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引进乡土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引进乡土音乐
摘要】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是音
乐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南本土的很多艺术文化如琼剧、黎族民歌、儋州调声、崖州民歌等,都是很好的乡土音乐教材。

本文就乡土音乐教学整合,
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乡土音乐音乐教学
乡土音乐正逐步远离我们的青少年,一些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品正面临失传,
所以说把民间的乡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如何利用开发乡土音乐
资源,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为此,我市教育研究培
训院音乐教研员凌素娟老师组织了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对“开发海南乡土音乐资源”进行研究,指导创建新的音乐课堂教学。

我作为课题组的一员,在这方面也进行
了思考与实践,下面我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供大家探讨。

一、合理开发乡土音乐的课程资源
海南的乡土音乐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

地处海南岛西北部的
儋州就有“诗乡歌海”之称。

在中国戏曲史上享有盛誉的琼剧也是诞生在海南这块
沃土上,琼剧是众多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引人注目的艺术之花,它深深地扎
根在海南的热土里,在椰风海韵的熏陶下,芬芳四溢,闻名遐迩。

除此之外,斑
斓多采的五指山黎歌、崖州民歌、竹竿舞、临高木偶戏、临剧土调、也是各具特色,丰富诱人,形成“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和谐之美。

面对这么丰富的资源,我们该怎么办,从哪儿着手呢?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实际,从贴近学生的生
活方面开始入手。

1.从现有的课本教材中发掘乡土音乐资源。

音乐课本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艺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有首学唱歌曲《黎族人民爱歌舞》,它
就是由我们黎族的舞曲《打柴舞》来改编的,还有五年级艺术下册第五单元课题
二《舞苑奇葩》里面就介绍了我们海南人民引以为豪的黎族舞蹈《达达瑟》,我
们教师都可以借这些题材来展开教学,在这基础上拓展到我们的乡土音乐文化,
跟学生介绍我们海南黎族丰富多彩的民歌和多姿多彩的舞蹈,这样既开拓学生的
音乐视野,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艺术
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只要我们教师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每册的音
乐教材中都会有一些与“家乡”有关的艺术知识,把乡土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
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
旋律中去接受乡土音乐,这不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吗?
2.从我们周边的文化氛围中寻找资源。

每逢星期六、星期天下午,海口市的琼剧爱好者都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自发在人民公园演出琼剧,现场没有华
丽的舞台灯光、没有化装,更没有现代化的乐器伴奏,然而就是这样的演出赢得
了很多观众的掌声,也为市民的周末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琼剧是海南的主要剧种,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海南广大群众和琼籍华人、华侨、华裔喜闻乐
见的流行艺术。

作为海南人,作为年轻的一代,对于本地独有的这一地方戏曲,
更应该重视和热爱。

把琼剧作为乡土教材应用到音乐课堂,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延续,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
乡的美好情感。

3.在教研活动中关注乡土音乐资源。

从2006年开始,我市就开展了一系列
的教研活动,学习推广地方音乐,从研讨会、观摩课、到优质课大比武,激发教
师开展研究调查身边的乡土音乐文化,营造了很好的乡土音乐传播氛围。

在众多
的乡土音乐中,如何整合筛选,合理利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本学期初,我市教
育研究培训院对我们全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乡土教材培训,在活动中就给我
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凌老师把一些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性、代表性的乡土音乐作品介绍给我们,其中有原生态演唱的黎语黎歌《叫侬唱
歌侬就唱》,节奏欢快的黎族舞曲《竹竿歌》和久唱不衰、深受老百姓喜爱的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还有经过改编、歌颂校园的琼剧作品《校园新唱》等等,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素材里面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作品,引入课堂进行教学
尝试。

我相信,只要我们做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一定会寻找到更多更好
的资源加以利用的。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1.以感受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
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我们在乡土音乐教育中也应如此,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也给教师自己创设一个乡土音乐文化
的氛围,使学生的音乐水平、综合素养在这种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也使
教师在这种氛围中体验到“润物细无声”的授业乐趣。

例如,在学唱黎族民歌《黎
族人民爱歌舞》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黎族风土人情的影音资料,接着让学生观看
歌曲里唱到的地点实物图片,并用家乡话说说这些地方,读一读歌词,然后我再配
以旋律来歌唱。

接着便引导他们在课后询问家中老者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等方
式去寻找黎族民歌的足迹。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知
识面,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接受和发现学习。

2.以丰富人文内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新教材中乡土音乐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乡土音
乐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介绍黎族民间乐器时,把黎族乡土
音乐家的人文精神渗透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品味黎族民间乐器的个中特色
来挖掘其人文内涵。

我以被称为“天才的黎族乐器制作家”黄照安为主线进行教学。

黄照安是黎族地区唯独一位身兼黎族乐器的收藏者、制作者、传承者和演奏者的人,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三十几年如一日地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一个
民族的传统乐器。

通过介绍他以及他组建的黎族八音队来让学生了解绚丽多姿的
黎族民间乐器,学生看到那些如今在其他地方已难得一见的各种乐器,即兴奋有
好奇,并被它原始、质朴和美好所吸引,面对典型的乡土音乐家,同学们也深深
地被他的行为和理想所感动。

三、创设校园环境,增添乡土文化气息?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舒适良好的环境,能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


们应将学校的墙报、走廊、音乐教室加以适当的修饰,用乡土音乐家的图像、地
方剧种的剧照等来点缀学校的环境。

校广播站应定时介绍一位乡土音乐家或是欣
赏一首乡土音乐来增加对乡土音乐的了解,校区区域网可以制作一些“海南乡土音乐”的网页供学生浏览。

创设校园环境不单单只是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学生的配合,才会使校园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到尽善尽美。

总之,乡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学生“成人”
的重要手段和继续“成才”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乡土音乐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

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当,途径科学,乡土音乐就能活跃在中小学的音乐课
堂中,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关注民族音乐教育,关注乡土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会唱家乡歌,爱唱家乡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