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 (29张PPT )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我国应该如何(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①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③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我们青少年能为深化改革做什么? ①正确认识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机遇。 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学习。 ③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承担责任,报效祖国。
民生福祉:美满幸福的生活状态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 稳预期工作。
“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 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六保”“六稳”工作说明了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6)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重要性)
2、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做法)?
针对新的主要矛盾
对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 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 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9.4% 9.65% 14.23% 12.72% 11.4% 10.11%
常态,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 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 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 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
对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实现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 镇化道路,
意义:共促同 进富社裕会的,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公平正义。
(3)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针对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对策: 全社会要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
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共享的过程
渐进共享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共享的途径
共建共享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的核心要义是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
(1)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
(2)是全面共享,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 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3)是共建共享,只有共建才能共享。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享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 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探究与分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 先富要带后富。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物质生活好了,是否就是幸福”为主题的讨论, 部分网友发表了观点。请你跟帖参与讨论,谈谈对幸福生活的看法
①物质财富的增加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物质条件,但这不等于幸福。 有钱不等于幸福,幸福也不完全依赖金钱 ②人们的幸福生活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种财富。充盈、养护精神财富.会 使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③人生幸福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中体验到的获 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条件的制约。即使物质匮乏我们依然可以拥有精 神世界的财富和幸福 ④幸福感除了需要基本物质条件的满足外,更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富足。 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不仅不会增加幸福 感,反而会迷失自我。
(3)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
6、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的内涵: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革命),包括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地位: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强大动力。 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
领全体人民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说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 够高,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走向共同富裕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 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 能掉队。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 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 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 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 越性。
同步 同时 同等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基础设施逐 步完善, 服务业发达
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收入。但传统产 业面临转型!
环境污染现 象仍然存在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内涵+实质+地位+总目标)
(4)是渐进共享,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 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 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①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刘安 《淮南子》
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方略,就是以对人民有利为根本。
注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
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的矛盾。
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 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 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落实新发展理念
转换增长动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共享)
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2)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现实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 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019 2018
6.1% 6.6%
速度连续9年低于10%,说明中国
2017
6.9%
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2016
6.7%
2015 2014
6.9% 7.3%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2013 2012
7.76% 7.86%
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
2011
9.54%
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0
10.64%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 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 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 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
逐步成为主体。
优化经济结构,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转换增长动力
针对经济发展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 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转变发展方式
对策: 优化经济结构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有人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 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所以,不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开放。
(5)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
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 神,……最强音!(中国特色)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 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