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选择题
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300万年
B.170万年
C.70万年
D.20万年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遗址位于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打制石器,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元谋人
B.现代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火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它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我们获知北京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大胆想象
B.神话传说
C.遗骨遗迹
D.历史文献
6.<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21年第1版)中写道:“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存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
兽虫蛇。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最需要的是 ( )
A.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体生活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
(1)在材料一中所述的险恶环境里,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这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C 6.A 7.D
二、非选择题】
〔1〕生活:群居生活。

〔2〕证明:北京人学会用火,并且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意义: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了
〔3〕意义: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北京人的
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开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右图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
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

同一时期,黄河
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以北方培
育最早的农作物为主要食材来做一种粥,你会给他们推荐 ( )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3.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出土于 (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开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铁制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

以下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6.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
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的出现③磨制工具的开展④禅让制的实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观察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1属于什么式房屋?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2)图2属于什么式建筑?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H{以上两图中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地理原因。

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_
材料一古之人,借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缺乏,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在居住条件上有了什么变化?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B 7.C
二、非选择题
1.〔1〕图1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

〔2〕图2是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房屋。

〔3〕黄河流域气候比拟干旱,降雨量较少,地面比拟枯燥;长江流域气候比拟炎热,降雨量较大,地面潮湿。

2.〔1〕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生产。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2〕已经走出洞穴,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

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等。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你研究华夏族的起源历史,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青藏高原
D.成都平原
2.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阪泉大战的示意图,应该选择图中的()
3.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局部,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奉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4. 海内外华人总是自称为“炎黄子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炎帝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
B. 炎黄时期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晚期
C. 远古传说就是真实的历史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2021年10月5日,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传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大禹
D. 尧
6.2021年4月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2021(丙申)年清明黄帝文化学术交流会,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

以下成就可以入选黄帝时期文化
的有()
①建造宫室②开垦耕种③制作衣裳④挖掘水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

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她发现桑蚕,教会老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

〞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应该是〔〕
A.历史传说B.真人真事C.亲身经历D.考古发现
8. 课堂上,王老师展示出土的文物图片,并给出结论:传说时代人们已经会制作陶器,已经使用船做交通工具,出现了原始音乐。

可见( )
A.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
B.传说有时也能证明历史
C.这是炎帝和黄帝创造的
D.考古发现是获取历史知识的唯一途径
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
10. 大禹是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他的杰出奉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开展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对这位伟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继承尧的位置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C.领导人民成功治理洪水
D.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1.〔12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缺乏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那么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那么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什么?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有何共同点?
12.〔13分〕阅读书籍、识别文物、参观古迹都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今天我们就走近历史,探究以下问题。

第一组:书籍和文物
第二组:名人遗迹
(1)根据图1中图书封面的人物名称,说说传说中他有哪些奉献。

(2)图2文物代表中华民族的什么形象?这一形象喻示了什么?反映出什么?
(3)图3和图4分别是谁的陵墓?分别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两个人。

(4)这四幅图片涉及的三个人物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 此题考查华夏族的起源。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炎帝、黄帝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开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 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阪泉之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

3.B
4.C解析: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作战,结果蚩尤打败,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开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炎帝和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远古传说就是真实的历史的说法错误,因为远古传说只有被史料证实才是真实的历史。

因此,ABD三项说法正确,应选C项。

5.A
6. C
7.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黄帝对于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奉献,因此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而皇帝生活的年代,历史上称之为“传说时代〞,因
此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是历史传说,所以答案是A。

8. 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远古时代留存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印证了一些传说的真实性。

对于久远的历史传说,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了解史前社会历史。

9. C
10.B
二、非选择题
11.〔1〕黄帝、人文始祖。

〔2分〕
〔2〕涿鹿之战。

〔1分〕历史影响: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开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分〕
〔3〕禅让制。

〔1分〕实质是一种原始的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

〔2分〕〔4〕都是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德,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的敬仰。

〔4分〕
12.
(1)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创造舟车等。

〔2分〕
(2)龙。

〔1分〕这一形象喻示了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

〔2分〕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2分〕
(3)炎帝和禹。

〔2分〕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禹是治水英雄。

〔2分〕
(4)勇于创新、以身作那么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1.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启继禹位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2.史学界一般称商朝为殷商,主要是因为以下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D.平王东迁
3.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
A.阳城B.镐京
C.洛邑D.牧野
4.以下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5.为了稳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如果你是一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
①周天子②士③诸侯④平民⑤奴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6.以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7.小飞假设穿越时空,成功成为西周时期的一位诸侯王,那么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有可能是
①世袭继承②选举产生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荀子>一书中写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周初最受周天子信赖的人是
A.先代贵族后裔B.周王宗亲
C.有功之臣D.旧邦首领
9.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奴隶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那么
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10.〔2021年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11.〔2021年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当相应的义务。

这一制度是
A.奴隶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12.〔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13.〔2021年山东潍坊〕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14.〔2021年甘肃庆阳〕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
国〞“封国〞或“藩国〞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15.〔2021年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16.〔2021年湖南怀化〕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17.阅读下面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见以下图〕,其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

〔1〕说出材料一中的“王武征商〞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材料二如以下图。

〔2〕材料二所示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尚书·洛诰篇>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那么举烽火。

诸侯悉至……
——司马迁<史记> 〔3〕材料三、四反映了诸侯要对周天子承当哪些义务?
〔4〕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分封制已见颓势。

西周最终于哪一年灭亡?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2〕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稳固疆土。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遥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4〕公元前771年。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李克强总理曾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2.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以下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司母戊鼎B.人面鱼纹彩陶C.兵马俑D.汉、胡服俑3.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开展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开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A B C D 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局部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
5.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象形、形声
C.假借、象形D.指事、会意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以下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
C.毛公鼎D.兵马俑
7.以下对以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多为占卜记录B.一种比拟成熟的文字
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8.古人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除了可用于祭祀外,还可作为
A.装饰品B.食器
C.乐器D.兵器
9.以下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依次是
日明
A.象形—会意B.会意—象形
C.象形—指事D.会意—指事
10.〔2021年河南〕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
C.都表达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11.〔2021年湖南邵阳〕文物是活着的历史。

以下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的是
A.四羊方尊B.司〔后〕母戊鼎C.兵马俑D.三彩骆驼载乐俑
12.〔2021年重庆A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以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13.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1〕请写出图一和图二所示物品的名称。

材料一中的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兴旺?
材料二
图三图四
〔2〕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你能猜出图三所示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观察图四,说说甲骨文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之间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1〕图一:四羊方尊。

图二:司母戊鼎。

青铜铸造业。

〔2〕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根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开展的重要阶段,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开展演变而来的。

部编版历史精品资料
2021.8
第6课动乱的春秋时期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局部。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以下哪个历史人
物〔〕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2.<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
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 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 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 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3.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它们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商朝时期
D. 夏朝时期
4.春秋时期,诸侯称霸,曾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
霸主的是〔〕
A. 晋文公
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那么迟〞“分地那么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百家争鸣的活泼
C.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 合纵连横的开展
6.以下关于春秋争霸战争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没有带来任何灾难
B. 给百姓带来了种种灾难,因而没有任何正面影响
C. 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目减少了,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 诸侯为了争霸,纷纷进行变法,出现了地主阶级
7.以下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特点的是〔〕
①战争频繁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用③社会剧烈动乱思想大解放④周王可以有效地
统率和控制诸侯。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8.“齐桓公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开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
一个霸主。

〞“他〞是〔〕
A. 管仲
B. 商鞅
C. 韩非
D. 主父偃
9.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
是〔〕
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铁锄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10.对春秋时期战争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稳固了周王室
B. 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C. 有利于民族融合
D. 给人民带来灾难
二、读图说史题
11.考古开掘是史前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依据,观察考古文物,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一所示的文物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出土于哪个省?
〔2〕图二所示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3〕图三所示文物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在当时会产生什么作用?
〔4〕结合三幅图片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感想。

12.观察以下图,请将以下诸侯国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国
B.城濮之战的战胜国
1.【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问鼎中原〞,结合所学知识:“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该成语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应选:C。

2.【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鼎〞是古代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了楚王对周王权力的觊觎,周王室势力弱于楚王势力,原有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项正确.应选C.
此题以<史记•楚世家>记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点.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五霸的有关内容.
3.【答案】A
【解析】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开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应选:A。

此题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它
们最早出现的时期。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开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应选C.
此题考查齐桓公称霸.
掌握管仲改革与齐桓公称霸之间的联系.
5.【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公作那么迟〞,“分地那么速〞出现在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初步形成的时期。

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百姓努力为自己干活,私有意识明显加强。

应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的影响.
注意对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的影响的准确识记.
6.【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争霸战争,给百姓带来了种种灾难,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目减少了,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符合题意;诸侯为了争霸,纷纷进行变法,出现了地主阶级不属于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