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9分)
1. (4分) (2018高一下·宜昌期末) 读我国某城市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阶段Ⅰ到阶段Ⅱ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A . 郊区耕地面积减少
B . 城市规模扩大
C .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 .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2)阶段Ⅱ中,城区中心人口密度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度提高②地租价格上涨③环境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2. (4分) (2018高二下·中山期末) 2018年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铺着方形地砖(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的北京延庆停车场,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A .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B .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C . 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 . 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关于本次四月降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
B . 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
C . 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
D . 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
3. (2分)近30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 .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4. (2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原因是()
A . 内力作用
B . 侵蚀作用
C . 风化作用
5. (7分) (2020高三下·合川月考) “秘色瓷”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具有质地纯正、釉色清莹,烧制难度极大,生产成本高的特点。

越窑生产的贸易“秘色瓷”以碗、罐、壶等日常用具为主,出口到朝鲜、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坦桑尼亚等地(下图),从唐朝至宋朝持续了300多年。

中国大规模出口“秘色瓷”,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贸易时段多选择夏季,这是为了()
A . 规避海上风浪
B . 避开暴雨侵袭
C . 便于获得物资补给
D . 缩短运输时间
(2)越窑生产的“秘色瓷”较少在国内市场销售,大规模出口国外的原因是()
A . 交通条件改善
B . 国内市场需求小
C . 传播陶瓷文化
D . 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3)“秘色瓷”受到贸易对象国家的欢迎,这是由于“秘色瓷”具有较高的()
B . 收藏价值
C . 经济价值
D . 艺术价值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
6. (12分)(2018·浙江模拟)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渭河谷地是在________(填地质构造名称)的基础上经________作用(填外力作用表现形式)而形成的。

(2)东北平原沃野千里,其土壤肥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影响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气候原因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河南省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区的________地区。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河南省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7. (7分) (2019高一下·洛阳期末) 下表为洛阳市某年12月份一周天气变化统计数据,下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 12月21-23日期间,洛阳市处于图10天气系统的________(填字母)部位,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
(2)运用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12月26日洛阳市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8. (5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万众期待的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桂林分会场惊艳亮相,精彩呈现“央视春晚桂林最美”。

一场山水间的文化盛宴,一部世界级的山水实景演出,展示了桂林的自然生态美、历史文化美以及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指出在春晚上充分展示了桂林市哪些旅游资源,并分析其对桂林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9. (5分) (2017高三上·忻州月考)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请说明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或填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正确的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9分)
1-1、
1-2、
2-1、
2-2、
3-1、
4-1、
5-1、
5-2、
5-3、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8-1、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