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㊀讨㊀论
实施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手中留置导管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案ꎬ是能够在手术中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㊁尿量情况的最佳途径ꎮ在患者清醒时进行导尿ꎬ大部分患者会有恐惧㊁焦虑等不良情绪ꎬ同时导尿管的刺激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痛苦ꎬ因此会导致心率加快㊁血压升高等变化[2]ꎮ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对导尿的恐惧ꎬ建议在麻醉后再行留置导尿ꎬ然而临床实际操作发现ꎬ患者在苏醒后躁动率要明显高于麻醉前导尿ꎬ且躁动分级普遍较高ꎮ为了有效解决躁动率问题ꎬ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提示通过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大幅降低躁动率以及尿管刺激发生率ꎮ
男性尿道组成由三个部分ꎬ分别是海绵体㊁膜部㊁前列腺部ꎬ分布在尿道的神经及其丰富ꎬ因此对疼痛㊁刺激的敏感性也更高[3]ꎬ在导尿过程中稍有偏差则会对患者的舒适度造成很大的影响ꎬ严重者会诱发尿路感染ꎮ女性的尿道则相对的短直ꎬ同时心理相对脆弱ꎬ在导尿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ꎬ预防感染ꎬ同时动作也要轻柔ꎬ防止对黏膜造成误伤ꎮ在全麻后行留置导管ꎬ护理人员事先要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ꎬ在对患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ꎬ要对患者的焦虑㊁顾虑一一解答ꎬ详细告知患者行导尿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性ꎬ让患者对导尿有个较为深入的了解ꎮ在讲解过程中要用温柔的语气ꎬ让患者感受到温暖ꎮ从而能激发患者的自信心ꎬ打消消极的情绪ꎬ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4]ꎮ全麻下患者的传入神经阻断ꎬ并不会引起不适ꎬ但是当患者苏醒期时ꎬ难免有不适感出现ꎬ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ꎬ对可能出现的躁动进行预判ꎬ及早作出准备ꎬ减少躁动的发生率和降低躁动分级ꎮ通过上述结果可知ꎬ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率76.67%ꎬ苏醒期末尿管刺激发生率92.22%ꎬ且在术后12h的尿管刺激发生率86.67%ꎻ而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率则是31.11%ꎬ苏醒期末尿管刺激发生率
67.78%ꎬ且在术后12h的尿管刺激发生率37.78%ꎮ差异显著(P<0.05)ꎮ同时在躁动分级㊁尿管刺激分级上也是观察组患者更具有优势ꎮ这充分说明了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在苏醒后的躁动感㊁尿管刺激感ꎬ帮助患者及早的适应留置导尿ꎮ
ʌ参考文献ɔ
[1]㊀李锦芳ꎬ林建玲ꎬ张秀华ꎬ等.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2ꎬ09(27):136
~138.
[2]㊀黄霞萍ꎬ徐芬华ꎬ孙瑛ꎬ等.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舒适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1ꎬ10
(11):41~43.
[3]㊀周庆云ꎬ孔婷.音乐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导尿管致尿道刺激症状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ꎬ2014ꎬ13(3):251~252. [4]㊀杜明宇.心理干预在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ꎬ2013ꎬ(7):137~137.
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
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金日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ꎬ㊀辽宁㊀沈阳㊀110034)
ʌ摘㊀要ɔ目的:观察基于微信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ꎮ方法:使用单中心㊁单盲㊁随机对照方法ꎬ将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按病号简单随机分成两组ꎮ对照组43例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健康教育ꎬ发放健康手册并在出院时口头教育其按指导执行ꎬ家属要实时监督ꎮ微信品管圈组的43例患者进行品管圈QCC护理ꎬ圈内成员其成立品管圈微信群进行信息沟通及交流ꎻ患者出院后便加入该微信群ꎬ通过采用文字㊁语音㊁图片㊁视频以及公众号㊁朋友圈等多方位的立体化教育模式ꎬ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给予患者进行指导教育ꎬ并在半年以及一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定ꎮ结果:微信品管圈组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基于微信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冠心病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的依从性ꎬ减少了并发症ꎬ其模式值得推广ꎮ
ʌ关键词ɔ㊀微信技术ꎻ㊀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ꎻ㊀冠心病ꎻ㊀PCI术后ꎻ㊀血小板双抗治疗
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6)07-1194-03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56
㊀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 ̄terventionꎬPCI)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㊁再行灌注治疗的临床常用手段[1]ꎮ其对延长患者生命ꎬ改善预后情况ꎬ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ꎮ然而该介入治疗或多或少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一定的损害ꎬ使得血小板应激性活化ꎬ血液粘稠度增加ꎬ如
4911
㊀㊀第22卷㊀第7期
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河㊀北㊀医㊀学
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Vol.22ꎬNo.7
Jul.ꎬ2016㊀㊀㊀㊀ʌ基金项目ɔ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ꎬ(编号:2011-lnzyxzk-05)
此也对冠脉粥样硬化不利[2]ꎮ所以在临床上的PCI术后常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ꎬ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ꎬESC)的PCI指南以及我国中华心血管病委员会的PCI治疗指南均推荐患者术后1年内采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ꎬ4]ꎮ然而较多的患者PCI术后由于自身自律性差ꎬ或就医不便ꎬ或忙于工作ꎬ遵医服药以及复查的依从性不高ꎬ导致了双抗治疗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ꎮ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ꎬQCC)最先是一种来自于日本企业中的合作模式ꎬ是由工作场所的个体自发组成小圈团体ꎬ有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数名成员组成ꎬ全体集思广益ꎬ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㊁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ꎮ后来逐步被引入医学护理ꎬ成为一种较为创兴的护理模式[5]ꎮ然而该模式只能针对在院患者ꎬ对患者出院后的不能进行实时的指导和管理ꎮ这样ꎬ一种品管圈延续性护理的载体变得迫切需要ꎮ
而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ꎬ微信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ꎬ据腾讯公布的2014年微信用户数据ꎬ微信活跃人数已达5.49亿ꎮ它可以通过语音短信㊁图片㊁文字㊁微信群㊁公众号㊁朋友圈进行多角度的信息传播ꎬ受众使用频繁㊁接受度高[6]ꎮ而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ꎬ便是利用手机微信的多种功能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的知识ꎬ即时指导用药ꎬ鼓励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ꎬ指导患者遵医行为ꎮ现我科尝试将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研究中ꎬ效果良好ꎮ现报告如下:
1㊀资料与方法
1.1㊀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86例ꎬ男56例ꎬ女30例ꎮ纳入标准:患者或家属能正确使用手机及微信ꎬ语言沟通正常ꎬ签署知情同意书ꎬ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信QCC组和对照组各43例ꎮ微信QCC组男31例ꎬ女12例ꎻ年龄54~69岁ꎬ平均年龄57ʃ7.5岁ꎮ对照组男25例ꎬ女18例ꎻ年龄52~67岁ꎬ平均年龄55ʃ9.6岁ꎮ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
1.2㊀方㊀法
1.2.1㊀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PCI术后常规护理ꎬ出院时进行系统口头嘱咐ꎬ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ꎬ讲解抗血小板治疗目的㊁时间㊁药物正确服用方法㊁注意事项ꎬ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的观察等ꎬ告知抗凝治疗期间需监测的指标ꎬ来院复查的时间和要求ꎮ
1.2.2㊀微信QCC组:①建立微信QCC组群ꎬ由一名选举的圈长以及六名护理人员组成ꎮ成员每日会在微信
群里对纳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事项进行该日的介绍ꎮ
总结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常见因素ꎬ并
对此做出的防范措施ꎬ整合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护理方
案ꎮ同时ꎬ对之前设计出的方案进行再评估ꎬ有则改
之ꎬ无则加勉ꎮ其护理模式流程大致为:成立小组ң选
举圈长ң分析问题ң探讨方案ң方案行动ң方案评定ң加以改进或继续维持原方案ꎮ②待患者出院后将其拉入专门的医患微信群ꎬ并指导患者使用微信功能ꎬ同
时建立纸质档案ꎬ记录患者姓名㊁诊断㊁出院时间㊁下一
次服从时间㊁服药量㊁每次复查结果ꎬ并在微信群中按
时督促患者服药㊁复查ꎬ具体方法类似于上班的 打卡
制度 ꎬ护理人员在群里@患者ꎬ患者只需回复 1 表
示肯定即可ꎬ患者若长时间不回复可单独通过微信或
者电话联系并记录再案ꎮ同时ꎬ进行品管圈的延伸性
护理ꎬ分析患者依从性差的具体原因ꎬ探讨并制定特殊
提醒方案等㊁另外也要发挥该群沟通作用:患者有疾病
相关疑问可以在群中咨询ꎬ由1名副主任医师和1名
主治医师负责通过文字㊁语音或图片解答患者的问题ꎻ
而在平时ꎬ也可以不定期通过朋友圈或者相关公众号
发送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ꎻ同时建立每周日20
点ꎬ定期举行例会ꎬ医患间以及患者间相互分享相关疾
病的饮食㊁锻炼的心得与注意事项等ꎮ
1.3㊀评价方法:调查两组患者在出院半年以及一年后的双抗治疗的依从性㊁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情况ꎮ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标准ꎬ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ꎬ内容包括以下五点:是否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㊁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指标ꎬ是否按时服药ꎬ是否按量服药ꎬ是否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大量高脂饮食㊁饮酒㊁熬夜㊁过度劳累等)ꎬ服用其他药物时是否咨询专科医生ꎮ评分标准:1分为做不到ꎬ2分为偶尔做到ꎬ3分为基本做到ꎬ4分为完全做到ꎮ该调查表总分为20分ꎬ16~20分为依从性好ꎬ10~15分位依从性一般ꎬ4~9分为依从性差ꎮ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再梗㊁出血㊁缺血㊁血栓四大类进行分析ꎮ
1.4㊀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ꎬ计量资料采用均值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ꎬ计数资料以率(%)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ꎬ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
2㊀结㊀果
2.1㊀依从性评价:分别在患者出院后半年及一年后进行自测量表评定ꎬ微信QCC组均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1ꎮ
5911
㊀㊀第22卷㊀第7期
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
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Vol.22ꎬNo.7
Jul.ꎬ2016㊀㊀㊀㊀
表1㊀两组依从性评价结果
疗程组别n
依从性好
(16~20分)
中等
(10~15分)

(4~9分)检验统计量P值
出院半年微信QCC组433940Z=-4.417<0.05对照组4329113
出院一年微信QCC组4330103Z=-2.154<0.05对照组43171115
2.2㊀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在一年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ꎬ除了在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在再梗㊁血栓以及缺血三类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ꎬ见表2ꎮ
表2㊀两组抗凝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并发症微信QCC组对照组χ2P
再梗-3(6.9)0.324<0.05缺血1(2.3)4(9.3)0.541<0.05血栓2(4.6)5(11.5)0.412<0.05出血1(2.3)1(2.3)3.461>0.05
3㊀讨㊀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ꎬ智能手机已经完全嵌入到日常人们的生活之中ꎬ难以割裂ꎮ而微信作为一款兼具文字㊁语音㊁视频信息于一体的APP软件ꎬ在近年已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在传播领域广泛使用ꎮ而且微信以传播速度迅速㊁传达受众准确㊁限制条件较少等优点ꎬ被作为载体广泛的运用于其他行业领域ꎮ而自己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的医务工作者ꎬ应该看到微信对本专业的优势所在ꎬ思考如何才能把新兴的一项技术为本专业所用ꎮ而此也正是 互联网+ 理念的延伸ꎬ是学科交叉㊁技术融合的体现所在ꎮ
在过去ꎬ我们看到品管圈护理模式的优势ꎬ然而对于出院患者ꎬ我们得不到延伸性护理ꎬ但是ꎬ微信又恰恰可以作为这样的一个载体ꎮ传统在出院时书面资料的健康教育根本不能一劳永逸ꎮ而其后ꎬ在期限内的电话随访以及短信教育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依从性ꎬ但是其只是一对一的单向联系ꎮ其费时费力ꎬ操作颇为繁琐ꎬ光一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根本无法满足如此高规模的人工成本ꎮ而当我们把微信群作用于此ꎬ它就不再是单向度的联系ꎬ它是双向联系ꎬ是医患之间相互反馈ꎻ同时ꎬ它也不再是一对一的联系ꎬ而是整合到一块的医患间交流共鸣ꎮ再次ꎬ它也极大限度的降低了通讯费用ꎬ无论是用自身E网流量还是3G网4G网ꎬ或是公共及私人wifi覆盖之处ꎬ患者都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咨询相关的问题ꎬ传递检查资料信息㊁图片ꎬ互相交流鼓励ꎬ及时收到科室发送的健康教育知识ꎮ通过建立网络交流平台ꎬ可以指导用药㊁避免用药在时间和剂量上的失误ꎻ也使患者间能够互动沟通ꎬ相互鼓励支持ꎬ从而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ꎮ由此可见ꎬ实施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伸性护理模式能提高PCI患者的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ꎬ该模式方便㊁快捷㊁整合式㊁多角度教育的优点是其它随访平台所不能比拟的ꎬ值得广大医务人员推广使用ꎮ
ʌ参考文献ɔ
[1]㊀邢正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ꎬ2006ꎬ16(4):574~576.
[2]㊀李培英ꎬ陈云龙.冠状动脉PCI术后氯吡格雷单用与联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ꎬ2011ꎬ12(36):81~82.
[3]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ꎬ中华心血管病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02ꎬ30
(1):25.
[4]㊀WijnsWꎬKolhPꎬDanchinNꎬetal.Guidelinesonmyocardialrevascularization:thetaskforceonmyocardialrevasculariza ̄
t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andtheeuro ̄
peanassociationforcardiothoracicsurgery(EACTS)[J].
EurHeartꎬ2010ꎬ31(20):2501~2555.
[5]㊀袁琦ꎬ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上旬版ꎬ2010ꎬ24(7):1761~1762. [6]㊀高梓涵.从微信的崛起管窥 碎片化 时代的传媒创新[J].今传媒ꎬ2013(8):104~105.
6911 ㊀㊀第22卷㊀第7期
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河㊀北㊀医㊀学
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Vol.22ꎬNo.7
Jul.ꎬ2016㊀㊀㊀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