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修养类文言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夫读书者,修身之基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四者,人生之大端也。
然修身为先,其余三者,皆由此出。
是以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夫医愚,非徒医人之愚,亦医己之愚也。
夫读书之益,非止于增广见闻,亦在于陶冶性情。
性情者,心之质也。
心正,则性善;性善,则情正。
是以读书者,必先正心,然后可以养性。
养性之道,莫大于寡欲。
欲多,则心扰;心扰,则性乱;性乱,则情不端。
故君子必先寡欲,而后可以养性。
读书之法,贵在循序渐进。
先从易入,渐至难深。
易者,近道也;难者,入德也。
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体用兼备,斯为至德。
是以学者,必由易而难,由浅而深,由近而远,由显而微,然后可以入德。
读书之要,在求其义。
义者,事之理也。
事之理,不可得而尽知,然可以求其大概。
求其大概,则心有所主;心有所主,则志有所向;志有所向,则力有所使。
是以读书者,必求其义,然后可以明理。
读书之趣,在于会心。
会心者,心与书合也。
心与书合,则意得而志满;意得而志满,则神安而气定。
神安而气定,则心无杂念;心无杂念,则志不乱;志不乱,则事无不达。
是以读书者,必会其心,然后可以尽其趣。
读书之效,在于致用。
致用者,学以致其用也。
学以致其用,则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则事无不成。
是以学者,必学以致其用,然后可以立功。
盖世之学士,皆以读书为修身之要。
然读书而不修身,则如盲者视,虽见而不知;如聋者听,虽闻而不知。
故读书者,必修身以正其心,养性以全其性,致用以实其行,然后可以称之为人。
译文:
读书的人,这是修身的基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生的四大目标。
然而修身是最先的,其余的三个目标,都从这里产生。
所以古人说:“书就像药一样,善于读书可以治愈愚昧。
”治愈愚昧,不仅仅是治愈别人的愚昧,也是治愈自己的愚昧。
读书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增广见闻,也在于陶冶性情。
性情,是心的本质。
心正,则性善;性善,则情正。
所以读书的人,必须先正心,然后才能养性。
养性的方法,
没有比寡欲更重要的。
欲望多,则心会受到影响;心受到影响,则性会混乱;性混乱,则情不会端正。
所以君子必须先寡欲,然后才能养性。
读书的方法,贵在循序渐进。
先从容易的开始,逐渐过渡到困难。
容易的,是接近道的;困难的,是进入德的。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体用兼备,这就是最高的德。
所以学者,必须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从显到微,然后才能进入德。
读书的关键,在于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