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中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高清图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3。

12
一、(12分每小题3分)
1、选D、绯.闻(fēi)绦.虫(tāo)
2、选A(朗-琅遇-隅弦-玄型-形 B、身—生决-诀 C、换—幻 D、事-世涌—拥纫—轫)
3、选D(A、申述:重复详细说、喋喋不休/申诉:在庄重场合严肃阐述.B、“由于……进而……”不能搭配。

C、开小灶指别人对自己的恩遇,或自己得到别人的特别帮助。

)
4、选D(A、而不是……只等学生往里跳的预设好了的课堂.缺宾语中心语.B、源于2013年10月31日
乐山某报头版头条新闻。

①“以……为主题的演出《一山·一佛·一世界》"应为“以……为主题的《一山·一佛·一世界》的演出”。

中心词(主语)位置不当.②“演出……呈现……盛宴”应为“演出……
是……盛宴",或“演出为大家呈现了……文化艺术情景”。

搭配有错。

C、偷换主语。

“一定百感交集"
的主语应是“政协委员"而不是“网友”)
二、(9分每小题3分)
5、选C(“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不符文章原意。


6、选D(原文没有这种因果关系。


7、选A(B、原文没有这种内在联系。

C、原文没有这种意思,过度引申。

D、在作者看来,母语修养
不仅是在校师生的重要课题,更是所有国人的责任。


三、(6分每小题3分)
8、选C、(款:诚恳、融洽之态)
9、A(而,顺连不译 B、于是、就/依靠,动词C但、却/ 并且、还) D、而且、并且、还/将要))
四、(31分)
10、①译准“移"“椟”。

过了一会乞丐又来,伸手进去拿东西吃,他轻松抬起钟,好似打开个木匣
子。

②译准“为”“行”“素"、译准语气。

他是我叔父一辈的人。

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③译准“督”“戒",“督”“戒”后均省略“其”。

将军督促下人造册登记,告诫他们不要遗漏了清点
的东西
11、从查伊璜角度:“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
从吴将军六一角度:“将军之报,其慷慨豪爽,尤千古所仅见。


从双方角度:两贤之偶然相遇,而如此胸襟,非偶然也.
12、(1)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的澄彻明
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
②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
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

③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使
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

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

“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
晶莹。

(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
⑵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
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
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

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
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
13、天人之理一也/ 人事尽/ 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于天/ 譬如农夫之治田/ 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 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 其可乎?
14、①渺沧海之一粟②山河破碎风飘絮③无以至千里④信誓旦旦⑤知之为知之⑥气呑马里如虎
⑦钟鸣鼎食之家⑧策扶老以流憩
五、(22分)
15、(A)和(D)
A、写千岛湖的美景是“水墨”的重点,新安江是其背景,仅为衬托。

D、语言赋体特征明显。

华丽典雅、磅礴恣肆、奔放激越但不失柔美舒缓。

16、⑴
①用“水墨”比喻以千岛湖山水为代表的江南风光,概括如画风景的写意性特点。

②用“常读常新”写作者多次品味江南,敏于发现的审美方式。

③呼应标题,点明全文描摹的主要内容,为下文铺陈江南水墨画面作提示。

(每个要点1分)

①作者融进水墨江南的画里得大自在,陶醉很深,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
②忽从珍珠梦的遄飞中回归现实,询问“在哪-重花汛停泊”,是不愿回到现实的兴味,是继续醉在
山水的意犹未尽。

③问舟子其实是问自己,表达了作者仍处于想象与现实,风景与幻境的美态,回到现实的清醒仍末控
制住审美意念的飞翔.
④从舟子“笑而不答"中,可见舟子凌万倾波涛而胸有成竹,智于行止。

极像古代文学里除却世
俗,保有本我,深藏“本真”的漁父形象。

作者与舟子同构,显示含蓄地显示了作者去市俗,逐山水,称诗心的情怀秘密。

(答出两点3分)
17、①先俯视、近观、远眺,从视觉的收放自如角度,着眼于水的黛绿明澈和山的岩苍树翠,写出水墨江
南的基本色调。

②从“山重水复”“水复山重”的互为映衬的角度,写出水墨江南的“构图"特点.
③再从“揽水湾中"“徜徉山间”的角度,写作者弃舟上岸,移步换景,细加点染。

④从舟行到徜徉,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突出幽静与热闹相谐的机趣,给人好风光,好日子的幸福
富足感受。

(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每一点必须从⑤段描写的具体语言中得出具体的认知)
18、示例:
1、②段的坐画航,航行千岛湖与⑤段画航渐行渐远相应,显示游湖进程。

2、②段的趁着微雨与⑤段春雨时断时续相应,显示春雨绵绵不息。

这样呼应,不仅平添雨趣,更表
明“水墨江南”空濛弥漫特征的成因。

3、②段写修筑大坝,湖泊出现智能风景,⑥段相照应的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根本改变命运。

清楚交待旧貌新颜的来历,使人有所明。

4、③段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④段的江南水墨的神来之笔,鬼斧神功、⑤段的大哉瑶池,
美哉千岛湖,以议论抒情笔触,笔笔照应勾连,突出作者航行湖中,陶醉水墨的畅快心情.
六、(10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19、从第二句话着眼:①世间无绝对的自由.②辛苦不可避免,坦然接受人生的辛苦。

从第三句话着眼:①做他人还不如认真做自己。

②不能把自己的困窘比别人的轻松.
③人都有各自的忧乐甘苦,不抱怨,不攀比,真诚生活。

从整体着眼:①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改变生命的形式,而是要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②人生总是这样:得到便无聊,失去便痛苦.
20、(语言不含感情、看不出道德颤动,只泛泛就事论事,在3分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