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如何培养孩子观察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观察的效果如何,决定于目的任务是否明确。

观察的目的明确,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清晰,相反,目的任务不明确,儿童就会东看看,西望望,抓不住要领,得不到收获。

有人曾作过试验,带二年级学生去参观盆景,预先没有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让他们走马观花看去。

看完后让他们说出几种花的颜色,结果很多学生都说不出来,甚至说没有看到这些花。

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要明确地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例如,在自然常识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鲫鱼,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注意鱼的身体的形状,身体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长着什么。

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到鱼的身体结构的特点。

观察的目的愈明确、愈具体,其效果也愈好。

教师给儿童指明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目的具体化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观察力是培养不起来的。

要使儿童能独立地自己提出观察任务,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培养:一是经常带领儿童去参观、游览;同时给他们讲些有趣的故事,如春游时,让儿童观察竹子的生长,给他们讲讲竹子的故事,使他们逐渐熟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是启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萤火虫为个卜么会发光?”“鱼儿为什么会浮上水面?”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的同时用生动的言语讲清其中的道理。

这些方法都会使儿童产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使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2.要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他们对观察产生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使儿童的观察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必须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善于观察的技能。

在这一方面,教师应抓好下面的一些工作:首先,要教育儿童在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例如,带领学生到农业展览馆参观小麦部分,在观察之前学生应预先对小麦的有关知识,如它的形态,它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

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愈充分,观察的效果就愈好。

相反,观察前毫无知识准备,儿童东看看,西望望,观察效果一定不好。

其次,要指导儿童按计划地进行观察。

小学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面,而忘掉了观察的目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