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下列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校教育始于——。

(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抖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观点是在——中首次出现的。

(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中庸》
3.讲授法的基本方式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德育的——( )
A.发展性
B.个体性
C.教育性
D.社会性
5.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6.“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教育的——。

( )
A。

终身性
B.民主性
C.全民性
D.未来性
7.中小学“双基”教育是——( )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育
C.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
D.基本能力、基本技术的教育
8.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置
B.学校教育
C.班级管理
D. 教学目标
9.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 别差异件
10,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思想品德课
B.课外活动
C.爱国教育
D.社会教育
1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句话出自于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
B.少先队
C.德育
D.帮助学生成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在下列每个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教育的本质是( )
2.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 。

3,1903年颁布的(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现代学制。

4.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5.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 )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 ) 、批改作业(评定)四个环节。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儿童个体发展
2.教育育目的
3.课程
4.义务教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
1.简述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3.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层次。

五、教育写作(30分)
假如在这次考试中你被录用了,新学期开始恰逢教师节来临,区教育局举办教师演讲比赛庆祝教师节,学校准备派你去参加比寒。

作为一名新老师.请你以“愿做红烛照讲台”。

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但是正式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考奎要点]此题考查对教育学常识的识记。

2.[c][解析]“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观点都源自《学记》。

[考查要点!《学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里面有很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

建议考生把《学记》中体现的教育思想都掌握住。

3.[B][解析]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形式。

其中,讲解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基本方式。

[考查要点]此题考查考生对讲授法三种形式的理解。

4.[D][解析]教育功能主要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功能属于社会性功能。

I考查要点!此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尤其是德育功能的理解。

5.[B][解析]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
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不包括学校与家长。

[考查要点]此题主要考查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6.[A][解析]“活到老学到老”正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它体现了教育的终身性,
[考查要点]此题考查终身教育的思想。

7.[A][解析]“双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识和基本技能。

[考查要点]此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常用语含义的掌握。

8.[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打破分科课程一统局面,加人综合果程和实践课程。

[考查要点]此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9.[B][解析]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说明了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发展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考查要点]此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特征。

10.A
11.B
12.A
二,填空题
1.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四书五经
3.癸卯学制
4.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辅助形式
6.布置作业
7.社会通过教师相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自己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

名词解释
1.儿童个体发展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2.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广义上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学科
4.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一招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四,简答题
1.(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建构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2.(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层次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来划分:(1).纵向层次:教育法市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部门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纵向结构的第二个层次,由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经费法六个部门组成;教育行政法规是教育法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教育法体系的第四个层次;政府规章市教育法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2).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按现行的教育法体系框架,由六个部门构成: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法
五,教育写作(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