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研究
摘要: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原则、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对竖向设计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希望能够为竖向设计的具体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格网法
1.引言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咽喉,车辆和人流在这里汇集,为了确保交叉口的通行安全,必须做好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包括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竖向设计主要解决交叉口的车辆通行、雨水排除、建筑物美观等内容,对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车辆、人流的顺利通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形式与原则
2.1形式。

根据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在竖向设计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凹形设计:该方式不利于排水,地面水流都流向交叉口的范围,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方式。

如果受到地形限制必须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应该在交叉口范围增加雨水口数量,从而有利于排水;凸形设计:交叉口范围内各相交道路纵坡方向不变,并对横坡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能够通过自然坡将交叉口范围内的雨水排出;鞍形设计:调整交叉口范围内各条道路的纵坡与横坡,在纵坡指向交叉口区域的道路两侧设置雨水井;谷线形设计:先定义一条谷线,与谷线相交的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外开始转折纵坡面,并形成凹形区,通过该凹形区排出雨水;分水线形设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在该道路人行横道外侧方向设置雨水井从而将雨水排出,使雨水不会流向交叉口区域;斜坡形设计:各道路纵坡保持不变,相邻道路横坡在交叉口范围外逐渐过渡,从而将横坡方向调整到纵坡方向,使得交叉口范围内相邻道路转变为单向倾斜面,雨水井设置在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形横道线外。

2.2原则。

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设计水平,需要将以下原则作为指导。

当设计道路等级不同的时候,应该先选择一条作为主要道路,纵坡、横坡按照全线总体设计,将次道路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道路纵坡一致的断面。

如果道路等级相同,保持每条道路纵坡在交叉口范围内不变,调节相邻道路横坡,从而实现平面平顺的目的。

设计中重点考虑交叉口范围内雨水口的布置,道路雨水不能流过对向车道,避免交叉口范围内积水。

交叉口范围内纵坡、横坡都应该尽量保持平缓,不大于交叉口外路段的横坡。

为便利雨水排出,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确保至少有一条以上道路的纵坡远离交叉口方向。

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在交叉口竖向设计工作中,随着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总结,出现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类型。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合理采用。

3.1方格网法。

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较为常见,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在平面交叉口范围内,以两条相交道路中心线为坐标基准线,根据具体情况画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方格网,然后逐一求出方格网上所有节点的设计标高,并进行施工放样,指导设计和施工的各项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运用该设计方法进行施工的时候简单方便,能够利用各节点高程直接放样施工。

不过该设计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直观性较差,不能直接看出交叉口道路横坡的过渡情况和水流汇集的路径,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工作。

另外,城市道路施工一般采用摊铺机和碾压机施工,路面各点的高程不容易控制,所以该方法不适用大型平面交叉口和柔性交叉口设计。

但该方法适用中小型刚性路面交叉口设计,刚性路面能够精确的控制路面分块角点的标高。

3.2设计等高线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通常将两条道路的中线作为路脊线,并对交叉口范围的路脊进行等分,然后以纵断面标高为基础,推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并根据设计经验,参考这些标高数据勾画出等高线,等高线设计出来之后,就可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各点的施工标高。

设计等高线法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它能够直观反映出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状,为检验和调整提供了方便。

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施工不方便,施工中要插出众多高程控制点标高,如果交叉口面积较大的话,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该方法适用中小型柔性路面的交叉口设计。

3.3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该方法是将方格网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结合起来使用,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利用方格网上各节点标高勾绘等高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方格网的密度,然后实现控制等高线精度的目的。

该方法将方格网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结合起来使用,充分发挥这两种方法的优势,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

通过利用方格网法,确保了标高的精度,通过利用等高线法,能够直观反映出交叉口的立面形状,不仅为施工提供了便利,还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

该方法在大型复杂交叉口、广场、训练场的竖向设计中适用,能够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3.4其它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外,在竖向设计中,还有其它的设计方法,例如,圆心法、等分法等等。

圆心法将路脊线上各等分点与路缘石圆曲线的圆心连接,由相交到路缘石上的线构成标高计算网,该方法标高计算线与右转车道行车方法垂直,影响直行车道的行车平顺性。

等分法是将路脊线与相应的路缘石曲线等分成相同的份数,然后将这些等分点依次进行连接,整个标高计算网由路脊线和连接线组成。

该方法的标高计算线过渡顺畅,有利于保证直行车道和右
转车道行车的平顺性。

总之,在选用竖向设计方法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需要合理选用,满足平面交叉口的需要,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为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便利。

4.具体实例
为了让人们对竖向设计有更为详细的了解,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4.1工程概述。

某交叉路口位于城市主干道平交口处,该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路网容量,改善当地交通出行情况。

根据该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中决定采用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设计方法为设计等高线法,为提高设计水平,设计中利用工程软件辅助设计。

4.2设计方案。

具体的设计方案为:对一条路面的纵断面进行局部调整,使另一条路面的西段与新设计完成的实际路面高程顺接,而东段则与新设计纵断面顺接。

通过采用该设计方案,交叉口与一条路面西段的实际高程相顺接,并且该路面东段与新设计纵断面顺接,同时还优化了另外一条路面的纵断面,对交叉口处的标高进行了适当的降低。

4.3设计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设计策略,有效减少了交叉口处的高差,同时也减小了道路的纵坡。

北侧道路纵坡与交叉口背离,而在南侧、西侧、东侧道路口的两侧都设置雨水口,从而实现拦截雨水的目的,从而大大减小西侧路口的排水压力,避免路面积水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确保路面的安全,为车辆顺利通行创造有利条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根据设计的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正确处理交叉口立面位置在行车、排水、建筑艺术方面的问题,促进它们的协调与统一,从而提高竖向设计水平,确保道路交叉口的安全,为车辆、人流的安全顺利通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龚凤林.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1(4)
[2]宋宪国.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J].北方交通,2012(4)
[3]刘皎皎.浅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5)
[4]刘燕萍.城市道路设置超高路段的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J].中国市政工程,2013(4)
[5]伍雄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J].交通标准化,20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