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
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
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
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
5.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
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
6.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7.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
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
9.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物理学突破奖”.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贡献和物理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特斯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元电荷”、“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概念的提出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安培提出了电场线的概念
10.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11.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12.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
C.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
13.自远古以来,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天空中壮丽璀璨的景象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智慧的头脑开始探索星体运动的奥秘.下列说法与史实相符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B.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在勒维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附近发现了海王星
C.英国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测量,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D.牛顿在思考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原因时,苹果偶然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通过“月﹣地检验”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被称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14.在人类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C.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
D.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15.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
C.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伽利略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1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C.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7.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
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卡文迪许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
18.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9.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
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中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定律
B.牛顿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确认了库仑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独立总结出来的
2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加速度
F
a
m
,该公式体现了比值定义法
D.“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等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22.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B.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23.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错误
..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
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模糊的认识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一系列闭合曲线
B.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静电
C.奥斯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安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A错误;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错误;楞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错误.
2.C
解析:C
【解析】惯性定律是牛顿提出的,即牛顿第一定律;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万有引力常量G是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称实验测量出的,所以C 对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及在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定了粒子的比荷,故A错误;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错误;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D错误。

本题选C。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出,B错误;
C.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带电量均为一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把这个最小带
电单元叫做元电荷,它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C错误;
D.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他还引入了电力线(又称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B
【解析】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其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本题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B正确,ACD错误
6.D
解析:D
【解析】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故A错误;
B、卡文迪许仅仅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常量,库仑测量了静电力常量,故B错误;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是洛仑兹发现的,不是奥斯特发现的,故C错误;
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体学建立之初的物理学史,可按年代、科学家成就进行记忆,多加积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7.A
解析:A
【解析】A项: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故A正确;
B项: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B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
D项: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是伽利略,故D错误。

点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定律.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

8.A
解析:A
【解析】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法拉第通过实验研
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B正确。

C、库仑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故C正确;D、洛伦兹推导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也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洛伦兹力,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9.A
解析:A
【解析】A、奥特斯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故A正确;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故B错误;
C、“点电荷”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总电阻”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电场强度”采用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物理学史属于常识性问题,平时要加强记忆,注意积累。

10.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开创了以可靠实验为基础加逻辑推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通过可靠实验事实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故C正确;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设计的“理想实验”,故D错误.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科学方法,要理解理解实验的内容和意义,掌握理想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
11.B
解析:B
【解析】
A.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的处理方法应用到了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B.卡文迪许在一百年以后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表达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D.任何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牛顿第三定律的体现.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A错误;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提出用电场线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故B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故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故D错误.
解析:B
【解析】
【详解】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A错误;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在勒维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附近发现了海王星,选项B正确;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选项C错误;牛顿在思考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原因时,苹果偶然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通过“月﹣地检验”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从而被称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选项D错误.
14.D
解析:D
【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错误;开普勒三定律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牛顿证明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B错误;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C错误;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正确.
15.B
解析:B
【解析】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B正确;
C、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牛顿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开晋勒提出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其中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故A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数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砰实验测得的,故B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C错误;;奥斯特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17.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A错误;
B.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库仑,故B正确;
C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D错误;
故选B.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所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故不能用实验验证,其他均可用实验验证.故A正确,BCD错误。

19.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从斜面A上滚下,高度降低,则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越来越大,则①正确;在斜面B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势能增大,动能则减小,故④正确。

答案为C。

考点:伽利略理想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相关能量之间的转换的规律,为能量守恒做好铺垫。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没有提出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故A错误;
B.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故B错误;
C.库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故C正确;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1.C
解析:C
【解析】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B正确;
C、由
F
a
m
,知a与F成正比,与m成反比,可知该公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C不正
确;
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要通过练习体会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科思想.
22.D
解析:D
【解析】
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故A正确;
B、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秤出地球质量的人”,故C正确;
D、伽利略利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故D错误;
故说法不正确的是选D.
23.C
解析:C
【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物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故A说法正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即开普勒三定律,为后来天体力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说法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没能得出引力常量的数值,是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说法错误;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科学发展做出贡献,故D说法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
24.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选项A错误;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正确;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物理学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