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学在母语教材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語文學在母語教材中的運用-- 以《苗栗縣客語教材》為例
徐煥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苗栗縣仁愛國小教師
摘要
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國民小學目前每週均有一節鄉土語言選修課程,苗栗縣之住民以客家族群為主,因此,多數學校均開設客語課程,並使用苗栗縣政府自行編製之教材,今擬以「母語文學在母語教材中的運用-- 以〈苗栗縣客語教材〉為例」,並探討其中的優劣。

壹、 前言
貳、 客語文學的定義
一、 何謂客家文學
二、 何謂客語文學
(一)傳統民間文學
(二)現代創作文學
參、 苗栗縣客語教材之編撰
肆、 客語文學在客語教材中的功能性
一、語言性
二、文化性
三、民族性
四、教育性
伍、 客語教學如何運用客語文學
陸、 結語
關鍵詞:母語文學、母語教材、苗栗、客語教材
壹、 前言
隨著二十一世紀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呼聲浪潮,以及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激盪,許多國家在走向國際舞台之際,已考慮到本土文化、語言與社會的重要性。

為了因應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需求,自民國九十年起,九年一貫課程開始實施,和以往課程的差異,除了宣示課程鬆綁、強調以生活教育為中心理念、注入多元教學的精神外,最主要的改變即是為因應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時代潮流,將臺灣母語及英語同時列入正式課程。

鄉土教育之語言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規劃中,深具重要性,依據教育部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之實施要點1,即已明確指出:「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中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

學校亦得依地區特性及學校資源開設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以外之鄉土語言供學生選習」。

九年一貫課程中「鄉土語言」教學的議題,民間輿論與中央政策間的過招,始終未曾停歇。

面對相關資源不足的窘境,各校似乎也都做了且戰且走的心理準備。

在學校得於河洛語、客語與原住民語中任選一語教學的情況下,對客語與原住民語言而言,想必將是更嚴峻的市場考驗。

因此,在母語師資的培訓之後,更需要提供一套完善的母語教材作為後勤支援,以使母語教學的成效能夠更上一層樓。

教材是實施母語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良好的教材才能提供教學活動的藍圖,落實課程目標,同時也是將各種觀念具體化的媒介物。

董忠司(1998)2的說法,除了必須有課程專家、教學者共同擬定課程外,還需一套有規劃的編輯模式:母語調查研究→編選母語教材→實際教學→修訂教材→再教學。

教材的編選必須考慮:語音系統的選擇、課本內容的取材、教材編輯的方式。

除了口耳相傳,語言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主要還得依靠書寫的紀錄。

因此,一套標音系統的存在,對語族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優良的師資,也需要完整的教材與教法,而教材的設計則必
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90年1月,頁15)。

2董忠司,〈臺灣閩南語母語教學之教材編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第一期,(1998年6月),新竹,頁30。

須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就近取材,由近而遠,並與各科統整組織,重視真實性及多元化的原則。

母語教材應合乎生活化、本土化、趣味化的原則,理想的教材編選更應注意多樣化。

利用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題材,讓學生藉著從做中學的活動過程,體驗地方特色,而富有啟發性的教材,更能刺激學生省思本土化未來的發展。

其次,也要考慮在內容的取材上,應包含風俗習慣、時令節慶、童玩遊戲、生活飲食、民間念謠、俗諺、俚語、猜謎等。

另外還有童詩、歇後語、笑話、繞口令、古典詩文、現代散文作為補充教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方能成為良善的母語教材。

貳、 客語文學的定義
「母語」的定義之一,指的是同一族群成員所共同使用的語言,它源生於區域族群,有著濃厚的地域性,是族群的本和根。

透過母語,族群成員彼此間有了較親密的溝通、認同媒介。

然而,由於諸多因素,造成母語能力對於某些年齡層以下的人來說,不再是根生的、自然的、本能的,而必須透過教育學習去理解、習得。

3
本篇的題目為:母語文學在母語教材中的運用—以苗栗縣客語教材為例,在探討本文之前,先將此處之母語文學設定為客語文學,母語教材設定為客語教材。

在定義客語文學之前,先探討何謂客家文學。

一、關於客家文學的定義
何謂「客家文學」,曾有有多位學者提出:
(一)范文芳(2001)4:
1.主題係有關客家族群介感情、命運。

2.觀點係企在客家族群介立場。

3.語言係表現客家話介特色。

3陳麗桂,〈母語教學的特質與困境〉,國文天地19卷9期,台北,頁4。

4范文芳,〈從菜脯卵到客家文學〉,第一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2001年12月,頁11。

4.藝術品質,不論形式、內容,語言要達到精緻的程度。

5.作者係一位關心客家,曉用客家語言介藝術家。

(二)羅肇錦(2001)5:
「舉凡創作時用客家話思維(包含全用客家話寫作,或部分客家特定詞使用而其他用非客語,都是用客家話思維的創作),只要寫作感情根源不離客家社會文化,這樣的作品就是客家文學。


客語文學的流脈:中國傳統文學→台灣傳統漢文文學(文言)→台灣客家民俗文學(詩歌、諺謠、散文、傳仔、戲曲)→現代客家文學(用國語創作)→口語客家文學(用客家話創作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何謂客語民間文學:
1. 從特性上說,凡是具有集體性、口頭性、變異性、匿名性、傳承性、平民性、民族性、表演性等性質的客語作品就是客語民間文學。

2. 從內容上說,凡是流行於客家地區的神話、傳說、民譚(故事)、故事歌(敘事詩)、歌謠、諺語、謎語、兒歌及民間說唱、民間戲曲都是客家民間文學。

(三)黃子堯(2001)6:
「客家文學應能顯現如下的意義:
1. 客家文學是族群文學,也可能是地域性、世界性的文學。

2. 客家文學是客語文學,也必是反映客家意識的文學。

3. 客家文學是客家人的文學,也將是客家生活的文學。

4. 客家文學是母語的文學,也能發展為共同語的文學。


二、何謂客語文學
綜合以上客家文學的定義,客語文學較客家文學的界定範圍較為小,定義如下:
(一)使用語言文字為客語文。

(二)內容:
1.傳統民間文學
5羅肇錦,〈台灣文學、客家文學與客家民間文學〉,國文天地17卷2期,台北,頁7。

6黃子堯,〈何謂客家文學〉,《國文天地》17卷2期(2001年7月),台北,頁11。

具代表性者,包括山歌詩、唸唱歌、勸世文、傳仔、兒歌、戲棚頭、花燈詩、令仔、民間傳說、故事、佛曲說唱、乞食歌、諺語、竹枝詞。

簡介如下:7
(1)山歌詩:客家民間文學以山歌(民謠)的表現最豐富,山歌詞的表現婉轉生動,稱之為「山歌詩」。

(2)唸唱歌:屬於山歌詩的一種,也稱做「敘事歌」,是口頭說唱文學的表現,唸唱者不使用舞台,不穿戲裝,在街頭或廟口演出,已初具坐場的規模。

唸唱歌的詞句型式較長,客家民間偏愛七字調,故事敘述性較強。

(3)勸世文: 或稱勸善歌,是一種古老形式的歌唱,客家人基本上以山歌三大調: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為吟唱的基調做起頭及結尾,中段則以唸歌的節拍進行,其內容均以勸人為善、重視倫理、道德為主,以感同身受的內容情節,博取人們的憐惜、同情或懺悔,產生教化的作用。

(4)傳仔:是一種客家說唱文學,以故事性敘述的為主,兼具山歌詩與勸事文的功能與型式,唯篇幅稍長,是供做表演根據的腳本,所以亦稱做「傳本」,一如福佬族群之「歌仔冊」劇本。

(5)兒歌: 客家童歌的內容千變萬化,因時因地皆有不同,有的逗趣,敘事兼而有之,有的既屬逗趣又為遊戲之歌,不易釐清界線,甚至有的童謠流傳久遠,原先只是遊戲歌唱,因為配合遊戲的動作已忘,只留下語言「聲音」,而變成另一篇童謠,這也是傳統童謠在傳承中常有的現像。

(6)戲棚頭:是一種在採茶戲(或稱三腳採茶)表演開場時,一種唸唱式的口白稱「戲棚頭」,其用語俚俗而逗趣,節奏明快又飽含鄉土韻味,因唸唱時 以梆子或拍板伴奏,一般俗稱「敲仔板」。

(7)花燈詩:是一種在元宵時節創製的「錦閣」,上有扮裝歷史人物者,或貂蟬,或孫悟空,或八仙過海,燈籠錦閣周圍則有蟬聯詩句,燦爛奪目;亦有稱做「藝閣」者,多在民俗節慶或迎神賽會中展現。

(8)令仔:就是客家話中的謎語。

客家謎語形形色色,基本上都是假借自景觀、生活狀7黃子堯,《客家民間文學》(臺北:愛華,2003),頁55~124。

況、農耕作息為題材,影射常見之現象或物品名稱,尤其是利用客語的諧音或特殊比喻,達到機智性的效果與答案。

(9)民間傳說、故事:客家民間故事是指客家人的語言對話,以風趣的講古、想像的命題,或敘說虛擬的內容、特定的人物等等,經過廣泛的散播與流傳的情節,富有很高的鄉土味以及濃厚的客語技巧,所以具有教育、警世、驚奇的意義。

(10)佛曲說唱:客家地區的喪葬習俗中,有「做和尚」(或稱〞做齋仔〞)的傳統,法師(道士)誦經超渡亡魂,脫離地獄,到西方淨土的極樂世界中去。

人們通過這種儀式,寄託自己的哀思,表達自己對死者的懷念,減輕失去親人的痛苦,一般稍有經濟能力的人家均不免俗,起碼要做一日一夜,經濟困難的只能做一個晚上,僅做(救苦)段,有錢人家則做三日三夜,甚至也有做七日七夜法會的排場,客家有特殊的佛經編成曲譜,配合步法與鼓鈸節奏進行,成為客家庄「佛曲說唱」類型。

(11)乞食歌:客家地區的「乞食歌」,是叫化歌的俗稱。

演唱者多為走村串戶的盲人或乞丐,唱歌以乞討食物,有「叫喚」「化緣」之意。

因說唱時配以四塊竹板的敲打,所以水叫「竹板歌」,傳統社會中經常可聞。

(12)諺語:也稱為俗語、歇後語、慣用語等,客家人稱呼為老古人言、師傅話等,是指通俗流行的語句,或約定俗成被廣泛應用的詞條,一般都認為是「前代故訓,傳世常言」。

(13)竹枝詞:是一種源自中唐的詩體,多以采風諷俗不拘格律,竹枝詞在台灣呈現一枝獨秀般的發展。

2.現代創作文學
現代作家使用客語所創作之文學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其內容較具有個人風格,所使用的詞彙亦加入許多現代的詞彙,相較於傳統的民間文學,具有時代性是其特色。

參、苗栗縣客語教材之編撰
九年一貫客家語課程的實施,對於台灣的語言政策是一大進步,但實行之初,無論是師資、教材、教法都非常缺乏,因此,除了民間出版商邀集專家學家編輯教科書之外,各縣市政府亦開始著手母語教材的編製,已提供師生多一種選擇。

從民國八十二年開始苗栗縣政府即接受教育部的委託,試編國民小學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逐年完成一冊,民國九十年,鄉土語言正式列為選修之後,即成為苗栗縣的客家語教材,供全縣有開設客語課程之學校使用。

母語教材肩負著傳承母語,傳承文化的重任,既要生動活潑,也要平易近人,要求真也要求善、求美,讓學童在使用此教材時,不僅是說得對、說得好,更要說得有氣質。

苗栗縣國民小學客家語教材編輯說明如下:8
「一、本書依據本土化、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原則編撰,取材以本土客家的生活為主,顧及趣味,盡量用帶韻律節奏的語詞,並採用民間流行的童謠。

二、顧及多元化的原則,除四縣外、海陸、饒平、詔安、以及東勢大埔、六堆四縣等不同次方言的詞彙語音,亦分別編課。

……」
全書共分為五冊,首冊供低年級使用,之後,第一~四冊依序供三~六年級使用。

詳細目次及內容分類,參見附表一。

本教材課文內容傳統與現代並具,除了自客家民間文學中吸取養分之外,亦配合時代潮流增添現代的課文,以期能夠提高學習興趣。

(一)本土化:
取材以兒童為中心,由近而遠,呈現出屬於自身在地的特色,內容包含臺灣,包含苗栗。

例如:
1.第二冊第七課〈臺灣介物產〉:介紹臺灣各地的物產特色。

「……,大湖草莓新港香,東勢卓蘭多水果,……,三義雕刻真功夫,……」
2.第二冊第九課〈臺灣旅遊〉:介紹臺灣各地的名勝古蹟。

「……,獅頭山係出家念佛 好所在,……」
3.第三冊第二課〈鳴鳳古道〉:介紹苗栗縣境內著名的鳴鳳古道。

8苗栗縣政府:《苗栗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材客家語首冊》(苗栗:苗栗縣政府,94年9月,頁1)。

「……,相思林一直到四方亭,崎當碕,正經會『上崎湥鼻公,下崎磨髻鬃』。

……」
4.第三冊第十課〈跈龍〉:介紹苗栗地區每年元宵節特有的習俗—火旁龍。

「……,鑽龍圈 時節,有兜人會拿等常常串 紙炮仔去火旁龍,迎龍 人就愛緊閃,……」5.第四冊第四課〈大霸尖山〉:介紹泰雅族聖山—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高三五0五公尺,在苗栗縣泰安鄉佬新竹縣尖石鄉兩合界。

……」
(二)生活化:
九年一貫的精神,即是培養學生帶的走的能力,因此,生活化的內容是重要的一環。

例如:
1.第一冊第八課〈問路〉:
丙:「伯姆,請問一下,恩這位所係毋係頭屋?」
丁:「係啊,有麼 事係無?」
丙:「 愛去明德水庫邏聊。

承蒙你,正來聊。


其他諸如:第二冊第五課〈跈阿姆去市場〉、第二冊第十課〈打電話〉、第二冊第十二課〈看病〉……等,都是以生活中的各項情境作為描述重心,期能學以致用。

(三)趣味化:
趣味化的內文,有趣的童謠,是吸引學童的不二法門。

1.例如:第二冊第二課〈大戇牯汽車〉
先生講:路像一條河壩。

 想:車仔就係水中个蝦公、蛤蟆,
一輛一輛、一陣一陣个汽車,
泅來泅去,走上又走下。

大戇牯汽車,
橫打直過,毋看路,
看著老阿伯仔,喊:弟弟!弟弟!
看著細阿哥仔,該顛倒喊:爸爸!爸爸!爸爸!
這首現代兒歌,用譬喻法,把小朋友的想像力發揮出來,把路比喻成河,車子成了水中的蝦子、蛤蟆,配上音樂帶動唱,增添了學習的趣味。

(四)多元化:
客家語的次方言甚多,包括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等。

每一次方言通行的地域不同,苗栗地區以四縣腔為主,彼此之間在語音、詞彙上有些許差異,呈現多元的風貌,透過教材的內容,讓學童瞭解客語中不同的樣貌。

舉例如下:
表一
華語詞彙四縣說法其他客語次方言說法出處
玩耍搞,聊爽(饒平)第四冊第二課
拜拜拜揶創揶(六堆)第四冊第九課
可以做得使得(大埔)第三冊第三課
討厭得人惱切(詔安)第三冊第九課
全身濕透歸身仔潦潦含身潦潦(海陸)第四冊第一課
四縣客語與華語及其他客語次方言對照表
表二
冊數 課數 單元名稱 分類
首冊 第一課 一二三 字彙
首冊 第二課 你佢 字彙
首冊 第三課 喊麼个 字彙
首冊 第四課 天公會叫也會笑 字彙
首冊 第五課 麼个人 現代念謠
首冊 第六課 年月日 字彙
首冊 第七課 *羞羞羞(大埔) 傳統童謠
首冊 第八課 相借問 字彙
首冊 第九課 會 字彙
首冊 第十課 *做人(六堆) 客家諺語
首冊 第十一課 鹹酸甜 字彙
首冊 第十二課 新三字經 現代念謠
首冊 第十三課 食衣住行 字彙
首冊 第十四課 *爺娘惜子(饒平)客家諺語
首冊 第十五課 *一代親(詔安) 客家諺語
首冊 第十六課 *噥噥噥噥(海陸)客家諺語
首冊 第十七課 你會做麼个 應用文(故事) 首冊 第十八課 毋好揀食 記敘文
首冊 第一課 吾个家庭 記敘文
第一冊 第二課 月光華華 記敘文+傳統童謠 第一冊 第三課 床(大埔) 記敘文
第一冊 第四課 去讀書(詔安) 現代念謠
第一冊 第五課 下課十分鐘 記敘文
第一冊 第六課 竹揚尾 現代念謠
第一冊 第七課 天公落雨(饒平)記敘文
第一冊 第八課 問路(海陸) 應用文(對話) 第一冊 第九課 *懶尸嫲—童謠 傳統童謠
第一冊 第十課 大頭 記敘文
第一冊 第十一課 看電視 記敘文
第一冊 第十二課 邏動物園(六堆)記敘文
第二冊 第一課 吾个學校 記敘文
第二冊 第二課 大憨牯汽車 現代童謠
第二冊 第三課 接待人客(大埔)記敘文
第二冊 第四課 *童謠—阿啾箭 傳統童謠
第二冊 第五課 跈阿姆去市場 記敘文
第二冊 第六課 過年 記敘文
第二冊 第七課 台灣个物產(饒平)現代詩
第二冊 第八課 課堂肚(海陸) 應用文(日記) 第二冊 第九課 臺灣旅遊(詔安)敘述文
第二冊 第十課 打電話 應用文(對話) 第二冊 第十一課 白鶴仔 記敘文
第二冊 第十二課 看病(六堆) 記敘文
第三冊 第一課 *揣鈴仔 客家謎語
第三冊 第二課 鳴鳳古道 記敘文
第三冊 第三課 摸螺挖蟹(大埔)記敘文
第三冊 第四課 童詩選 現代文學—童詩 第三冊 第五課 粑仔記敘文
第三冊 第六課 跈媽媽轉妹家 記敘文
第三冊 第七課 *老古人言(饒平)客家老古人言 第三冊 第八課 蒔田挲草(海陸)記敘文
第三冊 第九課 扡著屎(詔安) 現代故事
第三冊 第十課 跈龍 記敘文
第三冊 第十一課 食頭路 論說文
第三冊 第十二課 義民爺(六堆) 敘述文
第四冊 第一課 騎自行車(海陸)記敘文
第四冊 第二課 放紙鷂(海陸) 記敘文
第四冊 第三課 *山歌選 客家山歌
第四冊 第四課 大霸尖山 敘述文
第四冊 第五課 *度子歌 客家勸世文
第四冊 第六課 敬阿公婆 記敘文
第四冊 第七課 掛紙 記敘文
第四冊 第八課 *唐詩選(大埔) 唐詩
第四冊 第九課 阿哥討姐仔(六堆)記敘文
第四冊 第十課 *師父話 客家歇後語
記敘文
第四冊 第十一課 西螺七崁含阿善師
(詔安)
第四冊 第十二課 阿公阿婆介話 記敘文
苗栗縣鄉土語言教材客家語目次表(打*者屬傳統類)
肆、客語文學在客語教材中的功能性
母語文學多樣的面貌是母語教材取材的好來源,客語文學在客語教材中的功能性,以下從四個方向來探討:
一、語言性
客語民間文學流傳千百年,其中是因為其富有語言性,有韻的內容,容易琅琅上口;豐富的修辭,使內容有更多的變化。

(一)押韻:
例1:童謠
「懶尸嫲,懶尸妹,講到麼个佢就會;
講著做衫佢也會,做个衫,像布袋;
講著做鞋佢也會,做个鞋,蟾蜍嘴;
講著做帽仔佢也會,做个帽仔,像鑊蓋;
做無兩下就擘嘴,呻聲大喊,仰會恁 ?
看到眠床就想睡。

」9
本首童謠押「-oi」韻,押韻的字有:妹、會、袋、嘴、蓋、喙、睡。

例2:山歌
「送郎送到五里亭,送到五里難捨情,再送五里情難捨,十分難捨有情人。

」10
本首山歌押「-in」韻,押韻的字有:亭、情、人。

例3:諺語
「火愛窿空,人愛靈通」11。

押-ung韻。

「手疾好過家,腳疾好繡花」。

12押-a韻。

例4:鈴仔:
「人人話 兩公婆,從來無曾共凳坐,佢又嫌 皮恁皺, 又嫌佢鬚恁多。

」13
本首鈴仔押「-o」韻,押韻的字有:婆、坐、多。

例5:棚頭
「古拙!古拙!真古拙!
耕田人就改田角,
釣蛤蟆就揞嘴角,
牽猪哥就兩條索,
做覡公就歕牛角。

」14
本首棚頭押「-ok」韻,押韻的字有:拙、角、索。

相同的韻腳,配合節奏,容易朗誦記憶,客語中有的韻是華語中所沒有的,比如:-p、-t、-k(入聲韻),又如:例1的-oi韻,例5的-ok韻,。

在歡喜朗誦課文的同時,不知不覺,母語也說得越來越溜。

(二)修辭
例1:頂真
9《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一冊第九課
10《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四冊第三課
11《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七課
12《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七課
13《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一課
「羞呀羞羞羞,無面見阿舅,阿舅打草鞋,鰗鰍鑽入泥。


例2:排比
「靠壁壁會倒,靠山山會崩。


例3:譬喻
「爺娘惜子如流水;子想爺娘樹尾風。

例4:設問
「阿啾箭,尾砣砣,無爺無 跈叔婆,上背姐婆做生日,赤腳馬搭行過河。

阿婆呢?掌牛哩。

牛呢?賣忒哩。

錢呢?討 娘哩? 娘呢?種菜哩。

菜呢?結子哩。

子呢?打油哩?
油呢?點火哩。

火呢?分阿啾箭歕烏哩。


例5:摹寫
「結頭菜,若个頭那圓又大,送你一頂帽仔,分你戴。

結頭菜,若个頭那圓又大,剃一擺頭,愛花幾多錢?」
例6:誇飾
「坐下來啊聊下來,聊到兩人心花開,聊到雞毛沉落水,聊到石頭浮起來。

」15
例7:回文
「送郎送到五里亭,送到五里難捨情,再送五里情難捨,十分難捨有情人。

」16
例8:雙關
「伯公跌落崁-碾神(贊成)。

」17
二、文化性
語言是族群的表徵,客語文學中保留許多傳統客家詞彙,呈現出客家人獨特的命名方式與價值觀,和現今的華語文有顯著的差異,具有族群的特色,因此,透過母語文學可以對該族群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今列舉數例如下:
15《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四冊第三課
16《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四冊第三課
編號 課文內文 傳統客家詞彙 華語詞彙對譯 118毛蟹過河-七手八腳 毛蟹 螃蟹
2 頭那扁扁 面圓圓
耳公大大 目珠金金
鼻公高高 嘴嘟嘟
圓身細細 手長腳短
頭那、面、耳公、目
珠、鼻公、圓身19
頭、臉、耳朵、眼睛、
鼻子、身體
320……阿舅打草鞋,湖鰍鑽入泥。

阿舅、湖鰍 舅舅、泥鰍 421東弓晴,西弓雨。

弓 彩虹
522濛得開, 出日頭;濛毋開,落大水。

濛 霧
623竹揚尾,六隻腳,背後人來捉。

竹揚尾,毋會企,手一捼,佢就飛。

極樂仔,頸根短,拂啊去,捩捩轉。

打電動,當生趣, 過關,嘰嘰嘰。

揚尾、企、捼、佢
極樂仔、頸根、拂、
捩捩轉、生趣、 。

蜻蜓、站、搓、他、
陀螺、脖子、丟、團
團轉、有趣、涯。

724……,大家就相爭比背挖來食,食到手
烏疏的跖、面花剌辟駁。

相爭比背
烏疏的跖
花剌辟駁
爭先恐後
烏漆抹黑
成了大花臉
825大雞籠 關雞公
雞公無食酒
仰會髻恁紅
大雞籠 關雞公
雞公毋曉叫
雞公
食酒
仰會

毋曉
公雞
喝酒
怎麼會
那麼
不會、
18《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四冊第十課。

19《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首冊第五課。

20《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首冊第七課。

21《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七課。

22《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首冊第十六課。

23《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首冊第六課。

24《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二冊第五課。

好在有鬧鐘 好在 幸好
926結頭菜
若个頭那圓又大
送你一頂帽仔
分你戴
結頭菜
若个頭那圓又大
剃一擺頭
愛花幾多錢
若个
分你
一擺

幾多
你的
給你
一次

多少
1027
樹頂鳥仔叫連連
愛討 娘又無錢
兜張凳仔同爺講
講來講去又一年
樹頂
叫連連

 娘

同爺講
樹上
一直叫
想要

和父親說
例4中:華語的「彩虹」是以其外觀的顏色來命名,但在客語中是以其外形來命名叫做
「弓」;又如例5中:華語中的「霧」,在饒平客語叫做「濛」,說法不同,但都有看不清楚的意思。

例8中:華語「公雞」,客語「雞公」,這就是客語獨特的構詞法,大量保留在母語文學中,教學時,可舉一反三,如:客人(人客)、健康(康健)、灰塵(塵灰)、房間(間房)……等。

三、民族性
母語文學中所反應的就是該族群的生活樣貌,母語教材也負有傳承族群文化的使命, 客家人的歲時節慶,有其民族的獨特性,和其族群的遷移歷史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編號 節日名稱 教材內容 內容摘要
1 正月初一(農曆新年)過年28敘述從除夕開始的過年活動。

26《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四課。

2 正月初二
跈媽媽轉妹家
29描述年初二和父母回娘家的過程,以及在外婆家中快樂的鄉間生活。

3 正月半(元宵節) 跈龍30
跈龍、磅龍是苗栗客家庄每年元宵節的重頭
戲,詳細描述其中的過程。

4 正月十六 掛紙31掛紙就是掃墓,客家人和其他族群不同,都選在正月十六即開始掃墓,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

5 義民節(義民節) 義民爺32
說明義民爺的歷史由來,這是臺灣客家人所
獨有的信仰。

6 八月半(中秋節) 月光華華33
描寫在中秋節時全家團聚的歡樂景象,延伸
出「月光華華」的傳統童謠。

7 逢年過節 敬阿公婆34
說明逢年過節敬阿公婆(拜祖先牌位)的過
程及意義。

客家族群的歲時節慶和其他漢民族大同小異,傳統農業社會中的「跈龍」,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大人期望來年生意興隆、五穀豐收,小孩則是沈醉在放鞭炮的歡樂氣氛中,發展至今,轉變成為苗栗地區元宵節時的觀光賣點--「磅龍」。

「掛紙」就是掃墓,客家人的的掃墓多在正月十六日就開始,那是因為早期客家人多在遠地食頭路(工作),趁回家過年團圓,返回工作地前先掃墓,民俗的內容在課文中都有詳盡的介紹。

「義民爺」是臺灣客家人才有的信仰,和客家人早期來臺灣開發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

這些都是具有獨特的民族性,今透過母語教材的介紹,來認識自己的鄉土。

四、教育性
母語文學的教育性,歷經時代的淬煉,不論是禾埕項,小朋友念的童謠;或是大樹下,
28《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二冊第六課。

29《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二冊第五課。

30《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十課。

31《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四冊第七課。

32《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三冊第十二課。

33《苗栗縣鄉土語言客家語課本》第一冊第二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