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区域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14-0038-01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
黄淮海区域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宋中央
(扶沟县棉花原种场,河南周口461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各地区的小麦种植技术,在实际的种植技术应用中也开始不断地进行改进,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小麦品质变化复杂,使得小麦的种植技术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针对现阶段的黄淮海区域的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淮海区域;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现阶段小麦种植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种植中,很多相关政策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如何操作,但是已经开始了新技术的研究探索。

而现阶段的黄淮海小麦种植技术虽然属于国内较为发达的技术水平,但是依旧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改善,因此,对其进行简要探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精耕细作,保持土壤的松弛状态
近年来,由于农民大多外出打工,在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时,大部分农民采用抢收抢购的方式,并利用机械化方式种植小麦,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区域内很多麦田出现根层偏浅的状态。

不仅如此,由于地区的耕作技术出现一定的偏差,容易导致耕层发生变化而出现板结现象,严重影响到小麦的种植发育和产量。

因此,在对小麦进行种植时,首先要对麦田进行精耕松土,进一步保证土壤的松弛状态,然后再发挥机械的作用,增加麦田的松弛程度,进一步对麦田进行固水保肥。

不仅如此,在进行工作时还需要大力推广农田套耕种技术,依据不同的土质决定麦田吸收水分的量,因此必须要解决好其他作物与小麦争地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保证小麦的产量。

2合理施加肥料
在黄淮海区域中,麦田的播种要根据不同的地块来进行肥料配方的设置,对于无公害施肥技术,要合理地利用肥料,还要实施一定的有机肥,因其能增肥增效。

首先,在操作中可以增加无机肥和有机肥相适合的肥料,这样可以改善土地偏碱性的特点,进一步为小麦的生长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也能给北方的种植物提供一些缺乏性的元素。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地块产生的特点来分配施肥,产量高的地方多施肥料,产量低的地方就减少肥量的施加。

并且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土壤养分进行检测,如果发现缺少某些元素,可以适当补施微量元素有机肥,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肥沃程度,为整个小麦的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地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1]。

3精选优良的小麦品种
近年来,小麦品种持续更新换代,导致小麦品种多而杂,不利于农民选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小麦的产量提升。

因此,在种植小麦时,应该进一步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实行良种连片式种植,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个小麦适应当地环境,还能够提高小麦的生产产量,推广相应的种植技术。

很多小麦品质由于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在具体的生产中一旦受到灾害的影响就会全军覆没,对农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因此,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精品小麦,才能进一步保障农民的生活。

4提高播种质量
在具体的小麦播种中,水分充足是确保小麦成活的重要条件,并且小麦出苗期的湿度以70%~80%为宜。

除了水分之外,在适当的种植期,温度也是决定小麦播种与出苗的主要原因之一,小麦白天适宜气温14~18℃。

对于黄淮海区域的小麦种植来说,小麦播种期一般在9月末至10月上旬,但是随着气候变暖以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现阶段的小麦播种期会推迟5~7d[2]。

现阶段的小麦产量会受到品种以及土地肥力水平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在进行小麦播种时,还要注意小麦的种子是否均匀、种质是否优良,保证小麦充分地利用土地的肥力,充分地吸收光照,以提升小麦的产量。

5积极推广小麦种植生产技术
小麦的种植生产技术是在肥料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方的温度、气候等方式种植成功的技术。

因此,在具体的栽培中,必须要进一步保证能够节水、改善土地的品质,实现小麦种植增产增效。

将使用合格的技术不断地推广到各地,提高北方小麦种植的
(下转40页)
(上接38页)
产量,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农民收益,改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总之,现阶段的小麦种植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也采取了相应的研究方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大多较贫瘠,需要不断改进,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实施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栋,
于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2):169-174.[2]李茂松,王道龙,张强,等.2004—
2005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冻害成
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4):51-55.
(收稿日期:2019-16-14)(上接37页)
大幅度下降前浇水,保护近地面温度,建立小型气候环
境,降低地面温度变化幅度,
还可在土壤上撒草木灰保温。

小麦分蘖较强,若遇到低温天气也不会因为冻害将全部的分蘖破坏,只需提前采取补救手段。

对于冻害的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制定适合的措施。

若温度不是很低,对小麦冻害伤害不大,可使用中耕手段保温,减少对小麦的影响[2]。

综上所述,对于翼城县小麦春季管理工作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管理手段,预防病虫害与杂草、
做好防冻害准备、开展分层管理,借此提升小麦产出量。

参考文献:
[1]岳新茹.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10):87,93.
[2]王阳.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意见[J].现
代农业,2016(1):56-57.(收稿日期:2019-07-15)(上接36页)
下述几个不同方面展开论述与分析:
注重种子选取、晾晒、浸泡及包衣工作的开展,凸显出播种、间苗以及定苗处理的作用,加强去杂、去雄及灌溉施肥管控,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注意事项。

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获得相关农业种子生产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韩启杰.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8,33(19):180-185.
[2]李月明,孙丽惠,郝楠.浅析我国玉米
种子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园艺与种苗,2017,30(16):450-451.
(收稿日期:2019-05-27)3.2解决感染问题的方法
3.2.1在幼苗生长早期辨别初生感染和次生感染
幼苗生长早期病菌还未蔓延,如果新生部分根系
健康(白色)为正常幼苗;如果新生部分根系致病
(褐色或黑色),这类幼苗为不正常幼苗,
并分别作不同记号。

3.2.2管理中尽快取出感染种子
管理中如果发现有真菌滋生,及时取出洗涤去霉;
当发霉种子超过5%时,应更换发芽床;
如果种子已腐烂死亡,应及时将其取出并做好记载,
以防病菌滋生蔓延,相互感染。

3.2.3设置副重复,增加种子间的距离
为减少次生感染的发生,可采取50粒8次副重复的方法进行试验,以增大种子间的距离,防止相互感染。

3.2.4重新试验
由于感染比较严重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靠时,可采用沙床重新进行试验,沙应先用0.05~0.8mm 筛网过筛、洗净,并在170℃高温下烘干2h,以减少种子中出现次生感染蔓延的可能性。

3.3解决带有轻微缺陷幼苗鉴定问题的方法3.3.1延长发芽时间
在发芽试验末期,仍有部分幼苗难以鉴定时,可延长2~3d,待幼苗形态特征比较明显后再进行鉴定。

3.3.2多名检验员共同鉴定的方法
对有疑问的幼苗,可以采取多名检验员共同鉴定的方法进行鉴定,提出鉴定意见,以确保幼苗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4解决幼苗生长不均衡、4次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的方法
当100粒种子重复间的差距超过最大容许误差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重新试验,试验时尽量把同一样品4次重复放在同一发芽箱同一层发芽支架上进
行发芽,在整个发芽试验过程中,
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湿润,
注意通气,应及时检查、及时喷水,随时保持各重复间水分一致性。

(收稿日期:2019-06-11)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扫一扫,
看你的观点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