穿云左旋神速来
接上式,腰向右转动约150度,两脚尖随之旋转,右手从上往下至胸前划弧,左手从背后往左侧向前至胸前划弧,两足成右骑龙步,目视两掌之间(图13、14)。

腰随之左右转动,两臂掌同时向左右划圆摇动,两手腕亦同时向下向外向上向内转动成龙心掌(图15)。

练法秘要:此动作步法中,手、眼、身、步均要合一,步走轻灵,
两腿沉实,步法稳健,亦可配合呼吸作开合式运动。

两掌由前向后两侧划弧为吸,同时胸部微前开,两掌往前划弧,两掌相对约3~5寸。

即合拢丹田,胸腹内收,含胸拔背,深深呼气,气沉丹田。

呼吸与动作的开合配合一致,动作与呼吸速度缓慢、自然,切不可憋气,自然而然。

此分合之式在纯阳拳中称之为八字分合手,两掌变化灵活,或拍击,或抓劈,或按推,皆以应变而为之。

3、鱼化龙吟左右去,纯阳抛袖弹丈余接上式,右脚划圆摆步,弧形上步,右手随右脚从右侧向前划弧,掌心斜朝上,左手随之划弧至右肘部(图25),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上步内扣成骑龙步,左手随左脚向上划弧,右手随之向下划弧至右腰胯部(图26),右脚迅速向右弧形上步,右手成俯掌随势划弧向右侧前方与右肩平,左手从上往下划弧至右肘下方,目视右前右手掌处,两脚成绞花步(图27)。

左脚右前内扣,右手向下划弧,左手从下往上划弧(图28),随之身体向右后方旋转,重心移至右脚,右手掌向上划,左手掌向下划(图29)。

左脚摆步向左划弧,同时左手掌从下向上划弧与左肩平,掌心向下,同时右手掌从上向左下划弧,俯掌于左肘处,两脚成绞花步,目视左掌(图30)。

右脚随左脚左弧步走圈180度,右脚随左脚上步划弧并步(图31)。

右脚继续上步,右手掌上举,左手掌在左下侧(图32)。

左脚上步,两腿绞花步下蹲,同时右手掌下劈,左手掌顺势上举(图33)。

右脚上步内扣,下沉成右骑龙步,右手掌从下往上推出,左手掌臂同时向下向后按(图34、35)。

俯掌,右臂从下往上翻掌划圆弧,身体随之向上,目视上前方(图36)。

右手翻掌向上往下划弧,作下按掌,身体随势右旋转约180度,两腿变成左骑龙步,左掌向前上方举推,目视右掌(图37)。

练法秘要:图26、27、28、29鱼化龙吟之势,动作要下沉,柔韧,连贯,身法如同龙游蛇缠,圆活一气,变化随心所欲。

整个动作
要轻灵,顺乎自然,不僵滞,速度可随心所用,屈膝走圆。

纯阳抛袖,道法自然,掌劈如刀斧砍切之威,翻掌有锁喉之能,推按身体形成整体之力,发力完整,穿透。

此势在整个拳法演习之中亦可藏而不露,只求如云之飞腾飘然之势。

4、返身穿云右旋去,海底擒蛇随身化接上式,迅速转头目视左前方,连续上步,右手成穿掌朝左前方穿出,右脚上步(图38)。

右穿掌迅速在左上方向右向后划圆,身体迅速顺势转身(图39)。

左脚踏实,右手由上向下划弧,左手由身后向前向上划弧(图40)。

右脚踏实,左脚向前右方划弧走成右圆圈,右手俯掌,左手置于右肘下(图41、42)。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步内扣,身体向右旋转,右掌向下翻掌。

翻掌是内螺旋式的朝下向外转掌,随之身体下蹲,坐莲步向右旋转由伸而向后屈,同时左掌从右掌下旋转穿出,目视左掌(图43、44)。

连贯的左脚上步,随之身体立起成半蹲式,左掌向上划弧,右掌随势由上向下往身后缠腰(图45)。

练法秘要:旋转要步稳身沉,动作迅速轻灵,这种运动方法对于运用及变化身手均有良好的作用,能增加其身形的灵活度和手法的多变性。

海底擒蛇一式可暗取敌之左右太阳穴及双目,中可取敌之心脾,下可取敌之阴部,以灵活而为之。

动作应柔和连贯,在行拳走步中暗隐其法,故称之为隐手。

5、龙行蛇步攀枝上,玉女穿梭转八方接上式,向左旋转90度,右脚向前上步,左手向上往下朝左侧划弧,右手向上往下至左胸前划
弧(图46)。

随着手的运动,屈膝走步,左手掌在上,右手掌朝下(图47)。

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左右手掌随势上下划弧(图48)。

随之左脚上步,左手掌从上向下往身后划弧,右手掌随之向右上方运动(图49)。

接上式,重心移至前左脚,后右脚横移步,右手从上向下至右肩,左手随势从背后向左侧上方划弧(图50)。

右脚移至左脚边丁步,重心在左脚,右手继续向下划弧至右胸前,左手向上划弧(图51)。

重心移至右脚,脚尖朝前,左脚向前上步,成骑龙步,同时身体向右旋转,重心在两腿之间,左手向下划弧于右肘上面,同时右肘向上穿于左手之上,左掌随右肘臂上翻而落于右肘后,右肘翻掌于面前方,目视右掌(图52)。

两足不动,身体向右转90度,重心约在两足中心,右手掌从上向下划弧至胸前,左手从胸前往左上方划弧(图53)。

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前跟步,右手由胸前往前上方划弧,左手从上向下往左背后缠绕(图54)。

左脚往右脚上方盖步,右脚过左脚上步,成骑龙步,左手下缠,右手划圈向上(图55)。

左脚弧形摆步向前,身体略旋60度,右手上举,左手置于背后(图56)。

身体旋转90度,同时下蹲,右掌从上向下劈掌,左背手从后下方往上举掌(图57)。

右脚向右前方摆步,身体立起,两腿微曲,身体向右转动,右手掌从下往上划弧至右肩侧上方,左手同时从上向下至右肋处,目视前方(图58)。

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脚向右脚前方弧形扣步,身体顺势右旋转,重心微微偏重于右腿,上体亦向右前方侧重,左右手臂同时向内旋转,左手穿进右手臂下方,目视两手(图59)。

左手内旋转从右手臂下穿出,右手至左肘关节处,两腿往下沉,身体继续旋转90度,重心在两腿间,目视前方(图60)。

练法秘要:蝮蛇攀枝式,是一种实用的技击手法,该拳势的行步为其特点,故边练边走,技击手法隐于其中;玉女穿梭亦深藏其行拳走步之中,均有吹、切、挑、托、点、劈、撩、挂之技击法。

6、左旋右转龙蛇行,合抱太极五龙进接上式,右手向左手前方推出,向前向侧向后臀部划弧;左手随之向后向左侧向上划弧,同时,右脚向左脚前方摆步,身体右转(图61)。

左脚弧形从后向右脚跟后上步向前内扣的同时身体右转,左掌从上往左肋下挡掌;右掌从下向上划弧,成俯掌,身体继续右转,目视右手(图62)。

左掌下挡,右掌向上扬起,重心偏重左腿(图63)。

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后旋转倒步,左脚随势向右移动,身体向右后旋转180度,两腿前后屈膝,右掌从上向下同时划弧至左胸前,仰掌,左掌从左臀部向上向前同时划弧与肩平(图64)。

左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左骑龙步,同时,两掌交叉置于小腹处,上步的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分开略与肩平,目视前方(图65)。

重心迅速移至左脚,右脚向右侧上方进步,身体同时右转,右掌
臂伸向前,左掌置于右胸前的右肘处,俯掌(图66)。

重心移至右脚,身体向左后旋转180度,左脚向后旋转步的同时,左手随势后划弧,右掌从右肩处往上划一圆弧回扣右肩(图67、68)。

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左脚前方划弧、摆步,两腿成绞花步,身体旋转120度,左掌从下向上划弧,右掌从右肩处挡于右臀部,目视右下侧(图69)。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在右脚后向右前方划弧,身体随势旋转180度,重心偏向左脚,左手下移,右手随势上升至胸前,目视前方(图70)。

右掌从胸前向上往头顶上方从右往左划圆,重心移至右脚,身随手转(图71)。

重心顺势移左脚,右手划弧至胸前,左手从下往上仰掌(图72)。

重心顺势移向右脚,左脚弧形上步成左骑龙步,左手上举,右手从胸前向后缠绕旋转向右(图73)。

身体继续右转180度,两腿成绞花步,右脚尖向外摆步,身体右转,右手从下往上划弧,前成仰掌,左手从上往下至右肘处,目视右掌(图74)。

身体继续向右旋转,随势右脚为轴心,左脚从后划弧至右脚右前方,重心移向左脚,右腿屈膝脚点地,两手左右分掌,目视前下方(图75)。

右后脚踏实,身体左旋转,左手至右肘下,右手向左上方移动(图76)。

左旋转连续走步,左脚摆步在前,右脚在后屈膝,随走步,右手慢慢划弧于左肩上方,右手从下划弧至腹前,左旋转150度(图77)。

上体继续左旋转走步,右脚上前成弓步,左脚在后,左手划弧向下,右手划弧向上前方(图78)。

右前方手掌内转于额前,左脚上步,两脚半马步,左手随左脚前进步,向前伸出成立掌,身体随势右转(图79)。

练法秘要:纯阳拳诀的左右摇摆,即喻义为行拳走步中的左旋右转,轻灵走步,与柔和流畅的左右旋转,环环相套而不断地演化着进攻或防守的方式,以使它含而不露。

长期演练,自然与气的配合默契,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动作的蓄发与呼吸的自然配合,是练习娴熟后的必然结果。

在任何一家内家拳的演习中,你必须是缓慢柔和的运动,且与你自然深长的呼吸默默配合,才是上乘之作。

然初习内家拳法,以自然呼吸去习练,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只要长期修炼,即可水到渠成。

左旋右转不但起到与敌迂回的作用,长期研练,以致速度的奇快走敌之死角,造成我顺人被的局面,行动之中以龙蛇之势为楷模。

技击之法不是固定之势,只有灵活多变,取其近道,才能得其先手,随心所欲。

本拳法中“五龙定心掌”仅是可变化的一种进攻性手法,但可变而不可定,这就是笔者的理解。

7、抱拐出霄追云手,转莲倒步定中州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摆步,成骑龙步,右掌从上往右侧向前方划弧、仰掌,左手收回置于右肘处,身体向右转动(图80)。

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右前方进步脚内扣,重心于两腿之间,身体右转,右手向上划弧、屈肘,左手从左背后向上划弧于左上方(图81、82)。

向前走步,右脚前,左脚后,左掌从上向右前下方
划弧至右肘,同时右肘下翻成立掌,左掌置于右肘处,目视右掌(图83)。

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上步,右脚亦上步成骑龙步,左掌向上,右掌向前伸出(图84)。

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步靠近右脚成丁步,右手臂于身前、左手从前向身后划弧,目视下方(图85)。

以右脚为轴心左转180度,左手转向身后,右手转向身前方,重心在右脚(图86)。

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右侧前下步,身体随势下蹲,右手随右腿由上向下划出,左手掌向后伸出,成仆步下蹬式,目视前方(图87)。

练法秘要:抱拐出霄一法是步手相连,步走即进,肘手配合协调进时,即反掌进手,步步跟进,发手要快。

旋转身体要沉,步要稳,转动灵活,倒步击于身后。

旋转为吸,发手为呼。

8、沉鱼落雁翻滚进,龙蛇缠绕阴阳行重心前移,两腿立起,双掌上提(图88)。

上体右转,重心前移,右掌从下往上翻转,右手向右腋下穿出(图89)。

左脚向后移步,身体沉下,重心在两腿之间,身体向左旋转,右手随之从右前方往内朝下划弧,左手随身体旋转从右腋下向左向上划弧,目视右手(图90)。

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右手继续向下、左手朝上移动(图91)。

身体继续右转,两脚踏实,右手朝上向外转动,左手朝右手下穿出(图92)。

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前进步的同时,左手掌从右肘下向前伸出旋转,右掌从前向后旋转划弧,向左旋转走步,右脚从后朝前往左内扣、屈
膝,同时,左手向下划弧,右手从后向左至胸前划弧(图93、94、95)。

身体重心后移右脚,约旋转90度成虚步,左手从胸前往下再往上划圈450度至左膝上;右手从下往上划圈270度至上前方,目视两掌之间(图96)。

练法秘要:沉鱼落雁动作应起落流畅、轻灵、舒展,步法要灵活多变。

戏上亦可打下,守中亦可进其对方之中部。

两手的缠绕、翻转,运用于擒格对方之手,或利用一手间隙而取对方之胸肋。

总之,练拳意为先,随心所欲,手应有流水之能,能穿能翻,能曲能伸,乃运手之道。

整个拳法中身手都应如同龙蛇缠绕之姿,方能提高避让躲闪、走化进击、动作多变、神意在先的上乘境界。

9、二龙戏珠随身依,暗合八卦旋转急接上式,左前脚踏实,右脚上步,左脚上步,两腿屈膝走步,走步时右手随势弧圈至胸前,左手划圈至左肩侧,目视前方(图97)。

随之左脚踏实,右脚前上步,左手向前划弧至胸前,右手从左手后剑指穿出,向上向前弧形划出与面目同高,左指掌从前向后置于右肘肋处,身体向左转动(图98、99)。

接上式,右手剑指从上往下同时翻腕划弧向内,左剑指随身体向左旋转,手往左后方移动,旋转时以右脚为轴心左旋转,左腿提膝(图100)。

左脚踏实,右脚向左脚前弧形上步,走圆形圈,右手弧圆划圈向上,左手随之向上(图101)。

左脚踏实,右脚摆步走圈,右手从上往下至上划圈,左掌向下往上划内圈(图102)。

此圈旋转为“○”型小圈360度,继续走大圈180度,右脚在前左脚后,右掌伸出,左掌置于右肘处(图103)。

右脚立点,左脚弧形旋转上步若180度,左脚前,右脚后,两掌在两肋下(图104)。

练法秘要:八步龙心掌从起式到收式都是在均匀连贯的走步,不能停顿,只是走步与发放之间略有快慢,但必须注意流畅,圆润。

二龙戏珠是一种取其双目的技击手法,然而在拳法的运用上则是隐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