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加强应用和作用,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滥用行为也有所增加。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指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采取不正当措施,强化对市场的控制,从而干扰市场竞争机制,制造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的行为。
对于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的过度运用
知识产权权利人在积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同时,可能会过度运用知识产权权利,例如:扩大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采取诉讼滥用等手段,使得其他市场竞争主体的产品无法上市销售,甚至导致其他企业退出市场。
2.知识产权串通行为
知识产权权利人之间联手卡住同样享有同一个专利的其他市场竞争主体,串通抬高专利使用费用,得以在市场上垄断形成稳定的垄断市场。
3.知识产权歧视
知识产权权利人对于其他市场竞争主体在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上实施特定条件或限制,从而形成歧视行为,并使得其他市场主体无法凭借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入竞争市场。
二、反垄断法规制的需求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出现,一方面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知识产权的积极作用,导致知识产权的贡献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1.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知识产权滥用会导致市场出现垄断现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对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的伤害。
反垄断法规制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打破知识产权滥用者的垄断地位,实现市场公平竞争。
2.促进创新与发展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与发展。
同时,反垄断法对于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有利于保护其他市场竞争主体的创新
权利,促进各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3.提高市场效率
知识产权滥用导致市场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市场效率。
反垄断法规制的实施,将防
止知识产权权利的过度运用,保证市场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市场竞争的
活跃发展。
在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时,应当考虑以下思路和对策:
1.改进专利审查与授权制度
一方面,加强专利审查,对与现有专利类似或相似的技术不予授权,以避免专利的重
复和过度保护。
另一方面,针对专利授权范围进行严格审查,避免专利权利人不当地扩大
专利权保护范围。
2.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管和规范
加强对知识产权权利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完善的诉讼程序,规范知识产权的运用,防
止滥用。
同时,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歧视行为的监管和制度建设,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的
使用公平性评估,以缓解知识产权歧视的影响。
3.鼓励公共利益保护
在反垄断法规制中,应当注重保护公共利益,鼓励并规范具有公共性质的知识产权的
使用和创造。
同时,还应该加强公共利益的控制机制,有效维护公共利益需求和知识产权
使用之间的平衡。
四、结论
知识产权滥用已经成为制约市场公平竞争和促进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垄断法
规制可以有效地打破知识产权滥用者的垄断地位,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创新和发展。
针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兼顾市场需求和公共利益,进行细
致而全面的制度建设,来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