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倒坍⋅(d ān) 啮⋅齿(niè) 一哄⋅
而散(ℎòng) B.箴⋅言(zℎēn) 静谧⋅(m ì) 乳臭⋅
未干(cℎòu) C.哂⋅笑(sℎěn) 恫⋅吓(dòng) 强⋅
词夺理(qiǎng) D.连翘⋅(qi áo) 吮⋅吸(yǔn) 断壁残垣⋅
(yu án)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羁⋅绊(约束) 迥⋅乎不同(差得远) 头晕目眩⋅
(昏花) B.臆⋅测(主观) 断⋅章取义(截取) 正襟危⋅
坐(危机) C.亵渎⋅(轻慢) 略胜一筹⋅(筹码) 童心未泯⋅
(丧失) D.诘⋅责(质问) 巧妙绝伦⋅(同类) 相得益彰⋅
(明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20日,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暨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开幕式在榕江举行.
B.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专门开辟了“走进经典名著”、“我与文学巨匠对话”等专题栏目.
C.“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多地点、多赛段、三日赛
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之一.
D.凯里市2016年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全面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加快推动电子商
务.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打造全域旅游环境,实现我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已成为当前炙手可热
⋅
的话题.
B.为解决好分歧,我本打算要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C.三年的时光匆忙而短暂,曾经沧海难为水
⋅
,那些逝去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D.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让人叹为观止
⋅
,防不胜防.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培养“静能量”,
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
_
;当你心灰
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
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
什么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作者,“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本主要以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为主题,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
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二、(9分)(每小题18分)
8.阅读文言文《口技》译文,完成下列各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_。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
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会宾客大宴
⋅(会:宴会)B.宾客意少
⋅
舒(少:稍微)
C.众妙毕
⋅备(毕:全)D.不能名
⋅
其一处也(名:说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例句:于
⋅
厅事之东北
角,施八尺屏障A.子墨子闻之,起于
⋅鲁(《公输》)B.不义而富且贵,于
⋅
我如浮云(《论
语》)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其上(《岳阳楼记》)D.每假借于
⋅
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升序》)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选文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交代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
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
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
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
型的侧面描写。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9.根据平时积累,请你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______。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⑥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四、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0.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
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XX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_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
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
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
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
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
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
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
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与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线。
(1)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②我已歼灭⋅与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3)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
(4) 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
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
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五、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24分)(本题共8个小题)
11.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余之敏①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
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
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
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
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
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③视频验证码是验
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
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
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码,而
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
认。
④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操作者只
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
等。
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
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
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
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⑥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
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
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3期,略有删改)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2)结合选文第②段内容,请你为“验证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3)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说明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12.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大众阅读从少儿抓起葛竞①培养民族阅读习惯,
重点人群是少年儿童。
从个体角度来说,阅读不仅帮助少儿认知世界,更是在塑造其人格,为其心灵注入力量,打下人生的底色。
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从少年儿童
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可能保持一生,而且这一阶段的阅读滋养可以影响个体乃至群
体心灵的塑造。
②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决定了孩子最
初的阅读态度,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
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
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少年儿童进行了一个公益
项目,就是直接对0到3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家庭阅读辅导,可称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③
对于少儿阅读习惯的引导,学校需要与家庭达成共识。
小学阶段,阅读和基础语文能力的
培养结合得比较紧密,容易家校合作。
但小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容易陷入娱乐化功利化阅读:或被花哨设计实则庸俗的低劣读物吸引,或只读教辅读物、作文选集,这将束缚阅读
视野、降低阅读兴趣,更违背“书籍滋润心灵”的意义。
因此,学校老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
读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们判断图书好坏的能力。
④引导少儿阅读也要注意抓时机,
抓关键。
进入初中后,孩子们往往进入自主阅读阶段。
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
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
而到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在升学
和阅读上有效分配时间的难题。
这时,有人会放弃阅读,有人转而读纯粹的消遣读物–这正是一个阅读的分水岭。
⑤目前,我国尚有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贫困地区,还有许多是常
年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
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条件有限,文化资源匮乏。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书香童年”小书包公益活动,
就是将装满书籍与光盘的“小书包”免费发放给贫困地区的3万个家庭,为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提供0岁就开始阅读的条件。
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各界资
助下,建立起小小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正走进贫困地区推广阅读,越来越多
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也有机会走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如何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
这些做法
,对于中小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健康成长会起到重要作用。
⑥从0岁⋅
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小了说,是一个家庭未来的规划,
大了说,则是一个民族未来的规划。
因为只有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金色的阅读种子,将
来我们才会有所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5日24版,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在第②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些做法”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哪些?
(4)联系上下文,试简要概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不同特点。
六、(共10分)
13.阅读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
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
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
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
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
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
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①贡院–唯才是举②孔庙–万世师表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
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对应联系。
14.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名著,请你认真阅读后按要求天空。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
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
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
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
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
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上面的文字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七、写作(60分)任选一题作文。
15.守望一树花开,守望亲情,守望梦想,守望成功,守望团圆,守望幸福……守望是一种
渴求,守望更是一种期待。
一路走来,我们自己有太多的守望,也承载了太多亲人与师长
对我们的守望,正是有了这每一份守望,才使得成长精彩纷呈。
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27题的横线上,然后作文。
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地名、校名。
16.
也是一种爱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然后作文。
②先将_
问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错误.倒坍tān;B.错误.乳臭未干xiù;C正确.D.错误.吮吸sℎǔn;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具体词语正确理解字的能力.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字的含
义不同,一定要结合词意解释.
【解答】A.正确.B.正确.C.错误.“正襟危坐”的“危”意思是端正D.正确.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
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与辨识
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正确;B缺主语;C唯一与之一矛盾,删除之一;D缺宾语,句末加“的发展”;故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与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
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错误.炙手可热意思是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可接近.B.正
确.C.错误.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是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后来事物的黯然
失色感.常表示事业下滑或后续感情生活的悲哀.D.错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
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故选:B.
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语意上下衔接得当.
【解答】解答此题,我们可以先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再研究细节,根据前后句特点,用反选排除法来做.填充第一个空时,我们看“烦躁不安”时,对应的是什么?当然是“想要
什么”,“心灰意冷”时,对应“做错了什么”;“志得意满”时,对应的“初衷是什么”,答案为:
A故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A.正确;B.有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C.正确;D.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标点的用法,
细心审题,谨慎作答.
【解答】A错误.“…等”一处有误,因为“…”和“等”不能连用.B错误.改句是一个陈述句,
故此“问号”要改为“逗号”.C错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处有误,此句是不完全引用,故“逗号”要放在“引号”的外面.D正确.注意“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一处的“三十一二岁”是正确的,此处因为是对年龄的推测,故不能加“顿号”.答案:D
8.【答案】(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句意为: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会:正赶上.B.句意为:宾客们的心情稍微
放松了些.少:稍微.C.句意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毕:全.D.句意为:.名:说出.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
即可.例句句意为: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于:在A.句意为:墨
子先生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从鲁国动身.于:从.B.句意为: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于:对于.C.句意为:在它的上面雕刻上唐朝
以与现代有名的贤士的文章.于:在.D.句意为:每次向藏书人家借书.于:向.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型的正面描写.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
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
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
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故选:D.; (4)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与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①句重点词语有:“少顷”,一会儿;“但”,只;“满座”,全场.句意为: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②句重点词语有:“伸颈”,
伸长脖子;“绝”,极.句意为: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
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③句重点词语有:“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走”,跑.句意为: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
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地逃跑.答案:(1)A.(2)C.(3)D.(4)①一会儿,只听见屏风
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②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③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
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解析】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