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变屏幕让幼儿园活动更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板变屏幕让幼儿园活动更精彩
摘要:“黑板变屏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有效
整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单一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幼儿真正
地活起来,在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黑板变屏幕,为幼儿学
习语言提供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对增强教学效果有很
大的帮助。

同时,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健康
的学习个性,为家园工作开辟一条便捷的途径,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能步调一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双份保障。

关键词:黑板变屏幕幼儿园整合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幼儿园创造了“黑板+屏幕”的教学环境,教
师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好“黑板+屏幕”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
教学,既能满足幼儿喜爱明丽、鲜艳色彩的特点,又能让知识点呈现不显
得过于突兀,更轻松地与幼儿园充满童趣的环境相融合。

在课堂上,如果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音乐,他们就会翩翩起舞,如果给
他们展示新奇的图画,他们的眼睛就会紧紧盯着画面、一刻都不移开。


老师枯燥的讲解相比,一段生动的视频、一幅精彩的图画、一首快乐的儿歌,对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无疑更加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

课堂上“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让老师带着孩子们做游
戏时,随时操作电脑,不用再分神进行播放音乐、更换挂图等操作,让老
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一、“黑板变屏幕”激发和培养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丰富经验的重要动力。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明显较短。

传统的幼儿教学,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粘贴一些静态的挂图、卡片等,不足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多媒体通过艳丽的色彩、精彩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很快地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的兴趣达到最高点。

如小班的语言活动《小鸡吃米》,当幼儿看到屏幕上形象生动的小鸡、小羊时,一下子提起学习兴趣。

孩子们不仅理解儿歌内容,还模仿做动作,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远比教师点着图片讲故事效果要生动很多。

在此次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的画面、生动的配音,为幼儿构建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小鸡吃米”这一活动。

还有我在向幼儿宣传交通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单独宣讲交通法规的条文时幼儿打不起精神,有不耐烦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利用网络和电脑做了一些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乱穿马路、不看红绿灯、被车撞伤的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中间的互动参与更是激发了幼儿的热情。

通过后期跟踪调查,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

二、“黑板变屏幕”,更能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
传统的黑板、挂图、讲故事教学不能为幼儿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信息技术的适时介入,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更生活化,让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同时让幼儿在反复体验中巩固知识,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寻找问题的答案。

为幼儿创设最佳
的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
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云”教学中,因为农村幼儿信息接
触量少,许多幼儿语言贫乏,表达内容单一,因此我不是单纯地在黑板上
粘贴几张云朵的图片,让幼儿描述,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朝霞晚霞时、晴空万里时、暴风骤雨来临时等各种云的图片及动态变化的视频,引导幼
儿想象:天上的云像什么?生动美丽的画面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好
像一个胖娃娃,好像一头大狮子,好像一群小绵羊,好像一只拖着长尾巴
的孔雀……”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引起了幼儿充分的联想。

这样,幼儿
的表达更积极,对云朵的描述更加形象、具体、多样。

三、“黑板变屏幕”,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教师依据教学需要,对画面、
声音进行主动调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
为近,化虚为实,从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大大增强
教育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主动参与活动,达到
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能干的小手”中,重点是教会幼儿撕纸的技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只能面向部分幼儿,遮住的幼儿不能同
时学到该技法,教师需要分组示范,这样不但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
且教学效率不高。

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通过使用电脑上的实物图片进
行示范讲解,不但解决教师示范遮挡幼儿视线的问题,而且解决示范图像小、不清楚的问题,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而且缩短示范讲解时间,使幼儿有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教学有传
统教学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充分显示多媒体教学活动生动直观的优
越性,为幼儿所喜爱。

例如在教学中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过程中,幼儿在认识动物时,为了让他们从认识的常见动物范围里跳出来,拓宽视野,而不是单纯在黑
板上粘贴几张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我们根据电视节目中的《动物世界》里的《动物的尾巴》,筛选、制作幼儿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的猴子、孔
雀及一般难以看到的犀牛和松鼠等动物课件。

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好奇的
眼光,注意力集中地观察着,思考着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它们各
自有什么作用?当活动结束时,教师留给孩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动物
的身上还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动物的奥秘。

多媒体
课件把离幼儿生活遥远的东西展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息技术使得这一主题的实施更为生动精彩。

五、巧用屏幕教学,让幼儿园区域活动更丰富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幼儿
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区角活动了,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
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指导美工区活动时,我们打破以往老师讲解
示范等陈旧方法,在网上搜索一些折纸的课件,还有制作手工的动画和微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孩子的动
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审美能力。

又如在《多变的图形》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多媒体课件,感受各
种图形的变化,圆形、长方形可以组合成太阳,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以组合
成大树,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以组合成人物等。

整个操作过程幼儿都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使得活动更
加丰富。

六、巧用多媒体,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

”刷牙是
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對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不是难事,但要真正把牙
齿刷干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教学时我们不再在黑板上画几幅漫画
或教师讲几个小故事,而是在网上搜索有关保护牙齿的课件,让幼儿观看。

卡通形象的牙齿宝宝生动、可爱,一出现就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目光。


过观看课件,幼儿了解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家长都反映孩子
在家主动要求刷牙了,而且刷得可认真了。

又如我们在网上浏览《下巴上
的洞洞》的故事,孩子们看到里面的小朋友吃饭掉饭粒的样子,知道是不
对的,马上会想到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开始讨论该怎样吃饭。

渐渐地,幼
儿主动地、有意识地按正确的方法进餐,东张西望、讲话掉饭粒的现象减
少了。

七、“黑板变屏幕”,让各个过渡环节更有效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离园前,孩子们的情绪往往比较兴奋,容易散漫,需要稳定情绪。

这同样是一个很
好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契机。

于是我们常常播放一些故事,内容广泛,
包含安全教育,科普知识,当然也不乏益智幽默的儿歌,幼儿在欣赏的过
程中快乐地接受了知识,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默默沉思,于潜移默化
中懂得了一些道理。

又如,下午上课时,孩子们往往还沉浸在午睡的惬意中,所以我们经常在这一环节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

乐曲意境优美,
缓缓动听,孩子们得到美的感受,也提高审美能力。

八、突出信息技术,让幼儿园家园沟通更无限
总之,“黑板变屏幕”,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整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单一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幼儿真正活起来,在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
新意识和积极健康的学习个性。

另外,还为家园工作开辟一条便捷的途径,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双份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