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2008年1~9月份炼铁厂炉况不顺原因分析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9月份炼铁厂炉况不顺原因分析及处理
刘广全黄峥嵘
(新钢公司第二炼铁厂)
摘要:新钢第二炼铁厂2008年1~9月份,炉况顺行度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较差,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炉况逐步好转,指标得到改善。
关键词:原燃料炉型休风率
1前言
新钢二铁厂现有3座1000m3级高炉,6号高炉、7号高炉、8号高炉,分别于2005年11月25日、2004年9月19日、2003年5月20日先后投产。
2008年1~9月份3座高炉的炉况波动较大,顺行度都较差,1~9月份坐料次数达217次,而2007年l~9月份坐料次数为131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2007年同期相比也明显下降,见下表1。
2炉况波动的原因分析
2.1原燃料质量的波动
进入2008年,新钢公司外部原燃料条件急剧下滑。
1月底2月初的冰冻天气,造成几座高炉慢风或休风。
加之焦炭水分大为增加,也曾一度造成炉况不顺。
但更为来严重的是焦炭强度的下降和烧结矿粉末的增加,尤其是5、6两个月相当严重。
5下旬到6月上旬我厂焦的反应性平均值为32.9%,反应后强度平均值为57.5%。
而此时间烧结矿质量也较差,小于5mm的占10.31%,5~10mm的准粉末也占30%。
5月24日,我厂还发生一起原料质量事故,在6号炉槽下振动筛上取样,小于5mm的占了79.79%,几乎全是粉末。
其它两座高炉情况也较差,这段时间3座高炉都堵2~4个风口操作。
而且炉况倒了以后,相当难恢复。
单座高炉平均日产在2100~2200t/d。
当然,此次炉况不顺在信息采集上也出了问题,烧结矿质量下降没有及时的把信息传递到高炉上来,而且在高炉得知烧结矿质量下降较多时,高炉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到位,造成恢复时间延长。
2.2高炉操作炉型不完整
保持合理的高炉操作炉型,是保证炉料及高炉煤气合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因公司生铁产量压力大,在原燃料质量不稳定、精料水平不高的冶炼条件下,高炉长期以强化冶炼作为增产的主要手段,导致燃料比高,煤气流对炉墙冲刷严重,炉内炉墙结厚和渣皮脱落等造成炉型不规整。
炉型不规整致使炉内各项操作制度起不到预期效果,高炉顺行度差。
这种情况在7号高炉和8号高炉较严重,而7号高炉由于足我公司首座薄壁炉衬高炉,操作经验相应不足,炉型不规整程度又较之8号高炉严重。
2.3热制度、造渣制度不稳
由于频繁的炉况不顺以及低料线,工长操作时对净焦把握不准,大量加净焦后在炉内引起热震动,经常致使炉身下部、炉腰、炉腹的渣皮大面积脱落,进而影响炉内气流分布,又对炉况起反作用,恶化炉况。
在长期休风复风后,因急冷急热也易使炉身下部、炉腰、炉腹渣皮发生大面积脱落而堵塞炉缸,稍有不慎即出现难以抑制的风口大量破损,处理起来耗时长、难度大、代价高。
2.4休风率高
1~9月份我厂3座高炉的平均休风率在4.41%,在全国也是较高的。
除6号炉炉皮开
裂频繁外,设备故障率高,炉外事故多是造成高休风率主要原因。
频繁的计划与非计划休风给炉况顺行带来难度。
2.5喷煤量过大
喷煤量过大在6号高炉较为突出,其它高炉程度略轻,6号高炉在降冶强后,单日煤比经常出现160Kg/t以上。
喷煤过量后,煤粉在风口前燃烧不完全,大量的剩余煤粉进入软熔带和块状带,堵塞孔道,降低料柱透气性,致使高炉难行。
3处理措施
3.1 改善原燃料质量
公司对焦化和烧结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稳定原燃料成分。
为了扭转生产上的被动局面,改善原燃料条件,7月7日,公司领导组织了一次提高原燃料质量专题会。
专题会后原燃料质量好转,焦炭反应性稳到在30%左右,而反应后强度也达到了65%,烧结小于5mm 的反矿也降到了5%以下。
尤其是11月份以来,由于外部大环境影响,原燃料质量明显好转,高炉也实现了单月无坐料。
表2是我厂三座高炉6、7、8三个月烧结矿5~10mm和5mm 粒级变化情况表。
加强槽下过筛:对筛网勤检查,不行的就更换,严格控制过筛齿数。
勤观察焦炭堆头,变化较大时及时对氏负荷做出调节。
表3是我厂三座高炉6、7、8三个月返矿变化情况表3。
3.2进行喷涂造衬
8月、9月我厂对8号高炉和7号高炉进行了至风口以上的全喷涂。
由于措施到位,喷涂后开炉较顺。
由于炉型变得完整,从源头消除了致使炉况不稳定的最大诱因,两座高炉顺行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到11月份7号、8号高炉产量连续多天达到3000t以上。
3.3降低休风率
6号高炉降低冶强,对热压顶压严格控制,堵两个风口后,热压不大于0.290Mpa,顶压不大于0.160Mpa,切实降低炉皮开裂频繁。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高炉车间的设备巡检、维护,加强炉前出铁工作的管理,杜绝各类设备事故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6号高炉和8号高炉炉底温度和炉缸水温差较高,要有护炉意识,6号炉的风口长度由470mm逐步调整为490mm,铁口两边的风口调整为5l0mm,同时加强监测,防止事故发生。
3.4加强炉内操作
严格控制炉内的各项操作参数的波动范围,[Si]偏差控制在0.120以内。
稳定热制度和造渣制度。
寻找合适的上部装料制度,逐步向大α大矿角过渡,以中心气流为主,适当发展边缘气流,使煤气流分布合理。
全用风温,根据风量和风温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吹量。
3.5加强信息沟通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搞生产也一样,不能闭门造车。
当外部原燃料条件,甚至是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时,公司各部门应快速准确把信息传递到各生产岗位,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我厂的炉况顺行度有了明显好转,各项工作日趋稳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逐步上台阶。
4结束语
高炉生产有“4份原料3份设备3份操作”之说,原料基础,设备是保障,管理是后盾。
高炉炼铁精料水平对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高炉对原燃料的质量要求高于中小高炉。
原燃料质量差,会使高炉生产无回天之力,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精细化操作高炉,首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入炉原燃料变化的信息,并能定量地进行及时调整,要眼勤、手勤、思维勤,调整参数要早动、少动,不断进行跟踪,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以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