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也拜上帝教,败也拜上帝教
封建社会这个大的国家制度机器到清朝已经运转千余年。

就如同乾隆时期访问中国的英国通商使节所说的那样:中国就像一艘行驶在太平洋上的巨大的破船,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沉没,仅仅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船长在掌舵。

果不其然,之后仅仅又经历两代人的大清王朝,便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在满清统治者腐朽政权残暴的统治下,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无情地掠夺下,中华大地哀鸿遍野,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劫难。

1851年1月11日,以洪秀全为首的拜上帝教领袖们,在广西金田聚集了大批贫苦的农民,以建立理想的“人间天国”为目的,揭竿而起。

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便席卷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定都天京,与满清政权对峙,震惊中外。

我最早接触太平天国是在小学的社会课上,当时也只是懵懂地有些模糊的印象,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初中、高中时期,通过课本,便对太平天国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也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原文地记住了这样一段话,并且深信不疑: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又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表现了农民阶级巨大的革命精神。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农民阶级是这个革命的主力军,但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落后性,最终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到了大学时期,通过课堂与课下的学习,使我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许多问题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算是一场革命运动,其他同样提出类似于均田免粮口号,震撼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不算是革命运动?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又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那究竟什么才能算作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上不也有许多农民起义成功的典例么,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洪秀全打着拜上帝教的旗号在广西进行起义了,利用宗教进行起义的农民起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也并不算新鲜,如东汉末期的黄巾起义,宋末的方腊起义,明清时期的白莲教起义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那么为什么要利用宗教这个旗帜来组织起义呢?宗教信仰是人对某种无法实现的愿望的精神寄托,有着非常强大的凝聚力。

宗教又为什么拥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呢?我认为这是中国农民的自身特点和生存环境所决定的。

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深受各朝封建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压迫和残害,而所受的文化教育程度又是非常得低,所以他们是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最坚决的群体,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无法认识到这
一切是由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他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因此,就将希望寄托在各种神灵身上。

洪秀全正是利用这点,假托“天兄”下凡,传播“上帝”的恩惠,广布拜上帝教,要建立他所描述的“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天国”,这对当时深受腐朽的清政府残暴剥削的贫苦农民来说,确实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也许,靠拜上帝教这种组织形式,在起义初期所起到的宣传、动员、组织作用的确很显著。

但是,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定都天京之后,这种组织形式就不太适合了(个人观点)。

一个政权在建立之后,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的国家机器和制度来使其正常运转,继而才能维护、巩固政权的统治。

清末,我国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其上层建筑。

因此,洪秀全所幻想出来的“天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拜上帝教最为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一种唯心主义,是不可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最高纲领的,因而,要创建拜上帝教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会极大地阻碍农民政权的建设。

但是为了要维护刚成立的“天国”政权,在当时的那种经济基础下,洪秀全最终也只能违背拜上帝教的教义,沿袭了些许封建制度。

那么,即使起义能够成功,也只是同刘邦、朱元璋一样,用一种新的封建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罢了。

随着起义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是否建立一个与满清政府对峙的稳定政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洪秀全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天国”来拯救“阎罗妖”残暴统治下的亿万贫苦百姓,这也可以说是拜上帝教的最高“革命”纲领。

定都天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许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流动式作战并不能真正撼动清政府的统治,随着行军过程中的军队数量与随军家属数量的急剧增加,太平天国军无论是行军速度还是作战效率都会逐渐降低。

定都天京后,那些庞大的随军家属也可以安顿下来,能为“天国”提供点后备资源;定都天京,也算实现了洪秀全自编的拜上帝教的初步目的。

然而,也许就是定都天京,才导致了这个“天国”政权大厦的倒塌。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似乎已经被自己所编的拜上帝教而陶醉其中,甚至有时候真的认为自己成为“皇上帝的儿子”了。

他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广大农民身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所编的“上帝爸爸”身上了。

这种迷信的思想导致他个人私欲膨胀,生活腐化。

正当洪秀全沉浸于自己所创的拜上帝教的梦中时,东王杨秀清与其他诸王也开始利用一些教义上的漏洞为自己争权夺利了。

正是拜上帝教的某些荒谬的内容,才使得东王杨秀清有了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台阶,有了可趁之机。

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而假借“天兄”下凡的洪秀全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天父”在的时候,“天兄”肯定要听自己的父亲了,因此,洪秀
全便失去了实际的权力,成为一个精神领袖。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拜上帝教,杨秀清也许不能把实际权力从洪秀全手中夺走(除非火拼)或者说并不能这么轻松地夺走。

正是由于这个拜上帝教的荒谬教义中的“天父”、“天兄”,使得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在下层人民中,拜上帝教也许能够束缚人们的思想,宣传了许多比较正确的道德观,起到了一定稳定社会的作用。

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个拜上帝教却又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天国”一直宣扬“人人平等”,一方面却又建立起比封建专制政府还要封建专制、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还建立了一套惨无人道的刑罚措施,如“点天灯”、“五马分尸”等等。

这些残忍的刑罚本应用于敌对的“阎罗妖”的,但是“天国”的领导者们却把这些用于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就造成了人们的恐惧与离心离德,社会基础动摇。

再加上“天父”和“天兄”的火拼,更加让底层人民认识到了这个拜上帝教的虚假。

再看经济方面,拜上帝教宣扬“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圣库”,要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取消商品交换,这个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使得太平天国不得不重新收税,造成经济上产生了一定的混乱。

统治阶级矛盾重重,社会基础动荡不安,经济混乱,思想上愚昧、迷信、落后,这样的政权怎么能与尚未失去抵抗能力的清政府对抗?归根结底,太平天国的悲剧可以说是洪秀全所编的拜上帝教的悲剧。

洪秀全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基督教徒,但是在他的“洋兄弟”看来,拜上帝教根本就是一个异端,是完全不符合基督教义的。

在我看来,如果用现代观点去看拜上帝教的话,拜上帝教就是一个邪教,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个邪教组织蛊惑群众所煽动的起义。

再回头看看之前所提出种种问题,我认为把太平天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极为不妥的。

什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极其落后,充满着幻想、封建迷信的教义或者说是山寨版的基督教。

太平天国的出现仅仅是人们日子过不下去了,才起来反抗,并没有什么光辉、远大的革命目标;按性质来说,太平天国政权本身就属于一个封建政权,它的运动结果只是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封建政权罢了,既然这样,何谓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中所遇到的外国侵略者,仅仅是在推翻清政府的斗争过程中的遭遇战,而且这个遭遇战纯属在洪秀全的意料之外,不是太平天国的真正本意。

太平天国并非是要去消灭外国侵略者,去主动进攻外国侵略者,何谓反侵略?既未反封建,又未反侵略,那就不属于定义原本就很牵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国父孙中山曾自称洪秀全第二,孙中山所从事的事业确实可以说是革命事业,民主主义革命,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就显
得有点匪夷所思了,恐怕就连洪秀全自己也万万没想到后人居然赋予他这么伟大的革命精神。

拜上帝教思想贯穿于太平天国始终,起初在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时候,就如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政权一旦确立,它所埋下的隐患的种子便迅速萌芽,严重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原本就不完善的拜上帝教教义的可取之处在个人私欲与权力面前,就显得更加苍白无力,真可谓成也拜上帝教,败也拜上帝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