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辅导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排比注意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且意思相联、
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当。
•
(4)设问和反问要注意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有明知故问的特点,
但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问句
中。
• 我们应该多读读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句子,体会它们的用法, 并背诵积累下来。
• 6、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句子有难易之分,难懂 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类:内容距离生活实际远的;结构较为复杂的; 含义比较深刻的;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理解这些 句子,一要主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 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对整 个课文的内容、情感的理解联系起来。
• 有的文题要求从已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补充题目,有的则需要我们 自己创造性地补充题目。如《我迷上了××》这个题目,是不是任意 补上一个词语就行了呢?不是。你“迷”上的事情可能很多,这就要看 什么事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 03选好材料
• 补写好了文题,就成了写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 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然后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 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彰显文章的主题。
• 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因此景物在不 同环境下所呈现出的特有变化,需要我们去细心地感受。
• ☆感受不同季节的特征 • 一年有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特征的变化; • ☆感受时间变化的特征
• 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 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
• ☆感受气候不同的特征 • 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也各有不同。
• 二、用词不当
•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 三、词语搭配不当
•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 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 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要善于运用比 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同时,也要找到最能表 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
• 回顾前面五个单元的作文
续编故事
我来编童话
写什么 作文
怎么写
半命题作文
• 半命题作文,即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我们手里,选材有较大 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但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 点:
• 01弄清题意
• 有不少同学习作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中的提示语匆匆一瞥, 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在拿到题 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 才最贴近自己的生活、最能反映自己的心声;最后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 整。例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 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要用向别人叙述的口吻 行文,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 四、前后矛盾
•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 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 “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 五、词序颠倒
•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我喜欢____
写景:《我喜欢的季节》《我喜欢我的校园》 《我喜欢的XX公园》
记事:《我喜欢的玩具》《我喜欢的书》《我喜欢的
礼物》《我喜欢的游戏》
写人:《我喜欢我的妹妹》《我喜欢我的妈妈》
《我的同学》(猜猜他是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 人 写动物:《我喜欢的小猫》《我喜欢的小松鼠》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 审读题目一定要抓住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有的明显,有的隐蔽, 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审题障碍。对这些关键词语,我们一定 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
半命题作文
• 02补好文题
• 弄清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是 整体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以便确定正确的习作方向。补写文题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 9. 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 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句子类考题
• 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 要注意的是:
•
(1)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
半命题作文
• 三、要避免雷同。半命题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补题雷同,写的作 文“撞题几率”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 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而写《当我面对 ××的时候》时,补题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 时候》的作文经常会成批出现。由于平时习作中多出现类似的命题, 加上补题雷同,习作内容也往往严重“撞车”。
•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 球”。
•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
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
三年级考前辅导
考卷分析
90分钟的考试时间如何分配呢?
25分钟基础题 (容易错的题) 25分钟阅读 30分钟作文 留5~10分钟检查、灵活安排
30分钟作文 5-8分钟用来审题、列提纲 20—25分钟用来写作。
•
• 一、成分残缺
修改病句
•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 不合事理。
• 九、指代不明
•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 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 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 一要容易入手。如《我和××的对话》,若补“小草”就比补“太空” 好写。因为小草就在我们身边,非常熟悉,只要把它当做“人”来对 话就可以了;太空则离我们太远,高深莫测,过于生疏,不好写。
• 二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留给我们自由拟题的空间较大,而有的同 学往往不加考虑,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 了一些负面影响,自然也降低了习作的品位。如《××的滋味》,就 可以补上“幸福”“感动”“劳动”等词语;如果在横线上填了“打游 戏”“逃课”等词语,就很庸俗。
• 7、整理句序。这要求将一些顺序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 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准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 (1)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 (2)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 (3)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
•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 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 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 也不应该浪费。”
•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 甚至造成病句。
• ( )它的花,就像五角星,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布 匹上点缀着一颗颗的红星星。
• ( )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几个 粉红色的小饺子。
• ( )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 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 ( )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 ( )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
• 二、 选好描写的角度/顺序
• ☆空间顺序
• 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 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如:远观、 近觑、仰视、俯瞰。还有一种是随着观察 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如:或由近及 远、或由远而近;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 上。
• 三、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最后只剩苍白美丽 的“躯壳”;而只写动景,又可能使景物变得 杂乱无章。因此,只有通过动静结合,所绘景 物才会具体、生动、形象。
• 六、重复啰嗦
•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 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 七、概念不清
•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 【复习要点】 • 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 • 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 • 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 • 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 • 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 6、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写景的文章
• 一、 抓住景物的特征
如: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 (4)按确定的顺序排列。 • (5)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如果发现问题就进
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 首先,要了解状物短文一般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其次, 再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确定短文是写景物还是写动物;最 后,按照写状物的方法给短文排序。
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
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拟人是把
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 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 则是比喻。
•
(2)夸张既有夸大也有缩小,但要注意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才会使人觉得自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