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话题作文《妥协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妥协话题作文《妥协的智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股巨流从山崖上奔泻而下。
山崖上的草木有的经受不住流水的冲击,逐流而下,最后辗转水底;有的顺势倒在激流中,久而久之把瀑流经过的山崖变成了一块色泽温润的绿壁;有的尽力吸收水分,努力向下扎根,在激流中生长得更加茂盛……
哲人站在崖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例文:
妥协的智慧
山崖上的树木,面对巨流的冲击,选择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我惋惜于那受不住冲击逐流而下的命运;我赞美那努力扎根,在激流中生长的选择;然后我更崇敬那顺应水流,暂时蛰伏以赢得生命机会的妥协的智慧。
江河不论如何蜿蜒迤逦,必将顺随地势流向汪洋。
溯往史,照古今。
山涛不同于其他竹林七贤在与礼教、官场腐败专制的抗争中头破血流而落得失败身亡的结局,他面对强权暂作退避,竭力于清正政治之重构,为黎民百姓谋福。
山涛虽然暂作妥协、退避,但始终不改清明政治、匡正天下的抱负和初心。
我们不仅要有对本心、初心的执守和追寻,有变通妥协的智慧,还需要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审视,如此方知,何者应避,何者不应避,方能炼就通达之境。
君不见褚时健七十出狱、八十收获“褚橙”的成功,倘若其出狱后不肯妥协于逆境,想要报复为他带来苦难的社会,怎能在高龄成就自我?正如哲人所说:“一个永远为自我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出一条路。
”在妥协逆境的同时又不忘本初,方能为河流之大智慧。
塞林格曾说:“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就是勇于为一种事业英勇地献身;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就是愿意为某种事业谦卑地活着。
”“英勇地献身”,虽看似伟大,却使我们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谦卑地活着”,看似屈服,实则给了我们积蓄力量的机会。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重振河山;李煜国破家亡,却选择妥协,登上了诗词艺术的高峰;苏武被俘,牧羊几十载,终而还乡,名传后世。
古往今来,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正是这种妥协的智慧,使他们能够“谦卑地活着”,取得成功。
萧伯纳曾经说过:“最美的花常常先谢。
”的确,对人生而言,面对困难时候的永不妥协有时会让人精力殆尽,最后沦为那先谢的花。
而面对困难时候的理性让步方能够成就深远,花开不败。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
当我们能够像水一样灵活善变,在让步中前行,定能将困难的巨石棱角抹去,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踏步前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富含哲理的比喻类材料作文,围绕“山崖上的树木”的不同表现审题立意。
材料的主体是“草木”,它们被势不可挡的“巨流”“冲下”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有的“经受不住流水的冲击,逐流而下”,屈服于命运的打击;有的“顺势倒在激流中”,不做正面的对抗,而是暂时蛰伏,最后依然能“把瀑流经过的山崖变成了一块色泽温润的绿壁”,这是一种迂回的生存智慧;有的“努力向下扎根,在激流中生长得更加茂盛”,这是勇于挑战厄运,不屈服、不放弃的强者的选择。
虽然它们被“冲下”的命运自己不能够左右,但是,其被“冲下”后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材料中它们被冲下后的命运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它们有着对待“厄运”的不同的态度和作为。
其实,人的命运也是这样的,当势不可挡的、自己左右不了的客观环境“冲击”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被厄运打压,最后辗转水底;可以审时度势“顺势倒在激流中”,彰显迂回的人生智慧;也可以努力扎根,努力生长,激流勇进,战胜逆境,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再创辉煌。
立意:
1. 激流中生长,磨难中开花。
2. 直面苦难,逆风飞翔。
3. 于激流中拥抱阳光。
4. 激流扎根,绽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