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吉祥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吉祥结
本学期总第19-20课时本单元第1-2课时课型:活动主备人:李建忠授课日期:11.11——11.15
教学目标:掌握吉祥结的方法。
知识目标: 掌握吉祥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对吉祥结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树立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编结技法
难点:编织技能的创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独白: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中国结中的实用结,如:玉米结、平结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结应该是装饰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漂亮的中国结作品。
2. 观看配有音乐的中国结作品画面。
3. 提问:同学们,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这优美的作品又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升华学生对中国结的认识和对中国结的思想情感,并引出新课。
(同学们,一根简单的绳线就能编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它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伟大。
那么,我们在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巧手,继承这优美的传统艺术,并将它发扬光大,同学们说是不是?那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结学起——吉祥结。
)
二、授课:
1 .实物投影:展示要编织的作品——吉祥结。
2 .课件演示:吉祥结编织方法及步骤。
3 .实物演示并讲解编织方法、步骤及要求。
第一步:将绳折成十字。
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4 .学生分组进行编结练习。
(1)教师巡视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中指导。
(2)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展示,教师给予评价或肯定。
三、在掌握基本编法的基础上,扩展其它样式的编法——探究。
1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吉祥结有哪些变化的编法。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变化形式,进行探究,教师给出作品样式,小组讨论
编织方法。
(多瓣吉祥结)
3 .操作试编练习。
4 .展示作品,交流经验,扩展其它的编织思路。
5 .教师对探究情况给予评价。
刚才,同学们对吉祥结的扩展形势——多瓣吉祥结的编法进行了探究,大家都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认真进行编织实践,刚才各组展示的作品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又对吉祥结的变化形式进行了探究。
现在你是不是更觉得中国结真的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艺术呢?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中国结文化、为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伟大国度而感到自豪呢?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就更有责任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把它发扬光大!
五、欣赏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美丽的吉祥结。
六、布置作业:
由多个吉祥结组成的链状和环状的大型中国结作品是如何编的?(教师展示编好的作品)回去思考。
可以试着编一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吉祥结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
吉祥结是一种古老、通俗和最实用的结索。
它的用途很广,编制手环、项链、门帘和一些动物形态的饰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2、吉祥结编织的重点是什么?
二、作品展示
1、展示:
①、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吉祥结的编制方法,许多同学掌握了编织的要领,回家后,还和父母一起练习、巩固了吉祥结的编织,许多同学带来了自己精心编织的作品,我们请他们上台来展示一下。
②、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的编织感受。
2、评价
①、学生评价
②、老师评价
三、小组合作
1、要求: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编织吉祥结,但这次要和同学共同来完成一个作品,可以是共同完成一个结:包括色彩的搭配、平结的编织、饰物的选择、作品的介绍等;也可完成一幅作品,利用贴画等方法,使你们组编织的中国结在画中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
2、分组:
①、指定小组成员,注意能力均衡。
②、确定小组内成员的分工。
3、当堂制作: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4、展示:
①、每组组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点评
5、评选
选出“最佳编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介绍奖”“最佳默契奖”。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一开头,我先帮学生们回忆玉米结的编结方法——三压一穿,并且让学生们回忆第三压时的方法,把吉祥结的编结方法的难点解决了。
然后再让学生看完整的视频,了解整个编结过程,让学生总结出两步“三压一穿”,第一步是逆时针的编法,第二步是顺时针的编法。
当学生理解了整个步骤之后,学生的编结就顺利多了。
经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的编结过程很顺利,较快得完成了任务。
不足之处:在编出吉祥结之后,让学生再探索多瓣吉祥结的编结过程的时候,学生有些不够积极。
另外有部分男同学的课堂表现不够好,专心听讲的习惯有待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