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踏庄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踏庄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以巩固。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税的全面推行
B.允许工农自由贸易
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D.提高了农民的地位
参考答案:
A
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说明农业方面的政策深得民心,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合所学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制的实行,故选A;BD都得益于A,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

2. 孙中山与甘地同为“亚洲觉醒”之先驱。

下面两图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题词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参考答案:D
3. 1961年,中共中央起草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取消了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

这说明
A.由于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
B.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C.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
D.为调整国民经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A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化的产物,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左”倾错误,取消公共食堂,说明中共中央在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故B项正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取消了部分公共食堂,故D项错误。

4.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考答案:
B
5.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享了部分权力,如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是联邦政府的专属权力,而教育和家庭法律则专属于州政府,赋税是共享权力。

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
A.分权原则B.法治思想 C.集权原
则 D.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
A
6. 啕片放逐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

有人形容,被陶片放逐法所放逐的名单简直是一部雅典英雄榜。

这一情况说明陶片放逐法
()
A.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B.自始至终是雅典城邦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C.起到了维护公民权利、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D.作为直接民主制的形式存在严重缺陷
参考答案:
D
7. 当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

他本人已经知道何为正义,所以不能再做不正义的事。

苏格拉底认为,法庭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乃是出于无知。

上述分析可以用来解释以下哪一观点
A. 美德即知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哲学王”治国
D. 理念是真实永恒的
参考答案: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

题干中的人物是苏格拉底,A项符合题意,正确。

B项是普罗泰格拉,排除。

CD两项都是柏拉图,排除。

故选A。

8.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最能体现雅典政体的民主性质。

这主要基于它()
A、确保公民受到最公平公正的审判
B、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C、陪审员产生的方式和履行的权力
D、对公民大会决议有最终核准权
参考答案:
C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分析:陪审法庭由男性公民通过抽签方式担任陪审员,开庭审理前再通过复杂的程序抽签确定审理某一案件的陪审团,采用开庭方式审理案件,法庭判决为最终判决。

这种制度自身存在局限性,当时雅典城邦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哲学家就曾遭受到陪审法庭的错误判决,故A错误,C正确;雅典的民主制度为后世提供借鉴,“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错误,排除C;陪审法庭审理的是司法案件,不是公民大会决议,排除D
9.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它()
A.丰富了以结盟而不对抗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B.提供了安全先行等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是由“上海五国机制”发展而来的国际性合作组织
D.2001年6月,以原始五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标志它的正式建立
参考答案:
考点:ES:区域经济合作.
分析: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神”已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提供了安全先行等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0. 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A.1870 B.1919
C.1922 D.1945
参考答案:
B
考察巴黎和会。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

和会上,将德国领土波兹南划归波兰,并划出一条“波兰走廊”,德国但泽交由波兰管理。

这样,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失去了大约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

故应选B。

11. 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参考答案:
D
考点:本题考查罗马法。

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租来的马被人偷走,是因为租马的人没有尽最大努力照顾好马,其在租马的时候,就附有将马完整归还马主人的义务,因而隐含了“契约”的思想,所以选择D项。

A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信息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对奴隶主权益的保护,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证据方面的信息,C项不正确。

12. 元朝王祯的《农书》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

则上轮所用弦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

其棹枝所贯行桄而推挽卧铀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

”此种工具是 ( )
A.耧车B.水排
C.筒车D.翻车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材料描述的特征符合水排。

应该选择B。

A、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应该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参考答案:
D
本题是对郡县制特点影响的考查。

材料中“公之大者——公天下之端”的“公”是指和分封制下的官员世袭制相比较而言的。

迁移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大夫、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

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
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
法人
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 3.212,611061.311.9
1960年0.223.117.8 1.146,311.5
1969年0.332.221.3 3.240.l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
A
15. 董仲舒称:“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这反映出董仲舒()
A.把道教及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B.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C.以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
D.试图以天人感应学说限制统治者暴政
参考答案:
B
【详解】材料“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下务明教化民”反映出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认为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这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道教、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C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没有体现出天人感应学说,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代儒学。

关键信息是“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下务明教化民”;熟记汉代儒学的相关史实就可以得出答案。

16. 1875年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次修宪的重大作用是
A.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仍然在议会
B.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
C.使政府有相对的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
D.为法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参考答案:
C
从题干中“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可以看出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由于身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权力过小,造成政局动荡不安,政府机关内耗严重。

“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说明赋予总统更多的权力,总统能够牵制议会内部的反对声音,有利于促进政府内部的稳定,进而加强政府的领导力。

故C项正确。

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总统,故A项错误。

B项说法正确,但不是1958年宪法的主要作用,故排除。

法国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20~60年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7.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

此现象表明()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B.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
参考答案:
D
18. 托马斯·杰弗逊(美国著名政治家、第三任美国总统)曾说:“我们宁愿要没有政府有报纸的美国,也不要有政府却没有报纸的美国。

”杰弗逊强调的是
A.舆论自由 B.新闻监督 C.权利平等 D.政治民主
参考答案:
A
杰弗逊的话说明,在报纸和政府之间,更愿意选择报纸,宁可不要政府也要报纸。

报纸是人们发表言论的地方,所以杰弗逊强调的是言论自由或舆论自由;在有报纸没有政府的地方,新闻监督的功能键保存在了。

所以A项更接近题意。

19. 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决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3倍。

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这说明欧洲的福利制度实质上是
A.仅对富人征税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参考答案:
D
20.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

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

”可见,当时中国()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中“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知洋务企业的创办方法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即近代化需要突破体制束缚,正确选项是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项;D项表述错误。

21. 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在此,他旨在说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B.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C.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阶级斗争学说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认识的结晶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阶级斗争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认识结晶,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的作用;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相关信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关大道·马克思主义·内容
22.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 。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C.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参考答案:
B
23. 据资料记载,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黄遵宪等逃往上海租界避免了杀头之祸。

而革命党人更是把上海租界经营成活动据点、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由此可见
A.租界成为反清革命基地 B.清政府开始放弃领土主权
C.租界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D.各国均默许中国社会变革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租界。

维新派和革命派均把租界作为避难所,可见当时租界是列强独立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地方,C项正确;革命基地一般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范围较大,A项错误;B项“开始”、D项“默许”之说均表述错误。

故选C。

24. 在谈及古希腊早期民主时,学者丛日云指出:“这是使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归属感的重要根源。

”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古希腊
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
B.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C.以血缘关系界定公民身份
D.轮番而治的民主形式
参考答案:
C
【详解】古希腊早期的城邦是由血缘部落演变而来的,同一部落或同一城邦的人具有共同的血缘,只有这些人才能成为城邦的公民,这使古希腊的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另一方面,由于城邦公民具有相同的血缘,又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的归属感,故答案为C项。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强调的是公民具有公共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D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5. 有人认为晚晴外交的条约体系经历“执行条约”、“保全和局”、到“完全屈服”,对帝国主义“有求必应”,列强由此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在“完全屈服”阶段获得的一项特权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进驻北京使馆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参考答案:
B
列强对华的侵略。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有内容是进京设立使馆界,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统治的工具,完全屈服,故选B。

26.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C
27. 2010年9月29日,“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拉开序幕。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1911年爆发的武昌革命,结束了2000年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①整体史观②近代化史观③文明史
观④民族史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D
28. 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

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

商品贸易的发展
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关键
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
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商品贸易的发展促使帝制取代共和制,故A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使平民阶层壮大,有利于打破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B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交往日益增多,商业往来日益频繁,新矛盾、新问题的产生,促使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故C 项正确;商品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29. 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部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教师素质有了提高。

”这表明当时
A.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B.教育领城完成“拨乱反正”
C.基础教育发展成效较大
D.科教兴国战略成果显现
参考答案:
C
【详解】材料中“1988年3月”“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部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教师素质有了提高”表明,政府积极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加强基础教育法制化,推动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

故答案C项。

A 项,中国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1965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初,“拨乱反正”工作已完成,排除;D项,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30. 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

……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该著作的出版
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
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6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
参考答案: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时间活动
20世纪40—50年代
美国扶蒋反共,扶植日本,以遏制苏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
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日本追随美国,联合对抗苏中.印度在美苏间
周旋,同时与美苏发展关系.
20世纪60年代
印中关系日趋紧张,1962年发生边界冲突.美苏竞相向印度提供武器装
备,扩大军事合作.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进入核国家行列.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苏联推行全面进攻战略,拉拢越南对抗美国,遏制中国.在
印巴战争中支持印度,印度由此疏远美国.美国实力相对减弱,深陷越南
战争泥潭.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
报?.日本在1968年成为西方阵营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70年
代初,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从上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示例:论题:美苏争霸影响亚洲政治格局
阐述:二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美苏争霸极大影响了亚洲的政治格局.苏联支持中国,美国扶植日本,从而形成了亚洲大国间的对抗.中印两国曾经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美苏竞相争取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印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美
国为扭转在与苏联争霸中的劣势,调整对华政策,影响了日本与中国关系.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日本迅速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争霸影响了亚洲中、日、印等大国之间关系,对亚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它论题,如“冷战影响亚洲大国外交走向”“冷战影响亚洲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亚洲大国在两极格局中独立性增强”“中日关系受到美苏冷战影响”“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等等.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40—70年代对亚洲的外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或苏联与亚洲国家关系的恶化和改善都会直接影响到亚洲的外交格局。

如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变化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