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创新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各环节技术创新的滞后,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冷链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创新我国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是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技术保障,必须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 平。为此,要推进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加快标准 化技术认证体系的建设,还要大力培养冷链物流技术的 中、高端人才,以支撑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应用和 推广,促进管理创新。 2 1 推进冷链物流各环节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冷链物流 设备和技术 在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方面积极采用 G A P 、G V P等 先进的管理规范,使用环境友好型栽培 ( 养殖) 管理技 术和先进、快速的有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等,从源头上保 证冷链物流的质量与安全。使用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提 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在储藏技术装备方面,积极采 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 储 ( H D D S ) 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其储藏保鲜
A b s t r a c t :T h e v a l u e o f f o o di s d e c i d e dt oag r e a t e x t e n t b yc o l dc h a i n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c o n d i t i o n s o f f o o dc o l dc h a i nl o g i s t i c s i nC h i n a f r o mt h r e e a s p e c t s w h i c hi s f a c i l i t ye q u i p me n t s ,t h e v e h i c l e s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l e da n d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t h e ns o me p r o p o s a l s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a n ds t a n d a r ds y s t e mb u i l d i n g o f f o o dc o l dc h a i nl o g i s t i c s a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 K e yWo r d s :f o o dc o l dc h a i nl o g i s t i c s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s y s t e m 2 0 0 9年 6月 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 会议审议通过的 《 食品安全法》 正式施行。确保食品安 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 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食 品品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息息 相关。如果冷链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显著地减少食品 和其他资源的损失。 %~ 3 %。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 发达国家均为 2 车辆 3 3 8万辆中,冷藏车辆只有 6 9 7 0辆,占 2 %,且大 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缺乏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 藏车厢。冷藏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我 3 %,美国为 1 %, 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 0 英国为 2 6 %,德国达到 3 %。冷库容量功能欠缺。中国 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 7 0 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 0世纪 7 0 、 类、鱼类的冷冻储藏。我国很多冷藏库都是 2 8 0 年代建造,大多只具有储藏功能,不具备物流配送功 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 定,加工废弃物未得到综合利用,企业成本高效益差。从 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原 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 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1 2 我国冷冻冷藏食品运输环节车辆温控状态差 我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较低。食品冷藏运输率是指易腐 食品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欧、美、日等国均达到 8 0 %~ 9 0 %,我国食品冷藏运输率约 1 0 %。冷冻冷藏食 品运输环节车辆温控状态差,商品不合格现象很严重。我 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 8 0 %~ 9 0 %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 运输,至多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棉被有时成了最好 的保温材料。冷冻冷藏食品仅 1 / 5符合温控标准。据上海 一家知名超市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披露,供应商的送货 车辆存在诸多问题,有些供应商根本不用冷藏车送货,有 些供应商即使用冷藏车,也常常不开启冷藏功能。冷冻食
魏巧云,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
供应链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
魏巧云,田 雪
( 北京物资学院 物流学院,北京 1 0 1 1 4 9 )
[ 摘 要] 冷链决定食品价值,本文主要从设施装备、车辆温控和技术指标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 状况,提出了有关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 关键词]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标准体系 [ 中图分类号] F 2 5 2 2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5 - 6 4 3 2( 2 0 0 9 )3 6 - 0 0 5 5 - 0 2
物流与采购研究 2 0 0 9年第 3 6期 ( 总第 5 4 7期)
期比普通冷藏延长 1~ 2倍。气调储藏是当代最先进的可 广泛应用的果品储藏技术。在运输技术与装备方面,冷藏 运输技术应从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 输发展到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针对当前冷链物流的发展 趋势,我国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编 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 时应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节能和注重 环保也将是冷藏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方 面,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 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冷链物 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 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 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传递。 2 2 加快标准化技术认证体系建设,打造一体化冷链物 流服务平台 冷链技术及其标准化是实现冷链物流大发展的必要基 础,建立食品冷链技术国家相关标准,使之与国际标准接 轨尤为重要。尽快开展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以有效提 升食品物流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物流效率,是提升我 国食品流通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技术上 向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科学的推荐范围,明确肉 类、冷饮、蔬菜等各大类具体产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及储 存期限。此外,在管理上也应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装 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及运输、仓储、配 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未来,国内新的冷链物流 标准制定应更多采用与国际接轨、遵从企业实际、鼓励技 术进步和规范操作和与其他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来解决 和克服已有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 术标准,如冷链能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 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 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标准等,保证冷 链物流行业规范经营。在标准应用方面,可从冷链物流涉 及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 级、容器和包装多项环节出发,对涉及进出口冷链业务的 企业大力推广执行,对涉及国内冷链物流的企业,强化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认证执行,对国内暂无标准的冷链物 流环节,国际上已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可参照国标类比 认证执行,力 求 从 源 头 上 控 制 标 准 混 乱、无 标 可 依 的 局面。 2 3 大力培养冷链物流技术中高端人才,强化技术创新 的人才支撑 冷链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 要社会、企业、个人参与各方的共同投入。目前我国制 冷、冷藏工艺的学历、职业教育已有相当基础,涉及物流 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构也有上百所,但专业的直接针 对冷链物流工程技术培养的机构和组织少之又少,冷链物 流人才十分缺乏。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 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 才。因此,国家应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以及适当的资金投 入,鼓励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组织在涉及 ( 下转 P 6 1页)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o nF o o dC o l dC h a i nL o g i s t i c s i nC h i n a
WE I Q i a o y u n ,T I A NX u e ( S c h o o l o f L o g i s t i c s ,B e i j i n gWu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1 1 4 9 ,C h i n a )
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状况
冷链决定食品的价值,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 冷链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我国加大了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 的研究力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投入使用的技术 和设备却很少,应用中的技术还是很落后,设备还是很陈 旧。例如,我国冷冻、冷藏企业仍保留着以往的老一套制 冷工艺和技术。我国投入冷链物流中的基础设施滞后,缺 乏规范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辆和温度控制设施,不能为易 腐食品的冷链物流提供有力的保障。冷链物流中信息技术 和设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信息技术和设施的发展都 很缓慢,不能对处于冷链物流各环节中的食品进行实时的 时间、温度、湿度控制,因而也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和 鲜度。 1 1 我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落后 冷藏车辆少。目前,汽车冷藏车辆:中国保温车辆约 有3 万辆,而美国拥有 2 0多万辆,日本拥有 1 2万辆左 右。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 的 比 例 仅 为 0 3 %左 右,美国为 0 8 %~ 1 %,英国为 2 5 %~ 2 8 %,德国等
2 0 0 9 9
万方数据
5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供应链
品在运输过程中已经自然解冻,到了卖场再冷冻,甚至再 次解冻后作为冷却食品卖给顾客。从某外资超市公司对供 应商送货车辆与食品的温度记录中发现,该超市上海地区 2 0 0 7年 5~ 6月份供应商送达店铺的冷冻冷藏食品温度, 在1 1家供应商中只有两家检测合格率为 1 0 0 %,合格率 不到 2 0 %,其他 9家供应商所提供的食品的温度检测合 格率均低于 1 0 0 %,最低的检测合格率只有 1 2 %。冷冻食 8 ℃,但 该 食 品 实 际 上 最 低 只 有 - 品标准温 度 应 为 -1 1 3 7 ℃,最高达到 5 8 ℃。内资超市经营者证实这种现象 十分普遍。超市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送往门店的商品也存在 同样问题。车辆设备老化陈旧与多次卸货是两个主要原 因。车辆老化,温度达不到食品要求;冷藏冷冻商品混 装,多次卸货,导致车辆温度无法达到冷藏冷冻要求。 1 3 我国冷链物流的技术指标尚不完善 冷链技术是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是涉及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 系统工程。由于冷藏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时间与温度、湿 度因素而引起的品质降低具有累积关系,对不同产品品种 和不同品质均要求有相应的产品控制与储存时间的技术经 济指标。我国冷链物流的技术指标尚不完善,冷链运输的 技术标准与设备标准缺失,众多的冷链运输企业依然存在 着加冰制冷的现象,对于化气凝霜等先进的冷冻技术尚未 有效推广;同时对于冷链车辆的构造、车型没有特定的标 准。食品冷链技术标准的缺失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食品 安全隐患;二是大量损耗导致的食品行业效率低下。我国 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 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诸如冷藏链中对 H A C C P( 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 没有强制要求执行。 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缺乏具有 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行业标准缺失,已经成为制 约食品冷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