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 增分练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考地理增分练参考答案
小题增分练01特征特点类
1.C
2.B
3.D第1题,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存在“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闪”这种景观;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分布区,科罗拉多峡谷地带干旱少雨,不会出现“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闪”的情况。
故选C。
第2题,仙人掌、仙人球生长反映地理环境干旱,“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选B。
第3题,东非裂谷带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终年气温较高,气温季节变化小,干湿季明显交替,并非终年高温多雨,赤道地区昼夜
长短年变化最小,该地区未必是赤道地区。
裂谷带内湖泊以夏半年的雨水补给为主。
故选D。
4.D
5.B第4题,图中有一东西向的山脉分布,且年等降水量线在山峰附近密集,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5题,四个地点中,只有P和N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 在下游,海拔低而气温高,N在上游,海拔高而气温低。
6.C
7.A第6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降水较少,该湖泊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湖泊水位高,而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少,湖泊水位低,A、B错误,C正确;青藏高原夏季昼夜温差更大,湖泊昼夜水位相差最悬殊,D错误。
第7题,夏季,雅鲁藏布江流量最大,部分江水通过隧道进入湖泊,冬季,雅鲁藏布江处于枯水期,湖泊通过隧道补给河流,同时带动电机发电,由于不
同季节湖泊不断吞吐,湖泊盐度不会增加,A正确。
8.C9.B第8题,读图,温哥华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年最低气温为2月份,故A 错误;北京和张家口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雨比降雪多,故B错误;图中城市大多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故C正确;图中绝大部分
城市位于东半球、中纬度,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第9题,2022年冬奥会召开的时间为2月2日~2月1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
温哥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误;北半球冬季,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都灵的纬度比利勒哈默尔低,白昼时间长,所以其日出时间早,故B正确;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为小麦返青的季节,故C错误;盐湖城为高原气候,春季气温比温哥华低,立春要晚于温哥华,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0.A11.D12.C第10题,根据区域定位可知,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最冷月气温大于0℃,全年降水均匀,因此无结冰期,河流流量较稳定,河流含沙量小,并且没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正确答案是A。
第11题,M位于河流下游,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区,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所以土层较深厚,并且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肥沃,P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并且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M地区的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均大于P地区,正确答案选D。
第12题,霍巴特港口并不是距离南极物资补给最近的港口,因此选项A错误。
霍巴特并不生产反季节蔬菜,选项B错误。
霍巴特港口位于南半球,相对距离南极较近,南极科考时间多为12月至次年2月份,因此物资补给的时间选在11月中旬左右,正确答案选C。
13.A14.D第13题,图示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主要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A正确;土地红漠化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云贵高原是石漠化,B错;图中岩石有裂隙,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断层发育,C错;石灰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渗漏而导致地表缺水干旱,D错。
据此分析选A。
第14题,每次潮涌的涌出量等于甲、乙水位之间的水体容积,因此潮汐泉每一次的涌出量是相同的,A错;潮汐泉是间歇性涌出而不是由于潮汐作用形成的,B错;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会影响到潮汐泉的
发生,C错;夏季当地降水较多,下渗补给量更大,一天中发生涨落的频次更多,涌出泉水次数较多,D正确。
据此分析选D。
15.D16.B第15题,该地为亚热带高山,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A项错误。
自然带体现了由山脚到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故B项错误。
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故C项错误。
由垂直地带性规律可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以上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项正确。
故选D。
第16题,东南信风是南半球的风带,影响不到我国,A项错误。
高山的深谷地区,多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半干旱景观,B项正确。
盛行上升气流,一般降雨较多,不会如此干旱,C项错误。
图中山地海拔为7 556m,应该是我国青藏高原或者西南地区,且为东坡,不受西北季风影响,D项错误。
故选B。
小题增分练02等值线图类
1.B
2.C
3.C第1题,读图,1900年海岸线到1971年海岸线只有部分向陆地推进,两侧海岸线1900年和1971年相交,说明没有变化,故A错误;1982~1987年以及1987~1991年海岸线也有相交位置,故C、D错误,1971~1982年海岸线无相交,且向陆地推进,故B正确。
第2题,近百年来,尼罗河海岸线整体向陆地推进,说明尼罗河下游泥沙堆积物减少或者海水侵蚀增强;泥沙堆积物的减少则是因为上游修建大坝后泥沙沉积,入海泥沙减少。
故选C。
第3题,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整体向陆地推进侵蚀加重,有利于航行;海水倒灌加重;泥沙减少导致鱼类饵料减少,因此不利于鱼群集聚。
故选C。
4.C
5.A
6.C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亚地区,区域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印度洋上,以西南季风的形式影响该区域。
P地位于印度西南部,地势较高,海洋水汽受到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其南北两侧丰富,据此选C。
第5题,M、Q两地降水迥异,分别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该现
象既因二者的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不同,也与二者的地形差异有关。
M地受大陆气团影响大,Q地受海洋、西南季风影响大,Q地地势低,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M 地地势高,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据此选A。
第6题,图中显示,T处为沙漠,S处虽然降水更少但有印度河及其支流等河流流经,农业发达,所以没有形成沙漠,S处降水少,地下水水位不高,地下水不丰富;地表植被少,历史上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很大。
据此分析选C。
7.B8.C9.A第7题,读图可知,越往中心海浪越高,表明中心风力大,四周风力小,且结合海浪高度等值线呈闭合状态可知符合气旋的特点。
由于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东部,且属于温带地区,应为温带气旋,B对。
图示海浪主要位于30°N~60°N,排除AC两项;盛行西风不属于天气系统,排除D项。
故选B。
第8题,读图可知,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P地浪高应该为2~4米,A错;Q地风向应为西北风,B错;R 地虽然等值线密集,但是等值线数值小于M地,即海浪高度小于M地,因此风力小于M地,C对;海浪不会改变R地洋流的固定流向,D错。
故选C。
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大西洋海域冬季受西风影响,海浪较大,夏季海浪较小;根据材料可知,海浪波高最高纪录为19米,此时该海域海浪最高16~18米,应处于海浪较高的季节,最可能是1月。
故选A。
10.B11.A第10题,由材料可知,公交等时线上各点到出发点的用时相等,若公交车速度越快,则相同时间行走距离越远,等时线越稀疏。
读图,量取50分钟内(3 000秒)从天河城到广州东站方向行走图上距离最短,故该方向车速最慢,所以B正确。
第11题,根据公交等时线的分布特点,南部等时线先稀疏后密集,说明南部方向公交车行走速度先快后慢,高速公路、工业区、农田对公交车车速影响不大;若有河流流经,则需要过桥,桥梁对同时通行车辆的数量和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影响车辆通行速度,故A正确。
12.A13.B第12题,等值线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根据图中等值线,四地气温倾向率最大的是红卫,约0.60~0.62℃/10年,降水量倾向率最大的是鸭绿河,约32mm/10年,A对。
其他地点的倾向率较小,B、C、D错。
第13题,图中气温倾向率各地都大于0,说明气温呈上升趋势,可推测该区域活动积温增加,B对。
降水量倾向率有正值、也有负值,地表侵蚀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A错。
土壤可能趋于变湿,C错。
气温、降水都呈正值地区,粮食产量可能增加,D错。
14.B15.C16.D第14题,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第15题,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
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第16题,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小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范围为[x,x+d),即[500米,600米),陡崖顶部P点,距底部垂直距离的范围为200米≤H<400米,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D项正确。
小题增分练03地理计算类
1.A
2.D
3.A第1题,读图可知,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只包含地铁出行的客流;其数据详实、精确地记录了乘客的检入和检出时间与地点;以地铁站点信息为基础,可兼容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但不能详细地记录居民出行的全部轨迹,故选A。
第2题,乘客上班时间比较固定,上班出行时间弹性较小,故A错误;乘客上下班时乘坐地铁,可供选择交通方式是一样的,故B、C错误;乘客下班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错开高峰期,时间弹性较大,故D正确。
第3题,根据早高峰出发时刻和早高峰的到达时刻,读图比较可知,大部分乘客的出行时长为半小时,故选A。
4.B
5.A
6.C本题组以玻利维亚西南部某城区及附近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城市选址、天气和坡度的相关知识。
第4题,基础性知识,玻利维亚处于低纬地区,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故该城市在该海拔建城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气候,选B。
第5题,玻利维亚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蒸发较强,空气中水汽较多,夜晚温度低,有利于水汽凝结;从图中可以看到湖泊,可以增加空气中水汽;而风力强劲,大气不稳定,雾不易形成;从图中海拔可以判断该城附近没有冰川分布,故选A。
第6题,先用直尺垂直于等高线,过“车祸点”量出两等高线之间距离为
7.5mm(测量有误差,但应在7~8mm之间),根据材料“坡度比(坡角的正切值)为1/5”,tanα=h/L=100m/L=1/5,算出L=500m,比例尺=50 000/0.75≈66 667,故选C。
7.C8.A9.D第7题,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图中与P点相邻的等值线数值为500和750,再根据P点在东部沿海,冬季处在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土壤侵蚀强度较大,因此取值最可能是750。
第8题,甲地位于平原与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且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土壤侵蚀强度大于位于高原上降水较少的乙地。
第9题,乙地区为德干高原,降水较少,光照和热量条件好,是印度棉花的主要产地,因此可发展的工业为棉花纺织。
10.A11.C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乙地位于山地南坡,甲地位于山麓地势较低洼处,相比于甲地,乙地太阳辐射量更大,甲地由于地势较低太阳辐射容易被遮挡,A 正确。
第11题,由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的计算公式(N-1)×等高距≤H<(N+1)×等高距(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可以得到此图陡崖最高为200米,准备的绳子适宜的长度应超过200米,210米最为合适,C正确。
12.C13.B第12题,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降水量较小,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终年少雨;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口处,受狭管效应的影响,多大风天气。
第13题,乙湖泊在行驶火车的右侧,旅客在丁处看到乙湖泊太阳反射光,则旅客位于湖泊
西南方向,可知太阳在乙湖泊的东北方向,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且日出不久,时
间应在6:00之前不久,当地位于东五区则此时的北京时间应为9:00之前不久。
14.B15.A16.D第14题,根据图示信息,AC两点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均为300m。
但AB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B点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据此AB的落差为0~74米;CD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下游,则D点的海拔应为200~274米之间,据此CD的落差为26~100米之间,CD的落差大于AB,根据材料,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CD段的流速大于AB河段,据此分析选B。
第15题,根据图示信息,图中P处的海拔为300~400米,湖泊位于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湖泊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则P点与湖泊沿岸的高差为
0~174米,结合选项,最接近170m,据此分析选A。
第16题,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
并且愈往下游,泥石流的破坏性越大,危险越大,因此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往与
泥石流近乎垂直方向的山坡地跑,据此结合图示最佳逃生路线为4,选D。
小题增分练04地理推理类
1.C
2.B从材料“开都河……其东支是唯一能够流入湖区的河水”,加之该地地处内陆,河流为农业主要灌溉用水,博斯腾湖盐分主要来自河水和排入河流后的灌溉用水;湖盆中原有矿物质有限;湖周的生物主要起到净化水质等作用,是对湖泊的适应,对湖泊的盐分影响不大;该地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大气降尘有限,故选项
C正确。
第2题,解放一渠位于开都河下游,扬水泵站主要调水给孔雀河,两者对开都河汛期几乎无影响;解放一渠使用时,直接调水给孔雀河,“后由于博斯腾湖生态、社会的需要停止使用解放一渠,而改由扬水泵站向孔雀河输水”可知,后来孔雀河水量主要受扬水泵站控制,为保障博斯腾湖生态,扬水泵站调水量势必有所减少以增加博斯腾湖水量,从而导致孔雀河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博斯腾湖水位升高,水面
面积扩大,蒸发会增加,故选项B正确。
3.A
4.D第3题,图示位于我国东南部某丹霞地貌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沟谷中植被多表现出雨林植被的特征,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充足,A 对。
季风区的降水量季节变化大,B错。
沟谷中太阳光照不如山脊处强烈,C错。
位于亚热带,气温不是雨林形成的主要因素,D错。
第4题,根据图例植被类型推知,图中甲地位于缓坡沟谷和平缓山脊之间,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C错。
乙处位于堡状山顶,下面相邻植被类型是山顶型亚热带硬叶灌木林,乙地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混交林,D对。
不可能是高山草甸、高山苔原,A错。
5.C
6.A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于排出油气的岩石。
”“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可知其为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而成。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
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等因素。
”甲乙一线沉积厚度比两侧薄,根据外力堆积填低的原理,地势较高处沉积物薄,较低处沉积物较厚,且沉积层底部为曲面。
故选A。
7.C8.D第7题,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射;寒带的范围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并不由极地涡流决定;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极涡是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对近地面影响较小,且极涡来自极地高空,一般以寒潮形式出现,多带来急剧的降温天气。
据此分析选C。
第8题,“超级寒潮”由极涡产生,其源地在极地,并非美国,故①错;“超级寒潮”是因赤道热两极冷的平衡被打破,
热空气进入北极,冷空气被挤出形成的,并不是仅仅因为地形产生的狭管效应造成的冷空气流动,②错;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③正确;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④正确。
据此分析选D。
9.B10.A第9题,据材料可知,1987~1996年是该公司的起步阶段,且位于深圳,
受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而得以发展,故正确答
案选B。
第10题,从材料中可看出,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重视科研投入,不断研发,进而迅速发展,故正确答案选A。
11.B12.B13.D第11题,固定菜场场所固定,不方便距离较远的居民买卖蔬菜。
“潮汐”菜市场售卖附近村庄种植的新鲜蔬菜,以方便附近的居民买菜,正是为了弥补当地固定菜市场不足的问题。
第12题,“潮汐”菜市场售卖附近村庄种植的新鲜蔬菜,以方便附近的居民买菜,可见最可能位于住宅区附近。
第13题,买菜多在上午和傍晚,A错误。
四川不靠海,而“潮汐”菜市场售卖的是附近村庄的蔬菜,B错误。
免收摊位费所以菜农成本低,价格比农贸市场便宜,C错误。
马路市场,可能影响城市交通,D正确。
14.A15.C16.B第14题,根据图示中的帝王蝶的迁徙路径可知,帝王蝶迁徙的重要原因是获取生存所需的气候条件,区域季节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有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热力环流影响局地小气候,太阳活动、地壳运动与区域气候的季节特征关联性不大。
据此分析选A。
第15题,结合图示中的帝王蝶的迁徙路线可知,帝王蝶历代繁殖地主要位于亚热带、温带;越冬地的气候夏季较为温和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的地区位于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而迁徙地位于东部地区,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迁徙全程跨越纬度50多度,则纬差1度≈111千米,则迁徙距离超过5 000千米;第四代飞行时间为11~12月,此时为冬季,飓风发生在夏秋季节,不会遭遇飓风。
据此分析选C。
第16题,根据图示,帝王蝶的繁殖地位于美国的中东部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火山等灾害不会频繁发生,②错;美国城市化起步早,近20年城市化速度不快,而且,迁徙路径多不在城区,④错,据此分析帝王蝶的锐减与②④关联度不大。
帝王蝶的迁徙路径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若其迁徙环境或迁徙的繁殖地、越冬地气候受到影响,则会导致帝王蝶大量减少甚至灭亡,据此分析选B。
小题增分练05地理比较类
1.A
2.D第1题,源区面积乘以源区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比重等于该种覆被类型的面积,分别将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算得的各类覆被面积相减,可得草地的面积相差最大。
第2题,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纬度相差大,且若纬度高,则气温低,应当有永久性冰雪分布;降水相差不大;坡度大小对于永久性积雪和高寒荒漠的分布影响不大;黄河源区海拔较长江源区低,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所以不存在永久性冰雪。
3.A
4.C第3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劳动力会更加不足,必然倒逼工业生产向智能化发展,A正确;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工业是需要在服务互联网支撑的环境下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更发达的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对交通和服务的要求更高;智能制造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软、硬件的结合,让智能机器随时启动或关闭,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B、C、D错误。
故选A项。
第4题,传统工业突出的特点是生产集中程度高,资金集中,产品标准化等,而智能制造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环保化。
因此其产品是随市场需求而生成,个性化强,市场的适应性强;智能制造节省劳力、原料、能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高。
所以只有C不是它的优势特点。
故选C项。
5.D
6.C
7.B第5题,由于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购普及率相对较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再加上农村相对分散,人口密度小,高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我国农村物流配送成本过高,故选D项。
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物流配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因此部分物流企业将无人机配送视为解决农村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方案之一,说明和传统的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速度快,配送成本低,因此①③正确;据图示可知,无人机载重小,且也受天气的影响,②④错误。
故选C项。
第
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无人机配送效率高、速度快,不受地表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适合在山区试用,以改变农村电商配送需要双脚“翻山越岭”的现状,故选B项。
8.D9.A10.C第8题,由材料可知,R值越小的产业越趋于集聚。
由表格数据可知化工产业的四项R值都比汽车产业R值小,则化工产业的四项集聚程度都比汽车产业高,故①③错,②④对,故选D项。
第9题,与化工产业相比,德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是因为汽车产业所需零配件较多,生产加工过程复杂,很多零配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主要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分布在全球各地,故A正确;随着行业的发展,化工和汽车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都较低,故B错误;C、D都不是汽车产业分布分散的原因。
故选A。
第10题,跨城市尺度产业带会使工业生产的污染有所分散,不会加剧城市环境的污染,故A错误;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不会使产业过度集中于城市的某一区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故B错误;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城市职能,促进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不会增强本地竞争,反而会遏制本地竞争。
故D错误,C正确。
11.B12.D13.A第11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B正确;A、C、D均与该差异无关。
第12题,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
第13题,两类城市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目前我国户籍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而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A正确。
14.A15.C16.C第14题,据图可知,该地区积雪从11月中旬开始,三月中旬开始融化,积雪时间长,积雪厚,植被类型为落叶松人工林和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冬季大部分时间气温较高,积雪时间短,积雪少,D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以高山草甸、高寒荒漠为主,B错误;黄土高原地区相对纬度较低,春季融雪较早,原始林木较少,C错误;大兴安岭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冷空气的影响大,积雪的时间早,融化晚,积雪时间长,积雪厚,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A正确。
第15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C正确;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枝叶繁茂对风的阻挡作用强,风小,D错误;据图中信息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三月中旬左右开始融化,但是融化的速度慢,B错误;该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无法推出两种植被的降雪量大小,同纬度小范围地区,降雪量差异不大,A 错误。
第16题,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改变林下积雪厚度,不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A、B错误;林地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时长,C正确,D错误。
小题增分练06时空排序类
1.D
2.C第1题,读图,该河流西岸坡度较缓、沉积物较多,说明河流多西岸为沉积岸、东岸为侵蚀岸,且河流河道“平直”,因此造成河流侵蚀、沉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侵蚀,即河流西岸为左岸、东岸为右岸,因此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A错;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图中的阶地不断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C错;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D对。
第2题,阶地②有火山灰,土壤非常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C对;河流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