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韩诗外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其楚王之.谓也
夫晋,何厌之.有?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昔者.宋昭王出亡。
C.
子知吾且.亡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何.不以谏也
大王来何.操B.
2022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韩诗外传》
世主有先生者①有后生者,有不生者。
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
申公巫臣问曰:
“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
其身者亡。
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
”申公巫臣曰:“古
之明白者曰先生,其楚王之.谓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日犹惧怕,思索贤佐。
此
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其因此亡矣。
”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
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
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
君,圣者也。
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因此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
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
此其后生者也。
昔郭君出郭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
”御者进清酒。
曰:“吾饥,欲食。
”御
者进干脯梁糗。
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
”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
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
”曰:“何不以谏也?”御
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
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
”郭君作色而怒曰:“吾
因此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因此亡者太贤。
”曰:“夫贤者因此不为存而亡者,
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
”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
因此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③,疏行而去。
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此其不生
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注】①“先生”:犹言“先觉”“先醒”也。
②郭:古代小国。
③块:土块。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当:恰当,适合
B.宋人迎而复.之复:使……复位
C.曰:“何备.也!”备:预备
D.御自易.以块易:替换
答案 C
解析“备”:详备,周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A
解析 A项差不多上助词,提宾的标志;B项分别为音节助词和代词;C项分别为副词”将要”和让步连词“尚且”;D项分别为疑问副词“如何”和疑问代词“什么”。
11.下列对原文的明白得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楚庄王德行和威望都专门高,但还忧心忡忡,全然缘故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超。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缘故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沉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做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答案 A
解析全然缘故是”与民(者)不若其身”,有亡国之忧。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
译文:
(2)因此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
译文:
(3)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译文:
答案(1)庄公的德行配得上做人们的君主,他的声威使诸侯顺服。
(2)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到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
(3)是为了您出逃的时候,路上饥渴而储备的。
13.文中第三段郭君发出“吾因此亡者诚何哉”的追问,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其中的缘故。
答:
答案郭君灭亡是因为他“喜道谀而恶至言”,而且始终不醒悟,不悔改。
【参考译文】
历代君主有事先觉醒的,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
过去,楚庄王谋划一件情况,做得专门妥当,却露出忧愁的神色。
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什么缘故脸上有忧愁的神色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诸侯的品德,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比不上他自己的,就会亡国。
现在凭我如此没能耐的人,各位大夫的见解,就没有比得上我的了,我因此忧愁啊。
”庄公的德行配得上做人们的君主,他的声威使诸侯顺服,还每天担惊可怕的,想要寻求贤能的人来辅佐他,这确实是那种事先觉醒的人。
过去,宋昭公逃亡到国外,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明白我逃亡的缘故。
”车夫问他:“什么缘故呢?”昭公说:“我穿好衣服站在那儿,在我身旁侍候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不如此说:我们的君主是个美男子。
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几百个臣子,没有一个不如此说:我们的君主是一个圣人。
我在朝廷或在内宫,都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我因此才会逃亡于外。
”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出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宋国人迎接他回国,再次拥立他做君主。
(他死了以后,)谥号为昭。
这是那种事后醒悟的人。
过去郭国的国君逃出郭国,对他的车夫说:“我渴了,想喝水。
”车夫进献清酒给他。
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
”车夫给他进献干肉和干粮。
他问车夫:“你车内的东西如何这么齐全?”车夫说:“这是我平常储备的。
”他又问:“那你什么缘故要事先储备呢?”车夫说:“是为了您出逃的时候,路上饥渴而储备的。
”郭君说:“你明白我将要逃亡吗?”车夫说:“是的。
”郭君说:“那你什么缘故不事先劝说我呢?”车夫回答说:“您喜爱听谄媚逢迎的话,不喜爱听真实的话。
我要是劝说您的话,可能在郭国灭亡往常就死了。
因此我没有劝说您。
”郭君变了脸色专门动气地说:“我失去国家的缘故到底是什么呢?”车夫就改变了自己刚才的话说:“您失去国家的缘故是您太有才能了。
”郭君又问:“有才能的君主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反而失去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缘故呢?”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才能的人,只有您一个有才能,因此您失去了自己的国家。
” (郭君听了,快乐起来,)伏在车前横木上叹息道:“唉!做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么痛楚吗?”这时他感到躯体疲乏,没有力气,头枕着车夫的膝盖睡着了。
车夫抽出自己的腿,换上土块,远远地离开了郭君。
最后,郭君死在荒野中,被虎狼吃掉了。
这确实是那种至死不醒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