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必修1:4.1.3 酶的应用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应用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为设计理念,打破了学生接受记忆教材知识的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教学。

学生通过讨论质疑、设计分析并进一步解决问题,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实验探究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在新陈代谢中所起的作用及酶作用的本质。

(2)进一步强化对酶的本质和功能、酶的特性的认识、理解。

(3)加强酶的应用及酶活性调节的模型的初步认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外探究和课堂讨论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思考分析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科学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2)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重点突出方式:学生阅读、思考,概括酶的作用及本质;学生实验探究,观察思考,最后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酶的特点。

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对照实验的设计及模型的分析和应用。

难点突破方法:学生讨论由实验出发设计实验,展示讨论结果,并由其他同学指正,进一步强调生物探究实验设计的关键。

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从具体到抽象,设置思维坡度,循序渐进,逐步地由个别到
一般、由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应要求学生从已知推未知,培养思维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教学程序(问题情境、引发冲突→师生探讨、提出假设→收集信息(或实验探索) 、得出结论→成果迁移、评价调控→作业布置、强化巩固的教学程序进行。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由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回归历史,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迸发出很多思维的火花;二是本节课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主线,充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并且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不断思考,感受、总结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技能,能力和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