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
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
方法随
机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46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23例,应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状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95.65%,22/23)
高于对照组(69.57%,16/23),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
比对照组(34.78%,8/23)低,P<0.05;经护理,实验组SAS评分
(40.56±0.55)分、SDS评分(40.31±1.14)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结
论合理运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心血管外科患者在围术期获得高品质护理干预,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效果
心血管外科手术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具有极高的风险且操作困难,很容易
使患者出现负性心理,甚至会出现抵抗情绪,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而优质
护理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干预,可确保患者舒适并获得优质且
高效的护理服务。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
理服务模式十分有必要。
1资料和方法
1.
1.
基线资料
课题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外科手术
患者46例,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上
下限分别为62岁、30岁,中位年龄(44.44±2.12)岁,实验组23例,男13例,
女10例,年龄上下限分别为63岁、32岁,中位年龄(44.49±2.15)岁,两组
患者基本情况接近,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经
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
1.
1.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根据规定要求针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定时为患者
提供药物并进行输液治疗,应当按时巡视病房,详细记录患者身体情况,对其病
情与困惑形成一定了解[2]。
同时,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多加鼓励,使其积极配合
临床诊治工作,并根据医嘱接受治疗。
此外,护理工作者应当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并且叮嘱其给予患者必要关心,不断增强其治疗信心。
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1)术前阶段。
临床手术进行之前,护理工作者需对
患者基本状况形成一定了解,并且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
在手术前,护理工作者应当和患者交流和主动沟通,对其心跳变化有所了解,方便合理采用
心理疏导措施。
在治疗前要求开展常规备皮工作,提前准备患者所需使用物品以
及手术物品[3]。
2)术中阶段。
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患者帮助使其
呈平卧体位,将弹性垫放置于承受较大压力的部位,使患者舒适度得以提高。
在
应激性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要轻柔,并对患者引流液体颜色、性质进行观察,对
引流管及时挤压处理,有效降低引流堵塞情况的发生,也避免心包填塞[4]。
3)术
后阶段。
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变予以密切观察,特别是在转送
患者至ICU的过程中,要求事先准备监护仪器、呼吸机与微量泵等设备,而且设
备需运转正常。
手术结束后的第二天要进行回访,对患者不适感亦或是不良反应
等进行询问,并且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1.
1.
评价指标
(1)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状况进行评估。
护理满意度以院内自制量
表为依据,总分数为100分,十分满意即评分超过90分,满意即评分在60-89
分之间,不满意即评分低于60分,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为参考展开评价,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
1.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两组数据,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间总满意度比照,P<0.05。
(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n十分
满意满意不满
意
总满
意度
实验
组
23166195.65
对照
组
23124769.57 X2 5.447
4
P0.019
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分析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8/23),组间指标对比,X2=4.6000,P=0.0319,P<0.05。
2.3 研究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经护理,组间各项数据对照,P<0.05。
(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组
别
n 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2351.24±
2.22
40.56±
0.55
50.62±
2.24
40.31±
1.14
对照组2351.21±
2.25
48.71±
0.74
50.65±
2.21
47.59±
1.55
T
0.045542.39230.045718.1456
值
0.96390.00000.96370.0000
P
值
3讨论
心血管外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所以应针对患者
合理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5]。
优质护理服务属于众多现代临床护理模式中相对规
范的护理模式,在整体护理中占据关键地位。
此护理模式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与全面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工作者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水平,端正工作态度与思想,站在患者角度
思考问题,给予患者必要的关怀与呵护。
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合理选用优质
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且不良心理得到纾解,使其心理始终处
于良好状态,为手术操作提供必要帮助[6]。
与此同时,在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的
过程中,可使其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得到增强,形成更为和谐与紧密的护患关系,以达到优化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状况、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相比,P<0.05。
由此表明,心血管外科手
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术后并发症则显著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理情绪,效果远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因而临床推广可行性显著。
总体来讲,临床治疗心血管患者的过程中,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围术期,
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并缓解其不良心态,使其术后并发症减少,提高临床
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迟桂芬. 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119.
[2]陈芳. 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0):129,131.
[3]郭晴晴,方芳,黄云. 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121-122.
[4]关晓英,潘春梅,骆家军,等.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203.
[5]曾海丽,吴慧红,李雨晴,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观察[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102.
[6]谭叶,常后婵,别逢桂,等. 舒适性护理对减少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J]. 广东医学,2020,41(24):2550-255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姚雨歆,女,上海市浦东医院手术室,201399。
通讯作者:王杰,男,上海市浦东医院手术室,2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