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德化白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馆藏德化白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欣赏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cm,底座径13.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

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

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

其衣
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

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

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

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明,高4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达摩身披袈裟,前额宽大,鬓发卷曲,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
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衣袂飘荡。

通体施象牙白釉,釉质肥厚滋润。

雕工深入锐利,衣纹飘逸流畅,浪花翻卷自如,颇富动感。

人像背后刻“何朝宗制”四字阴纹印。

明代德化窑烧造的瓷雕久负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为著名。

此像雕刻精湛细腻,线条流畅,更兼以洁白如玉的瓷质,表现出达摩飘洋过海传播佛法的高僧形象,是德化窑之佳作。

德化窑白釉鹤鹿仙人雕像,明,高39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瓷塑人物鹤发童颜,双眼微睁,面带慈祥笑容,身穿宽大鹤氅,怡然自得地盘坐于洞石之上。

其头微偏,两臂交叉扶于石桌之上,右手托一经卷,俨然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

洞石左侧卧一小鹿,昂头竖耳,凝视老人。

洞石右侧立一仙鹤,长腿,曲颈,作寻觅状。

鹿与鹤的动静完美结合,给瓷塑增加了不少生气和情趣。

通体施白釉。

老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记。

何朝宗能够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除与他的高超技巧有关外,也与德化窑使用的瓷土和烧制技术密切相关。

首先,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常常呈现出玻璃品相,胎体细密,透光度好。

其次,从釉色上看,德化窑使用的胎釉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克服了白瓷纯净度不够的缺憾,其釉色更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

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烧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利用这种收缩度,使作品立体质感更加突出。

渡海观音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高48厘米
观音坐像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高20.9厘米
如意观音现藏于重庆市中国三峡博物馆高19.1厘米
持经观音现藏于香港艺术馆高26厘米
文昌帝君现藏于福建博物院高47厘米
坐岩达摩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高33厘米
坐岩观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高22.5厘米
高髻观音现藏于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高24.5厘米
渡海观音现藏于泉州市海交馆高46厘米
披坐观音现藏于泉州市海交馆高17.8厘米
弥勒坐像现藏于泉州市博物馆高22厘米
文昌帝君现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高31厘米
祥云观音现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高5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