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5化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6)如果一次蒸馏要得到两种以上的液体,就叫分馏。分馏的产品成分由温度计所示 的不同温度来控制。当盛接一种液体时,发现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无论热源给热多少,只 要蒸馏出是同一种物质,温度计就不会有明显变化),说明第二种分馏物开始排出,盛接 馏分的容器就要更换。
12/6/2021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二、重结晶 1.适用范围 常用于提纯________有机物。 2.适用条件 在所选的溶剂中: (1)杂质在此溶剂中的________很大或很小。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
12/6/2021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三、萃取
1.萃取原理 (1)液—液萃取 利用有机物在两种________的溶剂中的________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 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2)固—液萃取 用________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2.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萃取剂选择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2021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12/6/2021
核心突破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一、蒸馏 1.装置
12/6/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2.概念及应用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蒸气又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把液体中所夹带的杂质除去而提纯液体。蒸馏亦可看成是根据物质沸点不同, 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3.进行蒸馏时应注意的问题 (1)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最多不超过其球部容积的 1/2,加热时,不得将液体全部蒸 干。 (2)需提纯的物质,若受热易分解,则不能用火直接加热,而采取油浴、沙浴或水浴 等方法进行加热;若这物质达到沸点时就会分解,则应采用减压蒸馏。 (3)测.量.蒸.馏.物.沸.点.的.温.度.计.,.其.感.温.泡.应.置.于.支.管.口.,这样所测得的沸点较准。 (4)冷凝器中冷凝水水流方向,是进水管口在下,出水管口在上。水流速度不必太快, 只要能使蒸气在通过冷凝管后全部转化为液体即可。 (5)为.防.止.蒸.馏.烧.瓶.中.液.体.暴.沸.,.需.向.其.中.加.几.小.块.洁.净.的.沸.石.或.碎.瓷.片.。
【答案】 A
12/6/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2021/12/6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yībān)步骤和方法。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yībān)步骤和方法。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 物的分离、提纯
No
Image
12/6/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二、结晶(重结晶) 1.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分离固体物质的重 要方法之一。 2.结.晶.的.措.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蒸发,减少一部分溶剂而使溶液浓缩达到过 饱和析出晶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 NaCl、KCl 等),另一 种是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过饱和而使晶体析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而显著变化的物质,如 KNO3、NaNO3 等)。
要除去 M 和 N 的混合物中的少量 M 得到 N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馏
B.重结晶
C.萃取 12/6/2021
D.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解析】 因 M、N 两种物质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故可用蒸馏法分离;M、N 两 种物质,加水充分振荡,分液后,N 与水仍不好分离,故答案选 A。
第四节 研究(yánjiū)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时(kèshí)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12/6/2021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12/6/2021
目标导航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重点) 2.掌握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重点) 3.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萃取实验的基本技能。(重点、难点)
12/6/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1)水与汽油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2)CCl4 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3)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分液提取碘水中的碘; (4)乙烯与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则选择盛有溴水的洗气瓶洗气除杂; (5)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则选择重结晶法分离。 【答案】 (1)C (2)D (3)A (4)F (5)B
12/6/2021】 M 和 N 两种有机物可以互溶,其有关性质如表所示:
\
密度(20 ℃)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M 0.713 7 g·cm-3 -116.6 ℃ 34.5 ℃
不溶于水
N 0.789 3 g·cm-3 -117.3 ℃ 78.5 ℃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12/6/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三、萃取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 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和分液往往是结合进行的。 2.萃取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萃取剂时,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被萃取物在其中的溶解度 明显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原溶剂之间的相互溶解性越弱越好, 密度差越大越好;必要时还要照顾到萃取剂与被萃取物再分离的简便易行。 (2)一.定.量.的.萃.取.剂.最.好.分.成.几.份.;.作.多.次.萃.取.,.以提高萃取效率。 (3)待分液漏斗内液体分层后,左手旋动活塞,使塞孔与漏斗颈小口重合,下.层.液.体. 从.漏.斗.颈.流.出.,.适.时.关.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以免其被残留在漏斗颈上的液体 沾污。
12/6/2021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12/6/2021
预习导引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一、蒸馏
1.适用范围 常用于分离、提纯________的液态有机物。 2.适用条件 (1)有机物的________较强。 (2)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________。 3.操作要点 (1)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 (3)冷却水应从冷凝器的________流入,________流出。
【解析】 酒精易溶于水,与水互溶不能分层,不能作萃取剂,A 项错误;分液漏 斗中的下层液体通过下口放出,如果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会使上层液体与残留在漏斗旋 塞和漏斗颈部的下层液体相混合而不纯,B 项正确;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故使用前首先 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C 项正确;放出下层液体时,将分液漏斗上面的塞子取下(或使塞 子的凹槽与漏斗上的小孔相对)使分液漏斗内外气压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出,D 项正确。
12/6/2021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答案
一、1.沸点不同 2.(1)热稳定性 (2)较大 3.(1)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防止暴沸 (3)下口 上口 二、1.固态 2.(1)溶解度 (2)较大 三、1.(1)互不相溶 溶解性 (2)有机溶剂 2.铁架台 烧杯 分液漏斗 3.(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 (3)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
【答案】 A
12/6/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类型三 萃取与分液 【例 3】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甲苯水溶液中的甲苯后静置分液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下层液体顺利流下,需将上面的塞子取下(或使塞子凹槽与 漏斗上的小孔相对)
12/6/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12/6/2021
典例导析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类型一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例 1】 (2019 年陕西省五校联考)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将分离提纯方 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重结晶 C.分液 D.蒸馏 E.过滤 F.洗气 (1)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2)________分离 CCl4(沸点为 76.75℃)和甲苯(沸点为 110.6℃)的混合物。 (3)________提取碘水中的碘。 (4)________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 (5)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