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参考资料上军衔最高的间谍唐生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唐生明
唐生明将军是国民党中将,也可能是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
他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就是他在抗战时期奉蒋介石之命到汪伪政权中充当卧底。
他大智若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策反了很多大汉奸,借日本人之手毒死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他在狼窝里进行的无硝烟的战斗比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的横刀立马、运筹帷幄的战斗更为艰巨,意义甚至更为重大。
纵横捭阖的社交家
唐生明将军,1906年生于湖南东安县,号季澧,乃唐生智将军四弟。
1930年任第四集团军第八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1931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
抗日战争初期,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
1938年春调离长沙,与常德、桃源警备司令酆悌对调。
他英俊潇洒,精明干练,善于交际,在民国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中都有朋友。
他先后做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学生,与陈赓友情甚笃。
他与毛泽东自1920年就开始保持友谊。
当时他在湖南一师附小念书,毛任该校主事,两人同床而眠一年有余,毛泽东秋收起义时缺乏弹药,他率一个连从汉口坐火车到浏阳文家市,送给起义部队"汉阳造"步枪三百多枝、子弹近万发。
他毕业于黄埔军校,蒋介石是校长,对他颇为器重,蒋宋在上海结婚时,他曾送来丰厚贺礼。
他与军统头子戴笠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
他出手大方,担任常桃(常德和桃源)警备区司令的时候,曾经送给戴笠一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警卫连,戴笠一直想让他加入军统,助其一臂之力,他总是婉言谢绝。
他与汪精卫很熟悉,他的大哥唐生智在汪精卫投敌之前,与汪一直是政治盟友,唐生明多次参加他俩策动的反蒋活动。
戴笠甘当铺路石
抗战初期,他先担任长沙警备代理司令,后于1938年初调任常桃警备司令兼湖南第二区保安司令。
一干两年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戴笠给他发来一份电报,说蒋介石要他去重庆,有重大
任务。
唐生明交接了手头的事务,便带着戴笠的情妇张素贞(唐生明夫人、电影明星徐来的秘书),赶赴桂林。
蒋介石已经派了专机在机场等候。
他刚到重庆,戴笠就驱车把他和张素贞接到曾家岩公馆。
此次见面,戴笠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高兴。
唐生明追问他,“校长”有什么任务,戴笠故意兜圈子,海阔天空地神侃。
唐生明知道戴笠信中一定有鬼,连番追问。
戴笠仍然守口如瓶,只是问他想不想过得好一点?
就这么扯了两个晚上,戴笠才说到正题。
他用极其慎重地对唐生明说:“有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任务,校长同我讲过多次,觉得只有你能胜任。
我们在南京和上海的组织大部分被敌人破坏了,校长认为那里比任何地方都重要,一定要有人去。
但是合适的人不容易找,校长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你。
这么伟大的领袖,日理万机,还想得到你,真不简单!”他一上来就给唐生明戴了一顶高帽子。
唐生明正在思考该如何答话,戴笠就接着说了:“校长说你很能干。
以前武汉讨伐广西的时候,你拉过来不少桂系部队,立了大功。
后来你离开湖南去广西,校长不怪你,知道你是受了何键的压迫。
校长很了解你,一直很重视你。
校长知道你来了,本来是要立即召见你的,但为了让你有很好的思想准备,要我先把事情跟你讲清楚。
校长考虑得真是周到啊!”
唐生明表示事关重大,要考虑一下。
戴笠一口答应。
平时唐生明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总是找唐生明商量。
戴笠知道主战的唐生智绝对不会同意弟弟去当“汉奸”,就天天缠着唐生明谈。
最后到了拍胸脯,用“良心”和交情作保证的份上,唐生明只得答应:“行!我去!但是有一个条件。
我绝不加入军统,也不做你的手下。
”戴笠喜出望外,完全接受这个条件。
他说:“我们之间可以一直保持和过去一样的朋友关系。
只要你肯去,我在上海和南京的两个区,你都可以指挥,但是不一定要你领导。
我那边的人,你不必和他们往来,当然方便的时候,还请你照顾他们。
我决不让他们找你的麻烦。
”
随后,他打了一个电话给蒋介石侍从室,要他们安排时间。
不一会,侍从室的电话回了过来,蒋介石决定在第二天上午9点召见唐生明。
此时已是唐生明到重庆的第四天下午,为了劝唐生明同意到汪伪卧底,戴笠花了接近5天时间。
“亲密接触”蒋介石
第2天一早,戴笠就带着唐生明赶往上清寺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让唐生明一个人进去,戴笠在侍从室等候。
一见面,蒋介石开口就是三个字:“你很好!”顿时让唐生明受宠若惊。
蒋介石又亲切地询问了唐生明这几天的情况,唐生明恭恭敬敬地一一作答。
嘘寒问暖之后,蒋介石话锋一转:“我晓得你很能干,所以像让你去上海。
这个任务关系重大,我想来想去,在我的学生当中,你最合适。
我是你的校长,你是我的学生,你要听我的话,现在正是你为国家出力的时候。
”
唐生明见“校长”已经明确地交代了任务,而且还表扬了自己,知道此事已无法避免,便假意推脱了一下:“校长,您过奖了。
我怕自己做得不好,请您三思。
”蒋介石知道这是客套话,便说:“季澧,你放心,孟潇(唐生智别号)那边我会打电话给他说的。
至于老伯母那边嘛,我和夫人可以送一张照片,让她放心的。
”
了不得了!校长称学生的字,实在太屈尊了,委员长还要亲自送照片,这时无上荣誉。
唐生明不便推辞,也不敢推辞了。
临走时,蒋介石说:“这样很好!以后需要钱用,直接跟戴笠说,就行了。
缺什么东西,也跟他讲。
那边你认识的人多,只管放手去做。
一切责任归我负,你要相信我,校长不会害自己的学生。
”
和蒋介石见面的第三天,蒋介石又邀请唐生明和戴笠到官邸赴家宴,吃饭的只有蒋介石、宋美龄和他们两个。
在晚宴中,蒋介石一再表示关怀,问了许多唐生明与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人的关系。
他含蓄地说:“你过去可以跟他们讲清楚,只要他们做的事情对得起国家,将来都可以原谅的。
”
吃完饭,蒋介石当面送给唐生明一万元活动经费,当时值黄金二十两左右。
上次允诺送给他母亲的照片也当面交给了他,背后蒋介石亲自写上了“唐老伯母惠存”下署“蒋中正、蒋宋美龄”和年月日等。
临到走的时候,蒋介石又很关切地叮嘱唐生明:“此去无比小心,切不可大意,一定要与戴笠随时保持联系,让我可以知道你的情况,也可以随时传达指示。
”唐生明点点头,说:“谢谢校长关心,学生谨记校长教诲。
”
唐生明告辞时,蒋介石拉着他的手说:“你走的时候不必来见我了,胜利了再见吧!”
经过蒋介石的“召见”、“垂询”、“训示”、请吃饭、宋照片、发特别费等一系列的过程后,唐生明正式受命。
正式受命上征途
这时戴笠才正式向他传达了早已与蒋介石商量好了的“特殊任务”的具体内容。
主要有三点。
第一,唐生明要运用关系,设法掩护在上海、南京活动的军统特务,尽量让军统组织不再遭受破坏,对于那些已经被捕的军统特务,要设法营救出来。
第二,要在合适的时候,向大小汉奸传达蒋委员长的“宽大政策”。
“领袖”是能够体谅他们的,有些投敌是迫不得已,有些是没能及时撤退出来,“领袖”还是很关心他们的。
能争取的争取过来,对于那些死心塌地跟着日本人干的,要坚决清除。
第三,要设法保全壮大国民党在江南一带活动的游击队“忠义救国军”,打击限制在这个地区活动的新四军,利用日伪的力量消灭新四军。
这是“领袖”交待的最重要的任务。
唐生明又在重庆停留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戴笠详细介绍了南京上海军统组织的情况,分析了大汉奸之间的利害冲突,要唐生明在无形中加深这些矛盾,把一些大汉奸拉拢过来。
他特别交待,一定要跟汪伪特工总部负责人李士群搞好关系,如果有可能把他拉过来,这样就能让76号为军统服务,把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特务工作连成一片。
这些问题解决之后,戴笠他们就开始筹划怎样让唐生明顺理成章地“叛逃”到沦陷区。
唐生明风流倜傥的个性在这时帮了大忙,汪伪大汉奸十有八九知道他的公子哥作风。
戴笠让他公开去,不必采取秘密潜伏的方式,这样也好对外制造舆论,避免日本人和汪伪怀疑,就说他嫌大后方的生活条件太差,跑到上海图个人享受。
戴笠笑着对他说:“你的生活越腐化越好,你的腐化是校长特许的,是奉命腐化。
你要让他们觉得你只知道玩,这样就行了。
”
经过几次讨论,戴笠决定先派他的情妇张素贞到上海去打头阵,放出“唐生明不满大后方艰苦生活要到上海住家”的空气,并让她去联络唐生明的朋友潘三省。
潘三省是上海有名的白相人,在上海开了好几家赌场,与大汉奸时常往来,各方面都很吃得开。
方针既定,戴笠便派张素贞提早半个月飞到香港,再转赴上海,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通知唐生明动身。
在这段时间内,戴笠又与唐生明商量了到上海之后的联络问题。
戴笠决定在上海拨一部电台给唐生明使用,叫唐生明定一个化名。
作为戴笠的死党,唐生明开了戴笠一个玩笑,说就叫“余化龙”。
戴笠当时正在追求新情妇余素恒,起了个化名叫“余龙”,意思是余家的乘龙快婿。
戴笠觉得“余化龙”很好,对唐生明说:“你以后便是鱼化成龙!”这是一个好兆头,唐生明这个公子哥当真化身成龙,青史留名。
不久,唐生明由重庆飞桂林。
到桂林后,当天就回到了东安老家,把蒋介石送给他的钱留了一半给他母亲。
老夫人很不愿意他去,把这笔钱看成了卖身钱,她对于蒋介石的照片毫不感兴趣。
唐生明再三安慰,老夫人才答应他去。
唐生明带着夫人孩子和保姆回到桂林,乘坐中央银行运钞票的道格拉斯飞机在夜间12点半从机场起飞,夜间3点左右到达香港,军统方面的几个负责人在香港机场迎接。
唐生明驻进了唐生智在跑马地潜龙台一号的房子。
军统方面先后送来了1万港币作为经费。
在香港知道他真实情况的人比较少,他把自己的特殊使命告诉了杜月笙,杜月笙当即表示将尽力相助,还专门写信给他在上海的管家万墨林和王某,让他们多帮助唐生明。
唐生明在香港停留了一个多月,张素贞才从上海来香港接他们。
她已经打通了一切关系。
潘三省也做好了准备。
动身前,唐生明给戴笠发了一个电报。
戴笠回电,叫他谨慎从事,祝他愉快地完成任务,将来愉快的见面。
中秋节那天,他们一家人再张素贞陪同下,乘坐虎脱总统号邮船来开香港去上海。
巧妙应对斗群丑
唐生明到上海时,潘三省早已在码头等候,把他们接到了自己家中,他的公馆在开纳路上。
当天,他就设宴为唐生明洗尘,宾客当中就有唐生明特别想认识的李士群。
唐生明和李士群“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第二天,李士群为唐生明“接风”。
宴会上推杯换盏之际,他大吹特吹自己搜捕国民党和共产党地下人员的手段,给唐生明施加心理压力,想让他说出真话。
唐生明不动声色,表示对政治已经不感兴趣,只说自己到上海只是来住家的。
李士群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当然知道唐生明的价值,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整天抽出时间陪唐生明吃喝玩乐。
他想尽办法来套唐生明的话,还想把唐生明灌醉了套出真话。
唐生明将计就计,假装醉酒,语无伦次,尽说假话,李士群奸计再次落空。
李士群仍不放弃。
不久,他趁和唐生明独处之机对唐生明说:“你的情况我都清楚了,不过希望你能和我成为好朋友,在工作上多帮助我。
”唐生明看出他在耍诈,他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故意装作听不懂,把话题引到别的方面去了。
就这样过了四五天,李士群仍然搞不清唐生明此行真实目的,汪精卫便亲自出马了。
他让李士群转告唐生明,叫唐生明到南京去见他。
唐生明装出很为难的样子,不愿意去,还故意摆明自己的态度,自己是来住家的,不想再介入政治,见汪精卫不大方便。
李士群好说歹说,劝了两天,唐生明才答应去见见“老朋友”。
9月底,李士群带着他老婆叶吉卿陪同唐生明和徐来去南京,住在李士群在南京的公馆里。
李士群建议唐生明在见汪精卫之前,先见见周佛海。
周佛海当时担任汪伪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是唐生明的湖南同乡,唐生明与他很熟。
周佛海热烈欢迎唐生明来南京,立刻在公馆设宴,邀请了很多大汉奸前来作陪,都是汪精卫身边的一等红人,有陈公博、梅思平、叶蓬、罗君强、岑德广、丁默村等人和他们的老婆。
这些人,唐生明过去大都认识,重见之后,与他们谈得很起劲。
第二天,汪精卫下帖请唐生明夫妇吃饭。
下午四点多,李士群就带他们去见汪精卫了,这样谈话的时间就可以多一点。
汪精卫一见到唐生明,就兴奋地讲:“你来了,很好!希望你们这些黄埔的同学可以多来一点,将来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队。
”汪精卫也和蒋介石一样,端起了老师的架子——他曾做过黄埔军校党代表。
他见李士群不了解唐生明和他的关系,就当着李士群的面,亲切回顾了他与唐生智、唐生明的亲密友谊。
李士群见汪精卫一口一个“季澧”,一口一个“孟潇”,对唐生明愈发殷勤。
叙完“亲密友谊”之后,汪精卫便开始向唐生明兜售他那套“反共建国”论调,他说:“一样是救国,个人的方法不同。
沦陷区里也有很多的中国人,既然人家(指蒋介石)不要,我不能看着这些人民受苦。
我们想方设法把他们从日本人手里,接收过来,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唐生明第一次听到这种汉奸论调,很不习惯,不好赞成,也不能反对,只好点点头。
他看到唐生明没有产生共鸣,只是点头微笑,就把话题引到要唐生明担任伪职上面去了,提出要唐生明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
唐生明坚持“住家”的想法。
汪精卫便没有继续谈下去,叫他在上海好好休息,以后再作商议。
他打电话给周佛海,叫周在上海为唐生明准备房子,还送给唐生明一辆新式轿车。
晚上六点多,他的汉奸跟班们都来了,除了周佛海昨天请的那些人以外,还有褚民谊、陈春圃、林柏生和他们的老婆。
汪精卫很高兴,多饮了几杯,带着几分笑意来到唐生明面前,说:“我得到消息,你和戴笠关系好得很,你是来杀我的吧?”
唐生明一听这话,有些紧张,慌不择言:“杀鸡焉用牛刀!我是个不怕死的人,我把全家都带过来了,我怎么会做这种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急得坐在他旁边的伪陆军部长叶蓬用力拉他的衣袖。
叶蓬和他关系非同一般,叶蓬的老婆是唐生明母亲的干女儿。
唐生明知道自己失言了,把汪精卫比作鸡,实在太瞧不起他了。
在此紧要关头,唐生明的“新朋友”李士群站出来帮他打圆场。
他说,唐生明的情况他已经了解清楚了,唐生明决不会是那种人,更不会干那种事。
唐生明胆大心细,满口承认自己与戴笠的关系,但否认为他工作,他说:“向我这种人,什么都不想干,哪会去做什么特务。
”汪精卫这才恢复正常,笑着说:“我们关系非同一般,我信得过你,你绝不会暗算我,是不是这样?”唐生明连忙说:“那还用说!”
一场突起的风波,就这在笑声和干杯声中过去了。
临走时,汪精卫紧紧握住唐生明的手,叫他以后常来和他谈谈,他随时欢迎。
次日,汪精卫老婆陈璧君还不放心,又派人把唐生明夫妇接到家中,仔细盘问,想找出一些破绽。
她问的问题都很结实,好在他们早有准备,答得滴水不漏。
从此,他们觉得陈璧君不好对付,对她时刻保持着警惕,敬而远之。
假戏真做博信任
10月1日,汪伪统治区报纸在头版前条上发表了《唐生明将军来南京参加和平运动,即将被任命为军事委员要职》的新闻。
全文如下:
“中央社讯:国民政府改组还都以来,革命军人之谙识体治,深明大义者,纷纷来京报到,积极参加和平运动,有如风起云涌。
顷悉唐生明将军也已来京。
唐将军系唐生智胞弟,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中日战事发生后,任长沙警备司令,长沙大火之后调任常桃警备司令以起于今。
因鉴于无底抗战之
非计,乃毅然离去,不避艰难,问关来京。
汪主席于赐见之余,至为欣慰,且深致嘉许,已决定提出中央政治会议,畀以军事委员会委员要席,俾得展其抱负云。
”
10月4日,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汪精卫以伪中政会主席身份,交议了大批新任命的人员名单,其中第十四项便是:“拟特任唐生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案。
”决议:“通过,送国民政府任命。
”没过几天,任命就下来了。
这表明艰难的审查阶段过去了,唐生明获得了汪伪大小汉奸的信任。
为了让汪伪对唐生明真正放心,重庆政府来了一个假戏真做。
借用唐生智名义,从10月10日起,在重庆《中央日报》等大报头版,连续10天用特大号字刊出“唐生智启事”。
启事内容是:“四弟生明,平时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
不意突然离湘,潜走南京,昨据敌人广播,已任伪组织军委会委员,殊深痛恨。
除呈请政府免官严缉外,特此登报声明,从此脱离兄弟关系。
此启。
”国民党也明令发表对唐生明的“通缉令”,连续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出。
声明和“通缉令”进一步清除了汪伪大小汉奸对他的怀疑。
在这个时期,唐生明没有开展活动,整天与很多汪伪要人,以及他们的老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时间长了,大汉奸们对他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汪精卫希望他到身边去帮忙;周佛海和李士群也看中唐生明与汪精卫的关系,也想让他过去帮助工作。
这为他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含垢忍辱“走钢丝”
但是汪伪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暗中监视。
又过了一段时间,汪精卫见他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就想把他拉下水,任命他为伪清乡委员会军务处处长,让他统领伪军消灭江南一带的新四军和忠义救国军。
这样一来,他就得罪了国共双方,只能跟着汪一条道走到黑。
唐生明向蒋介石密电,蒋指示,要保护忠义救国军,消灭新四军,这让唐生明左右为难。
但已经是骑虎难下,只有兵行险着,他于1941年7月到苏州赴任。
借帮汪整训伪军之机,他安排军统特务进入伪军里。
遵照戴笠指示,把军统侦知的新四军及其游击队活动的情报转送日本人和李士群特工组织。
每当伪军出动时,他便派人事先通知忠义救国军让其转移,但是日伪军每次都扑空,新四军也转移了,他大惑不解。
因此,他受到了日伪方面的严厉训斥。
不过他的“工作”是卖力的,整训伪军的成效也是明显的,日伪还是要继续利用他的。
作为一个有民族心的将领,他是很苦闷的,因为与禽兽为伍,有时甚至在日本兵调戏中国妇女,他都得陪笑脸。
他感到处境艰难,屡次请求蒋让他回去。
蒋总是勉励他以国家为重,服从大局。
他只有咬牙坚持,拼命与日伪周旋。
虽然他一直小心应付,但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他几次差点暴露。
1941年9月,汪精卫陪同日本驻南京派遣军总司令视察苏州实验区。
他把几个月来受的日本人的闷气向汪发泄出来,想引汪把对日本人的不满说出来,了解汪日之间的矛盾。
谁知,汪甘心为奴,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从此他在汪面前再也不提日本人。
不久,军统上海区组织被李士群破获,区长陈恭澍被捕。
李士群怀疑有一个建议军统不要暗杀个别日本军官以免殃及无辜的电报是唐生明发的。
他连夜把唐生明夫妇叫到76号总部,找来陈恭澍与唐对质。
好在陈没有承认与唐生明的关系。
李便把唐夫妇押往南京。
不久,日本人却把他从汪伪手中提走了。
出乎意料,日本人对他十分热情。
日本河边正三中将坦率地对他说:“因为找不出办法,才拉汪精卫出来。
我们已经很久找不到能与蒋介石阁下直接联系的人了。
希望你能充当我们与蒋介石阁下的桥梁,协助我们早日解决日支事变。
”他还表示要全力支持唐的工作,还要唐把与重庆联系的电台保留下来,由日本方面负责保护。
一切都由日本方面说了算,汪伪政府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唐生明立刻明白河边中将的用意,但没有放松警惕,仍然不承认与重庆政府和军统的关系,但表示自己在重庆方面有很多朋友,可以代为沟通。
日本方面急于在政治和军事上与蒋妥协便将他放了,并派人保护他。
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唐生明开始与重庆方面“联系”,蒋指示,对日本提出的问题先不作回答,要随时向重庆方面汇报,要保持这种关系,不能中断。
事实上那一封电报的确是他发的,为配合他的工作,军统不再上海、南京等地暗杀日本人。
日本方面也比较满意。
每当日本人来探听“联络”消息时,他总是在推说重庆方面在研究。
日本人也体谅蒋介石阁下的难处,也不怎么催唐生明。
策反周佛海
周佛海是汪伪的第三号人物,官职汪伪行政院副院长,兼任财政部长、税警总团总团长。
唐生明到上海后,与周从甚密,发现周佛海时常很苦恼,因为他的母亲、继母、岳父、妹妹都在湖南老家,周想派人把他们接过来,又怕重庆方面有所行动。
唐生明见此情况,便秘密发报给戴笠,建议拉周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他的家人入手。
戴笠随即派人在湘潭和沅陵等处找到周佛海的母亲和岳父,把他们软禁在贵州息烽。
1941年夏,周佛海接到了湖南亲友来信,得知家人被捕,不知道关在什么地方,感到很难过。
消息传出后,很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周佛海明知是戴笠干的,故意说:“我不相信这是重庆当局直接干的,一定是地方无知者所为,相信他们不久便可脱险。
”这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他对重庆政府还抱有很大的希望。
唐生明时常跑去安慰他,周佛海对他毫不隐瞒,说自己非常担心老母。
周的老婆杨淑惠告诉他,周很孝顺他母亲,现在着急得很,可是没有办法,很苦闷。
唐生明立即建议重庆方面趁热打铁,软硬兼施,逼周反正。
戴笠心领神会,立即叫周的岳父出面写信,在信中转述他母亲的话,要做“忠臣”,不能给周家的祖先和子孙丢脸。
1942年以后,戴笠便与周佛海称兄道弟地通起信来,唐生明时常根据周佛海的情况给戴笠一些建议。
时机成熟之后,唐生明大胆地建议戴笠派人在周佛海身边工作,戴笠就派了军统特务彭寿充当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