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5、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二、作图
1、填上适合的透镜
2、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三、基础过关
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束光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B、对任何一束光束凸透镜都具有会聚作用
交流合作: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的?
C、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D、对能成像的光束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
A.只有bB.只有a、c、d、e
C.只有a、b、cD.a、b、c、d、e均可
4、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2、调节: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实验步骤:
1、注意凸透镜的位置(最好是靠中央的整十刻度线处),凸透镜最好固定不动。
2、先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cm),然后蜡烛也最好固定不动。
3、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光屏的位置就是所成像的位置,观察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并作好实验记录。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f<u<2f
即:
10cm<u<20 cm
结论
3、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即u<10cm),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f
即:u<10cm
结论
从这个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5、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6、你会制做“冰透镜”吗?按下列方法制做冰透镜,并用冰透镜进行实验.
找一个如图所示的容器(如碗),加满水放在冰箱中(或寒冷冬夜的室外),完全冻结后,把碗略热一下,取出冰块后你便有了一块冰凸透镜,以太阳作光源,看看它是否有聚光作用,能用它取火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4、拓展延抻:
猜想: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像;
结论:
结论一:当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当f<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当u<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江拿了一个透镜,但很难用肉眼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忙鉴别一下。
课堂流程:
独学,阅读课本,了解本次实验的流程(10分钟)
群学,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导学案20分钟)
展示(得出结论,进行小结)
小结
教师反思:
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展示)
学习目标:1、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1、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即u>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2f
即:u>cm
结论
2、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10cm <u<20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学生反思:
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有关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用“”表示;
设计实验:
实验准备:
1、安装:从左向右顺序是:蜡烛、凸透镜(f=cm)、光屏
一、自主学习
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可分为透镜和透镜,它们的区别在于中间比边缘厚还是薄。
2、通过透镜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为,穿过透镜某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称为,能使平行光会聚的透镜称为透镜,光线会聚的点称为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3、对平行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称为透镜。
4、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课堂流程:
独学,看课本(5分钟)完成“自主学习”(3分钟)
对学(互检,互帮2分钟)
群学“作图”(5分钟)
展示,(组内小展示3分钟)
反馈“基础过关”(15分钟)
小结(7分钟)
教师反思:
课题:透镜(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分辨各种透镜的类型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反思:
5、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二、作图
1、填上适合的透镜
2、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三、基础过关
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束光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B、对任何一束光束凸透镜都具有会聚作用
交流合作: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的?
C、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D、对能成像的光束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
A.只有bB.只有a、c、d、e
C.只有a、b、cD.a、b、c、d、e均可
4、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2、调节: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实验步骤:
1、注意凸透镜的位置(最好是靠中央的整十刻度线处),凸透镜最好固定不动。
2、先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cm),然后蜡烛也最好固定不动。
3、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光屏的位置就是所成像的位置,观察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并作好实验记录。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f<u<2f
即:
10cm<u<20 cm
结论
3、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即u<10cm),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f
即:u<10cm
结论
从这个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5、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6、你会制做“冰透镜”吗?按下列方法制做冰透镜,并用冰透镜进行实验.
找一个如图所示的容器(如碗),加满水放在冰箱中(或寒冷冬夜的室外),完全冻结后,把碗略热一下,取出冰块后你便有了一块冰凸透镜,以太阳作光源,看看它是否有聚光作用,能用它取火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4、拓展延抻:
猜想: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像;
结论:
结论一:当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当f<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当u<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江拿了一个透镜,但很难用肉眼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忙鉴别一下。
课堂流程:
独学,阅读课本,了解本次实验的流程(10分钟)
群学,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导学案20分钟)
展示(得出结论,进行小结)
小结
教师反思:
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展示)
学习目标:1、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1、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即u>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成像的特点
像距(v)/cm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2f
即:u>cm
结论
2、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10cm <u<20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学生反思:
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有关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用“”表示;
设计实验:
实验准备:
1、安装:从左向右顺序是:蜡烛、凸透镜(f=cm)、光屏
一、自主学习
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可分为透镜和透镜,它们的区别在于中间比边缘厚还是薄。
2、通过透镜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为,穿过透镜某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称为,能使平行光会聚的透镜称为透镜,光线会聚的点称为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3、对平行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称为透镜。
4、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课堂流程:
独学,看课本(5分钟)完成“自主学习”(3分钟)
对学(互检,互帮2分钟)
群学“作图”(5分钟)
展示,(组内小展示3分钟)
反馈“基础过关”(15分钟)
小结(7分钟)
教师反思:
课题:透镜(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分辨各种透镜的类型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