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阶段提升课4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尝试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答案解析P173
主题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典例示范】(2020·滁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只对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变异起作用
B.自然选择过程的发现引起达尔文注意到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是导致种群发生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
D.自然选择在淘汰不利变异的同时使有利变异积累
解答与自然选择学说有关题目必备的四大要素:
1.如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从而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得以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2.(2020·武汉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独立进化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主题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典例示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某种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进行自交,该种植物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
B.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无生殖隔离也无地理隔离,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C.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解答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题目时,牢记两个“标志”和“三个环节”:
(1)两个“标志”:
①进化标志:发生改变。

②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2020·三明高一检测)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近缘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可以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栽培水稻与野生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人类的需求及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现代栽培水稻进化的动力
C.通过持续定向选择栽培水稻,其遗传物质可朝着一定方向突变
D.通过近缘杂交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不改变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主题三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典例示范】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

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所占的比例是( )
A.1/2
B.4/9
C.5/9
D.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的两种类型:
(1)定义计算法:利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直接计算,例如:某基因频率= ÷()×100%。

(2)开方法和平方法计算:随机交配、没有自然选择和变异、没有迁入和迁出、样本足够大的情况下,显性基因频率等于开平方,同理,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
频率等于的平方。

1.假设羊毛的黑色、白色分别由一对基因B、b控制,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基因B和b 频率各占一半,现需要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
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基因型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
D.淘汰2代后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2.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阶段提升课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主题一
【典例示范】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了,A正确;达尔文从人工选择的过程中注意到自然选择过程,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C正确;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正确。

【学后反思】
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类题精练】
1.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即变异→自然选择→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其中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长颈鹿发展的方向是适应环境,而不是符合人类的需要。

2.D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对人类不一定有利,A错误。

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与其他物种及环境共同进化的,B错误。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在自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然环境,C错误,D正确。

主题二
【典例示范】A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无生殖隔离也无地理隔离,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

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C正确。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就是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故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方向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D正确。

【学后反思】
(1)种群基因频率生殖隔离(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类题精练】
B 万年野生稻可与近缘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人类的需求(人工选择)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是现代栽培水稻进化的动力,B正确。

通过持续定向选择栽培水稻,其进化可朝着一定方向进行,但遗传物质的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D错误。

主题三
【典例示范】A 由题意可知,黄鼠的基因型为Aa,则第二代中2/3Aa、1/3aa,其中a的基因频率=2/3,A的基因频率为1/3,则第三代中黄鼠Aa所占的比例为[2×(2/3)×(1/3)]/[1-(1/3)×(1/3)]=1/2。

【学后反思】
(1)该基因总数该基因数+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数(2)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显性基因频率
【类题精练】
1.D 根据题意可知,在随机交配的羊群中,B的基因频率=1/2,b的基因频率=1/2,因此羊群中BB的频率=1/4,Bb的频率=1/2,bb的频率=1/4,显性个体(BB和Bb)要多于隐性个体(bb),即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不相等,A错误。

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由于羊群的基因频率不改变,则羊群中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也不会改变,B错误。

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基因频率逐渐减小,基因型Bb的频率也会逐渐减小,C错误。

淘汰F1中白色个体后,羊群中只剩下BB和Bb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1∶2,此时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随机交配的F2中BB的基因型频率=4/9,Bb的基因型频率=4/9,bb的基因型频率=1/9,再淘汰F2中bb个体,则剩下的羊群中BB∶Bb=1∶1,所以b基因频率=1/4=25%,D正确。

2.A 变异本身是自发产生的,变异发生后,在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下,适应性的变异被选择保留下来,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

Q点时A基因频率增大,表示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