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条件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条件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李莉
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8期
李莉
(梅河口市双兴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9)
在所有环境条件中,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反应最为敏感。

每种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都
有一定的要求,都有各自的温度“三基点”,即最低、最适及最高温度。

在最适温度范围内,
蔬菜植物同化作用旺盛,植株生长良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超出了最高或最低温的范围,生
命活动就会停止,甚至全株死亡。

认识每一种蔬菜对温度适应的范围及温度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是合理安排生产季节、获得高产的重要依据。

1 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
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及它们所能忍受的最高、最低温度,可将蔬菜分为5类。

1.1 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
如金针菜、石刁柏、韭菜等的地上部分能耐高温,但到了冬季,地上部枯死,而以地下
的宿根越冬,能忍受的最低温为-15~-10℃。

1.2 耐寒蔬菜
如菠菜、大葱、大蒜以及白菜类中的某些耐寒品种。

它们耐寒性很强,能忍受较长时间
的-2~-1℃的低温,短期内可以耐-10~-5℃的低温,但不耐热。

同化作用最旺盛的温度为15~20℃。

在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可以露地越冬。

1.3 半耐寒蔬菜
如萝卜、胡萝卜、芹菜、蚕豆等,它们的同化适温为17~20℃,可以抗霜,不能忍耐长
期-2~-1℃的低温。

在产品器官形成期,温度超过20℃,同化机能减弱,生长不良;超过30℃,同化作用所积累的物质几乎全被呼吸所消耗。

在长江以南,均能露地越冬,华南各地,
冬季可以露地生长,且为主要的生长季节。

1.4 喜温蔬菜
如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这些蔬菜的同化适温为20~30℃。

当温度超过40℃,几乎停止生长。

它们都不耐寒,当温度为10~15℃时,授粉不良,引起落花落果;10℃以下就停
止生长,不能忍耐5℃以下的低温。

1.5 耐热蔬菜
如南瓜、甜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等,在30℃左右时同化作用最旺盛。

其中西瓜、甜瓜及豇豆等在40℃的高温下仍能生长。

蔬菜对温度的要求与它们起源地的气候条件关系很大,凡是起源于热带地区的蔬菜,在
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耐霜冻。

一些耐热和喜温蔬菜属于这个范围。

而起源
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蔬菜,对温度的要求较低,能耐短时间的霜冻。

2 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同种蔬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种子发芽期要求较高的温度,以
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及各种酶的活动,有利胚芽萌发。

通常情况下,喜温蔬菜,种子的发芽温
度以25~30℃为最适;而耐寒蔬菜,种子发芽温度在10~15℃,或更低时就开始。

在其适温范围内,温度升高,种子萌芽及幼苗出土都加快;温度过低,则幼苗出土很慢。

由于出土时间长,长期的呼吸作用致使种子中贮藏的养分消耗过多,导致出苗率降低或幼苗衰弱。

幼苗期适宜生长的温度往往比种子发芽时要低一些。

因为这时种子内贮藏的养分已将消
耗殆尽,而子叶还未充分发达,植株的同化过程缓慢,如温度过高,则呼吸作用过于旺盛而使
幼苗生长衰弱。

营养生长期要求的温度比幼苗期要稍高些,但是对于有些二年生蔬菜,如白菜、甘蓝、
萝卜等,在叶球或肉质根形成时期,温度又要求低一些。

二年生蔬菜的产品器官形成以后,要
进入休眠期,此期要求低温,以使贮藏器官的呼吸作用下降,延长保存时间。

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抽薹、开花、结果),则要求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一年
生果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通常在幼苗期就开始,而花芽分化的节位、数量和质量对温度的反
应相当敏感。

一般来讲,果菜类在其生育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花芽分化的时间越早,且花
芽分化的数量越多,但在较高的温度尤其是高夜温下,花芽分化虽快,而质量很差,极易形成
不良花粉。

对于瓜类蔬菜来讲,在花芽分化期,将夜温控制在生长适温的下限,还可促进雌花
的形成。

种子成熟时又要求更高的温度。

除气温外,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很大。

早春通过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温从而
促进肥料加速分解,使植株生长发育加快,从而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这已成为我国蔬菜生产
上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土温的变化比气温小,冬季的土温比气温高。

因此,越冬的多年生蔬菜往往地上部
易受冻害,而根部可以正常地活着。

又由于根的生长温度比地上部要求的低些,到翌年早春时,土温稍微升高,根的生理活动即开始。

这是北方地区蔬菜春季可以适当早定植的原因。

采用保护设施和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如温室、温床、阳畦、风障、塑料大棚、高温季
节的遮荫、越冬前浇防冻水等,使蔬菜度过不良环境,以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是行之有效的
办法。

3 温周期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各种不同的蔬菜都有其生长的最适温度。

但实际在地球上生长作物的地方,温度总是变
化的。

温度有两个周期性的变化:即季节的变化和昼夜的变化。

在一天中,白天的温度高,晚
上的温度低。

植物的生长发育也适应了这种昼夜有一定温度变化的环境。

植物生长发育对日夜
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

据试验,番茄生长以日温26.5℃和夜温17℃为最适宜。

如果在昼夜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即使为26.5℃的恒温下,其生长率反而会比变温的低。

因此,
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是有利的。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不仅能促进蔬菜的生长,也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改善其品质。

因此,我国西部等温差大的地区所产西瓜、甜瓜的品质显著优于东部沿海地区生产的产品。


然,昼夜温差也有一定的范围。

如在热带地区生长的植物,昼夜温差较小,为3~6℃;温带地
区生长的植物,昼夜温差为5~7℃;而在沙漠或高原地带,则相差10℃或更多。

昼夜的温度变化也影响二年生蔬菜的开花与产品器官的形成。

二年生蔬菜中冬性较强的
品种,由于温差大,白天阳光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夜间气温低,呼吸消耗降低,因此,叶球
产量远比长江以南地区高。

但对易抽薹的萝卜,在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地区栽培,往往因为每天
夜间都有一定时间的低温,这种低温与连续低温对春化有相同的作用,因此,常会使萝卜造成
未成熟抽薹的现象,失去商品价值。

综上所述,温周期对于蔬菜栽培有重要意义,如在确定播种季节时把产品器官的形成时
间安排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期,以利于养分的积累,促进产品器官膨大。

又如育苗时通过不同
时期日温和夜温的管理,采取促控结合可培育壮苗。

在保护地栽培时,常根据天气阴晴,把昼
温和夜温分为几段进行调控:如晴天的昼温比阴天的提高2~5℃,晴天的夜温比阴天的高1~4℃,下午的温度比午前的温度低2~5℃,日落后3~4小时温度较高,以利养分转化,其后温
度继续下降,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呼吸的消耗维持最低限度。

4 温度胁迫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蔬菜生产中的温度胁迫主要有低温和高温逆境。

寒害和冻害分别是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
低温逆境对蔬菜植物的危害,轻则引起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止,重则致其死亡。

蔬菜的种类不同,细胞液的浓度也不同。

如乌塌菜、羽衣甘蓝等的细胞液浓度很高,结冰的温度很低,因此非常
耐寒。

甚至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及栽培条件下,细胞液的浓度也不同,因而抗寒性也
不同。

低温锻炼、减少水分供应等能增加细胞液的浓度,降低冰点,从而提高耐寒性。

另外,
低温还能引起茄果类蔬菜的畸形花、畸形果,影响瓜类蔬菜的雌雄花比例和果实发育。

高温障碍是与强光及急剧的蒸腾相结合而引起的。

高温致使细胞膜过氧化酶活性改变,
细胞失水和蛋白质凝固,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

高温障碍会导致果实“日灼”、落花落果、雄
性不育、生长瘦弱等。

如番茄在开花初期就遇到高温(40℃以上),若高温是短期的(1小时
以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如果持续10小时以上,就会大大降低坐果率。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减产就越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