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

合集下载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 0) 3 5 . 2 :0 5
[ ]王 忠 诚. 经 外 科 学 [ .湖 北 : 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3 神 M] 湖
2 9—2 9. 7 9
[ ] 晓平 , 4 唐 刘婉椿.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的疗效 分析 [ ] 中 国 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0 4 9 6 4 0— 3 . 2 0 , ( ):3 4 2

在颅脑损伤急性 期 , 脑组 织即 已存在 缺血 缺氧 , 早期 行
4 一 2
医学创新
21 0 2年 1 月 第 9卷第 1 期
Me i ln oao f hn ,aur.0 2 V 1 o1 dc nvtno iaJn a 2 1 , o 9N . aI i C y .
临 床 研 究
姜兰 李娟 王钰
对 20 年 1 ~ 0 0 1 月本 院妇科 门诊 确诊患宫 颈 06 月 21 年 2 【 摘要 】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 治疗宫颈 H V感 染的疗 效。方 法 P
H V感染者共 25例。观察组共 13 , P 3 2 例 保妇康栓阴道用药 3 个疗程( 个月) 对照组 12 , 3 , 1 例 不用任何药物 , 只进行观察 。用药 3 个 月后 , 停药 2 周返诊 , 行妇科检查及液基细胞学 ( C )杂交捕获二代 ( C ) TT 、 H I 检测 。结果 用药 3 I 个月停药 2 周后 , 观察组痊愈率 、 显
00 ) .5 。见表 12 、。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 1 个月后 G S评分 比较 [ ( ) C n% ]
12 治疗方法 .
对照组 : 给予神经外科 常规治疗 , 如脱 水降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 3个月 G S评分 比较[ ( ) O n% ]

高压氧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研究

高压氧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研究
例 。特 重 型 ( 3~5分 ) 6例 。其 中 单 纯 1 血肿 清除 1 6例 , 血肿清 除加去骨瓣 减压 4 2例 , 裂 伤 脑 组 织 清 除 加 去 骨 瓣 减 压 挫 2 例, 1 保守治疗 1 7例 。昏迷 6 4例 , 去大
者 治 疗 前 G S G S评 分 比 较 , 异 无 统 C、O 差
The GCS,GOS n we e s d o s e s he r u e t a s s t c n to Be oe t ra me tt e ewee no o diin. fr hete t n h r r sg i c n d fee c bewe n te t i f at n i ifr n e t e h wo g o p .Afe t e r am e GCS f ru s t r h te t nt o HPO
与 高 压 氧 治 疗 开 始 时 间 、 程 长 短 呈 疗
正 比。
( B )o sv l rn c rba nuy H O n e ee a i ee rl jr . ‘ c o i
Me h d : 4 p t n swi e e e c a ic r— to s 6 ai t e t s v r rn o e e h
治疗 组 相 同 治 疗 外 , 者 经 临床 抢 救 生 命 患 体征平稳后 , 在常规 治疗 的基础 上 , 进行
重 型 颅 脑损 伤 疗 效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后 , 于 血 脑 屏 障 破 由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2 o:0 36 /来自s . 0 7 s 1x 21.
坏, 局部微循环 障碍 , 脑组织缺血缺氧 , 导 致脑细胞发 生肿胀 , 内压急 剧升 高 , 颅 可 继 发 脑 疝 而 危 及 生 命 J 虽 经 手 术 治 。

观察神经外科应用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神经外科应用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神经外科应用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在采取高压氧治疗时的影响。

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选取80例于我院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研究组采取高压氧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NIHSS评分和颅内压水平。

结果:首先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50%,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其次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颅内压水平无差异,P>0.05;经治疗,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采取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另外也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外科;高压氧;危重颅脑外伤危重颅脑外伤在当前临床中作为神经外科十分常见的一项疾病,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外力因素所致,导致患者的头部出现严重的损伤,从而诱发昏迷、出血等症状,另外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致使其生活能力急剧下降[1]。

一般而言,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即便抢救成功,仍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所以目前在此病的治疗中,除了挽救生命外,也需要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程度[2]。

随着神经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的选择上偏向高压氧,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本文便重点对高压氧治疗展开深入研究,试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80例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6~75岁,平均(54.91±5.1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0.52~5.21h,平均(2.47±1.08)h;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7~74岁,平均(54.37±5.4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0.49~5.32h,平均(2.41±1.11)h。

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总结近20年来183例重型颅脑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HBO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本组最长7个疗程,最短2个疗程。

结果按GOS判断预后标准,恢复良好138例,轻残21例,中残13例,死亡11例。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生命征平稳时,尽早进行HBO治疗,就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恢复脑功能,对昏迷病人有促醒作用,对恢复期的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同时也能治疗和预防外伤性癫痫的发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近40年来,高压氧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泛,研究亦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要[1]。

在临床研究中证实,HBO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治疗作用,现将我们183例的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83例,男121例,女63例,年龄11~81岁,平均32岁。

有昏迷史,GCS评分4~8分。

受伤方式:车祸伤83例,跌倒坠落伤51伤,打击伤36例,刀砍伤13例。

损伤类型:原发性脑干伤2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30例,广泛性脑挫裂伤33例,颅内血肿93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9例,硬膜下血肿26例,脑内血肿19例,多发性血肿9例。

颅骨骨折127例,合并伤36例。

1.2 治疗时机与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入院后,根据伤情及头颅CT或MRI的检查结果,立即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常规治疗为脱水剂、止血药、地塞米松、抗生素、能量合剂、神经营养药(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及神经节苷脂),持续吸氧及其他支持疗法。

手术治疗为清除颅内血肿,清除破碎坏死的脑组织,清除粉碎凹陷的骨折片,去骨瓣减压。

根据伤情进行硬脑膜减张缝合,在硬膜下硬膜外各置一引流管引流,3-9d天拨管未见颅内及伤口感染。

估计72h不能清醒的患者,均给予早期气管切开。

地塞米松使用5-7d,脱水剂可用10~20d。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护理。

方法对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

结果96例颅脑损伤患者痊愈44例,显效32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

结论高压氧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做好入舱前后及整个过程的护理,让患者及早、及时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脑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标签: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护理高压氧(hyperbaric oxyen,HBO)治疗是机体处于高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即周期性呼吸超过1个大气压纯氧的治疗。

许多研究认为脑损伤后的供氧与预后有密切关系[1]。

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弥散度,从而改善脑组织的缺氧,使脑组织氧分压相应提高,同时高压氧又可使脑组织线粒体中H+-ATP 酶活性增加,从而促进脑组织的修复[2]。

脑损伤虽然使脑组织受到伤害,但仍然有逆转的可能,只要及早、及时的给予高压氧治疗,是可以尽快消除可变性脑组织和缺氧状态。

可促进脑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

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均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

其中广泛脑挫裂伤47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术后)18例,硬膜下血肿(术后)11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1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6例,男性67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短36 d,最长11个月;致伤原因为车祸、坠落、打击伤。

其中气管切开17例。

1.2治疗方法采用SHC900单人纯氧舱治疗,治疗压力为0.2 mPa,治疗时间为70 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5 d。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将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案应用到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研究时段确认其中64例因颅脑损伤导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对照组单纯应用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方案并配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0(93.75%),对照组为24(75.00%),即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更优(P<0.05)。

结论:在对颅脑损伤致使昏迷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电刺激;颅脑损伤后昏迷;生物反馈;治疗方式;观察应用昏迷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随着近年来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这种状况下,虽然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但也有部分患者陷入不同时程的昏迷状态,而如何解除患者的昏迷成为了新的临床治疗难题[1]。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昏迷状况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故而选择一种有效的刺激方式使患者转变昏迷状态清醒,是现代临床医务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2]。

本项研究,探究将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案应用到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现将结果与方式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研究时段确认其中64例因颅脑损伤导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对照组中患者年龄18-65(48.9±4.8)岁;实验组中患者年龄17-65(46.1±5.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时根据临床诊断符合相关标准并纳入数据库,患者知晓资料被调用可能性;所有患者接受入院前体检,身体机能良好,未见其他血液性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个体状况稳定,可耐受后续实验。

高压养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高压养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高压养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观

缑丽霞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2(030)002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方法将97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GCS评分和CT检查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分,对照组平均提高2.0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促苏醒作用,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加可能是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作用机制之一.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缑丽霞
【作者单位】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
【相关文献】
1.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促醒的观察及护理 [J], 黄苏闽;蔡小琴
2.催醒汤配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昏迷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田建平;杨国栋
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早期促醒治疗的研究 [J], 陈加富;陈新生
4.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NICU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 [J], 阮立新;李先锋;黄其川;易际淼;陈列;李新崇;高国一
5.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促醒的效果分析 [J], 程晓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区 脑 细胞 凋亡 等 作 用 有; 高压氧 ; 疗效 ; 机制
20 0 6年 1 1月至 2 0 0 9年 5月 笔 者 采 用 早 期 高
压 氧 (y eb r xg nt n H O) h prai o ye a o , B 治疗 重 型颅 脑 损 c i 伤4 0例 , 现将 其 治疗情 况和疗 效 总结报 告如 下 。
t sedf rnitn oec a e tde abt []Ac i u iee t i ,B n hmbrs isi rbi s ao u n s J_ t a
Or o c n u p ,1 9 2 8:1' 3 t p S a d S p l 9 4, 5 h - . 4
进 一步 观察 。
参 考 文 献
s g ne ne vs nhpatrpat f fci [1JB n t e cmetdr io i hols rnet n J. o e a u e i r yo i o
J it u g r 2 0 , 2 5 : 8 _ 9 . o r , 0 0 8 ( ) 6 9 6 4 nS B
史 振才 , 子荣 , 李 张念非 , . 等 晚期股 骨 头坏 死 的人工 关节 置 换术 _] J.
中 国矫形外 科杂 志 , 0 5 1 ( 1 :6 9 1 1 . 2 0 ,3 2 )1 0 - 6 1

p roscae e nls t i trpat s []Ci r o o u-otdcmet soa hpa holse J. l O t p p e t l r i n h
1 张 晓岗 . 0 杨德 盛 , 曹力 徘 骨水 泥 型全髋 关 节置 换术 治 疗成人 发 育性 髋关 节脱 位 [] J_ 中国修 复重建 外科 杂志 ,0 82 ()6 96 2 20 ,26 :4- 5 .

高压氧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觉醒时间、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高压氧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觉醒时间、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高压氧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觉醒时间、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程杨玉1,刘晓东2,秦宝华1,刘德友1,李千鹤1,王彦宏1,冯照东1,杨丙章1,杨喜苗1,李嫄1摘要目的:通过高压氧(HBO)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昏迷病人,分析其在促醒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学生物指标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6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TBI病人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㊂对照组采用常规HBO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HBO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㊂比较两组治疗疗效㊁觉醒情况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学生物指标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3%,高于对照组的4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觉醒率为32.79%,高于对照组的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学生物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㊁S100钙结合蛋白B (S100B)和β-内啡肽(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NSE㊁S100B㊁β-EP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对于sTBI昏迷病人,采用HBO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病人觉醒时间更短㊁觉醒率增高㊁并发症发生减少且能有效改善血清学生物指标,治疗效果显著㊂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血清学生物标志物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5.030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发长期昏迷病人超过20万人,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㊁进展快,使得昏迷病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沉重负担,并造成许多社会伦理和经济问题[1-2]㊂因此,如何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这一部分病人能够得到最佳有效的治疗,重新回归社会,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也是当前神经外科关注的重要课题[3]㊂高压氧(HBO)治疗颅脑疾患已有多年历史,且其疗效已获得临床广泛认可[4-5]㊂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评估意识障碍病人的脑功能状态,无需病人主动配合,便于临床对脑昏迷病人进行意识评估[6]㊂本研究通过HBO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分析其在促醒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6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122例作为研究对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No.2020127)作者单位 1.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通讯作者刘晓东,E-mail:***************引用信息程杨玉,刘晓东,秦宝华,等.高压氧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觉醒时间㊁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5):2859-2862.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㊂观察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24~55(39.57ʃ9.51)岁;体质指数(BMI)为(23.61ʃ4.23)kg/m2;损伤病因:高坠伤19例,交通伤31例,头击伤11例㊂对照组,男29例,女32例;年龄25~56(40.49ʃ9.26)岁;BMI为(23.43ʃ4.36)kg/m2;损伤病因:高坠伤19例,交通伤29例,头击伤13例㊂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病人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ȡ18岁;有明确颅脑损伤史;经头颅CT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影像诊断[7];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气胸未处理;重度呼吸道感染及鼻窦炎;恶性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死亡及中途退出者;严重肺气肿及肺大疱者;临床资料缺失者㊂1.3方法对照组给予HBO治疗,采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压力为0.2MPa(绝对压),加减压各20min,吸氧1h,过程不休息,氧浓度99.5%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在纯氧舱吸氧),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㊂若治疗过程病人出现病情不稳定或变化立即停止HBO治疗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利用动态脑电图及医用事件相关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波幅大小的分析,通过脑电图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寻找精准评估脑功能意识状态的客观量化指标,达到治疗与评估一体化的目的㊂1.3观察指标1.3.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为病人恢复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症状及定位体征无异常,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显效为病人恢复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症状及定位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有效为病人恢复意识,无法自理,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责任病灶;无效为病人意识未恢复未清醒,症状及定位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影像学检查无变化无进展[8]㊂总有效=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1.3.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收集分析所有病人昏迷程度㊁觉醒情况,通过睁眼反应㊁语言反应㊁肢体运动3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5分,得分与昏迷程度呈反比,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㊂以GCS>8分为觉醒,计算觉醒率[9]㊂同时记录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㊂1.3.3血清生物学指标常规采集静脉血,低温凝血,提取上层血清,分别采用对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㊁S100钙结合蛋白B(S100calcium binding proteinB, S100B)和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在血清中的浓度水平㊂相关实验试剂均由医院检验科提供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1㊂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117(27.87)17(27.87)10(16.39)17(27.87)44(72.13)对照组6110(16.39)12(19.67)8(13.11)31(50.82)30(49.18)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6.732,P=0.009㊂2.2两组觉醒情况比较观察组觉醒率高于对照组,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2㊂表2两组觉醒情况比较组别例数觉醒率[例(%)]觉醒时间(h)观察组6120(32.79)①17.66ʃ8.66①对照组618(13.11)29.74ʃ11.65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㊂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3㊂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变形合计观察组610(0.00)1(1.64)2(3.28)3(4.92)对照组613(4.92)5(8.20)6(9.84)14(22.95)①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㊂2.4两组GC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4㊂表4两组GCS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观察组61 5.49ʃ1.6711.26ʃ2.50①② 5.77ʃ2.39②对照组61 5.23ʃ1.848.11ʃ2.15① 2.89ʃ1.95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㊂2.5两组血清NSE㊁S100B和β-EP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NSE㊁S100B和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NSE㊁S100B㊁β-EP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5㊂表5 两组血清生物学指标比较(x ʃs )组别例数 NSE (μg/L )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观察组6123.56ʃ3.3211.24ʃ2.37①②12.32ʃ2.90②对照组6123.80ʃ3.1115.82ʃ3.50①7.98ʃ3.47组别 S100B (ng/L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β-EP (ng/L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观察组 2.12ʃ0.56 1.03ʃ0.18①②1.09ʃ0.48②78.20ʃ14.6014.50ʃ5.40①②63.70ʃ11.70②对照组2.24ʃ0.411.61ʃ0.30①0.63ʃ0.3178.50ʃ14.7027.60ʃ11.10①50.90ʃ11.65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 <0.05㊂3 讨 论随着现代急救水平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包括高坠伤㊁交通伤㊁头击伤等)的生命得到挽回,但救治成功的病人中仍有70%伴有昏迷及严重意识障碍,给病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0]㊂研究表明,脑可塑性巨大,在脑损伤昏迷病人中,观察其脑组织可以发现未坏死和功能未丧失的脑细胞[11-12]㊂因此,早期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干预,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细胞,对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行调节,重建神经功能网络,可以实现功能重组,从而达到脑部功能重塑及促醒的作用㊂目前,临床常用的综合促醒治疗方法有神经营养药物㊁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㊁神经电刺激法㊁磁刺激治疗㊁HBO 治疗等[13]㊂其中,HBO 能迅速纠正机体缺氧状态,有效改善微循环,加速组织㊁血管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自1964年应用于颅脑创伤治疗以来,其在颅脑创伤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疗效已经获得肯定㊂2021版颅脑创伤HBO 治疗的专家共识中指出,HBO 可以用于颅脑创伤的辅助治疗,推荐在颅脑创伤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附加HBO 治疗,而且共识建议,中重度颅脑创伤急性期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实施HBO 治疗[14]㊂神经电刺激法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昏迷促醒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是将有效的治疗电流通过体表电极,无创地由周围神经引入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脑电活动,使脑干网状上行系统及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的状态;同时神经电刺激信号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和纹状体到达脑的血管舒张中枢,引起脑血管扩张,提高脑病灶的局部血流量,从而起到改善昏迷病人意识水平的作用[15]㊂而且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是一种无痛㊁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无创㊁并发症少㊁操作简便以及费用低廉等特点,在早期救治的同时进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预后[16]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3%,高于对照组的49.18%(P <0.05);观察组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觉醒率为32.79%,高于对照组的13.11%(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5%(P <0.05),提示HBO 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病人觉醒时间更短,觉醒率增高,并发症发生减少,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㊂本研究所有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治疗前GCS 评分均分在5分左右,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病人状态多处于中重度昏迷状态,神经元损伤较重㊂治疗后,两组GCS 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 <0.05),提示HBO 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疗效优于单纯HBO 治疗㊂ 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NSE ㊁S100B 等生物标志物释放至血液使其含量增加[17-18]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NSE ㊁S100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NSE ㊁S100B 含量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㊂另有研究表明,β-EP 含量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一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β-EP 含量随之释放增加,且其含量与伤情呈正相关[19-2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β-E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β-EP 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表明HBO 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能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㊂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HBO 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能有效缩短病人的觉醒时间㊁提高觉醒率㊁减少并发症㊁有效改善血清生物标志物㊁减少继发性脑损伤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㊂参考文献:[1] 吴海涛,余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监测技术[J ].创伤外科杂志,2023,25(3):161-166.[2] HUANG X Y,HU X P,ZHANG L,et al.Craniocerebral dynamicresponse and cumulative effect of damage under repetitive blast [J].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49(10):2932-2943.[3]许高权,刘晓东,姜壮.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脑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14-18. [4]于君,马丰庆,曲丽波.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2,29(2):245-248.[5]XU L J,LI B L,YANG C F,et al.Clinical research on postoperativeefficacy and related factors of early simulation hyperbaric oxygentherapy fo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J].Pak J Pharm Sci,2016,29(1):273-280.[6]丁锦荣,吴德模,管义祥,等.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血流及促醒效果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2):884-886.[7]张泽奎,杜刚,蒲鹏.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像计分与GSC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初探[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22-24,47.[8]黎会,吴文昌,吴雪松.多模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4):1-5. [9]TESFAY K,ASSEFA M,ZENEBE D,et al.Road traffic injuredpatients with severe GCS and organ injury had a poor prognosi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9,19(1):1-8.[10]雷志刚,白如玉,王江飞,等.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及针灸早期促醒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4):432-434.[11]梁旭光,陈立波,韩国祥,等.多种促醒方法联合应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708-1709.[12]DU T J,JING X Y,SONG S R,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enteralnutrition supplemented with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craniocerebral inju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Neurosurgery,2020,139:e553-e571.[13]孔洋洋,何高利,高丽丽.多种促醒方法联合应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401.[14]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3):271-275.[15]王丹丹,庞猛,王辉.电针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51-54.[16]王学建,陈杨.电针及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17(6):556-557. [17]宋波,雷蕾,王安邦,等.神经节苷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脑脊液NSE㊁S100B和MBP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3):332-336.[18]GAO Y,DUAN J,JI H,et al.Levels of S100calcium binding proteinB(S100B),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and cyclophilin A(CypA)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multiple injuries combined with delirium transferred from the ICUand their prognostic value[J].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2021,10(3):3371-3378.[19]贺波.纳美芬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和NSE水平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9):991-993.[20]刘鹏飞,白如玉,马跃,等.不同时机促醒治疗对SBI昏迷患者脑脊液活动指标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5):533-535.(收稿日期:2023-04-10)(本文编辑邹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正五聚蛋白3、Sestrin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庆1,王永2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㊁Sestrin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㊂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 2022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㊂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19例)㊁中度组(17例)及重度组(14例),基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组(39例)㊁预后不良组(11例),观察各组血清PTX3㊁Sestrin2表达变化及其与NIHSS评分㊁m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㊂结果:入院首日,病例组血清PTX3水平㊁Sestrin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不同时间点,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中度组㊁重度组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入院首日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病人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㊂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㊂结论:血清PTX3㊁Sestrin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较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是均与病人的mRS预后评分无明显相关性㊂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正五聚蛋白3,PTX3;Sestrin2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5.03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㊂因此,早期评估病人疾病情况,对于积极㊁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㊂生物作者单位 1.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通讯作者王永,E-mail:*******************引用信息王庆,王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正五聚蛋白3㊁Sestrin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 (15):2862-2865.标志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预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㊂炎性细胞因子㊁氧化应激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2],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神经损伤标志物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㊁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等[3-5]㊂Sestrin2属于Sestrin家族中关键成员之一,主要参与机体多种代谢和炎症过程㊂Sestrin2可以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心脑血管疾病㊁癌症等㊂研究表明,Sestrin2可能为脑卒中病人内源性的保护。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庭 及 社 会带 来 了沉 重 的 经 济 负 担 。 近年 来 的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 高压 氧 治疗 颅 脑 创 伤 有 良好 的 效果 , 已经 成 为 一些 神 经 科 疾 病 的常 规 治疗 措 施 。 研 究 旨在 探 讨 药 物联 合 高 压 氧 治疗 重 本 型颅 脑 创 伤患 者 的疗 效 。
侧 支 循 环 的 建立 , 缺 氧 状况 改善 或 消 除 I ( ) 进新 生 血 使 ” 7促 。
表 1 2组患 者 一 般情 况 比较


( n=3 ) 0
. .
性别
年龄
体质量 G S评分 脑电图异常 ( ) C 例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女 ) ( , ) ( gi ) ( ,_ ) 重 度 男/ 岁 i k , 分  ̄ s - e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高压 氧 治 疗 能 显 著 改 善 重 型 颅 脑 创 伤 患 者 的 预后 。高 压 氧 治 疗 后 , 昏迷 患 者 的 意 识 “ 关 ” 象 提 开 现
有限公司生产 , 品型号为 G 2 7 /. 1I 。 产 Y 6203 6V 高压氧治疗具 — 体方 案 : 治疗压 力为 0 a 舱内加压 2 i, 压下面罩 . MP , 2 0mn 稳 吸氧 3 i,中间休息 5m n 0m n i,再吸氧 3 an 0r ,开始减压 2 i 5 mi。连续 1 1 n 0d为 个疗程 , 每例患者 治疗 3个疗程。 1 观察 指标 . 3 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分别进行 G S C 评分 以
管 和侧支循 环的形成 , 保护损伤病灶周 围的“ 缺血半暗带” 的 神经细胞 , 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8 高压氧能改变外 伤后脑 2 1 ) 。( 缺氧性损伤和功能障碍 , 尤其 是对正常脑血管的收缩 作用 和 对缺血组织 血管 的扩张作用 , 使相应 中枢获得充足的氧供及 血液供应 , 减少乳酸生成 , 加速脑损伤的修复 , 从而改善神经

分析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

分析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9期297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监护·分析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施娟(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0 引言颅脑损伤即为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脑组织损伤。

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伤后昏迷超过6h 或再次昏迷者属于重型颅脑损伤[1]。

交通事故引发重型颅脑损伤不断增加,因为疾病加重、发展迅速等,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减少死亡率[2]。

因此,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

现抽取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给予探讨,开展高压氧综合护理干预,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信息。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具体包括车祸伤、坠落伤、暴力击打伤等,受伤部分为:脑挫伤、脑干损伤。

随机分组,每组20例。

参考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0.5±8.4)岁,体重(61.7±11.9)kg ;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2±9.8)岁,体重(62.4±12.8)kg 。

入选要求:病人具有一定理解能力与自理能力;知情同意。

排除濒临死亡;恶性肿瘤病人;严重内科疾病病人。

1.2 方法。

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高压氧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如下。

1.2.1 确保呼吸道顺畅:呼吸道顺畅属于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基础。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数为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顺畅、避免肺部感染[3]。

严重肺部感染不但不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少数病人高压氧的治疗时间中断与增加。

护士应进行翻身拍背,给予雾化吸入。

气道湿化与振动排痰仪治疗,尽可能清除痰液。

重视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降低抗感染药的使用。

1.2.2 入舱前的准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气管套管带气囊病人,抽除气囊气体,注射4-5 mL 生理盐水[4]。

每次进舱用l%盐酸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促进黏膜血管收缩,缓解水肿,进而确保咽鼓管顺畅。

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者 选取 了我 院2 0 1 3 年8 月 至2 0 1 5 年8 月间收 治的重型颅 脑损 伤患者 1 2 0 例 进行研究 ,取 得了满意 的结果 ,现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 方法 1 . 1基本 资料 :选取我 院2 0 1 3 年8 月至2 0 1 5 年8 月间收 治的重型颅 脑损 伤 患者 1 2 0 例 ,经 过临床排 查 ,所 有患 者均符 合我 院重型颅 脑损伤 的 诊 断标 准 ,且 无其他 重大器 质性疾 病 。1 2 0 例 患者 随机分为 研究组 和
对照组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 : 8 . 0 3 6 ,P < O . 0 5 )。 3讨 论 重型颅 脑损伤 患者 是指颅 脑损 伤后 昏迷6 h 以上 或再 次发生 昏迷
可有效 降低致 残致死 率 ,提 高治愈率 [ 3 ] 。我院 于2 0 1 3 年开始在 重型颅 脑 损伤 患者的治疗 中引入高压 氧治疗 ,为了探讨其 临床治疗效 果 ,笔
点 ,致 死致残 率极 高 ,严 重影响患者 的生 命健康 。近年来 ,高压氧 技术得 到了长足 发展 ,已经被广泛应 用于脑外伤 患者的治疗 和预后 ,
例 ,有 疗 效9 例 ,无疗 效9 例 ,总有 效率 为 8 5 . O % ;研 究组 患者 在常
规 治疗基 础上予 以高压 氧治疗 ,治愈3 9 例 ,显著 疗效 1 3 例 ,有疗 效5 例 ,无疗效3 例 ,总有 效率为9 5 . 0 %。研究 组患者的治疗有 效率要高于
治疗 ,为 了探 讨其 临床治疗 效果 ,笔者选取 了我 院2 0 1 3 年8 月至2 0 1 5 年8 月 问收治 的重 型颅脑 损伤 患者 1 2 0 例进行 研 究 ,结 果表 明对 照组
对 照组 ,每 组各 6 0 例 。对 照组 中,男性 患者 3 6 例 ,女 性2 4 例 ,年龄 1 1  ̄ 6 4 岁 ,平均年龄 ( 4 4 . 8 - t - 1 1 . 6 )岁 ,其 中2 8 例为车 祸引起 ,1 4 例为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高压氧的临床治疗分析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高压氧的临床治疗分析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高压氧的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

采用脑外伤常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颅脑外伤病情控制时间和术后留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高压氧疗;手术;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治疗近年来,相关临床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的发展趋势,各类脑外伤患者的人数均占同期创伤患者总人数的40%左右[1]。

另据报道,高压氧可以使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和意识恢复率显著提高[2]。

本次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在术后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患者年龄18~71岁,平均(45.7±1.4)岁;脑外伤发生时间1~8 h,平均(2.2±0.7)h;治疗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19~73岁,平均(45.9±1.3)岁;脑外伤发生时间1~9 h,平均(2.1±0.8)h。

患者致伤原因包括:车祸、暴力伤、坠落伤等。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术后实施包括止血、脱水、激素、抗生素、抗癫痫、脑细胞代谢功能调节、肢体功能锻炼等内容在内的常规治疗[3]。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8140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报道·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毛焕仁(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0 引言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一般为广泛颅骨骨折、脑挫伤、脑干受损、颅内出现血肿,昏迷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常多次昏迷[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危险,极易造成植物状态以及死亡[2]。

为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分析过程及结果作以下报道: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

其中男62例,女18例。

患者年龄为12-8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4.45±21.67)岁。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为重度颅脑损伤伴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均不足8分。

患者经CT 或MRI 检查确诊为颅内损伤。

患者病程均为24小时以内。

排除既往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功能不全或严重创伤及手术史患者,同时排除应用过抗癫痫药物及镇静药物患者。

然后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先入院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上均无较大区别。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对患者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以及激素治疗,并进行持续低流量给氧。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清确定是否进行急诊开颅手术、气管切开等。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一般在患者伤后2-3天,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基本稳定后进行。

将空气加压到0.25MPa,吸纯氧60分钟,中间吸压缩空气10分钟。

对于气管切口患者,在完成吸痰后,气管套管口封闭式给氧。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定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定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定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为(69.24±2.54)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为(11.84±2.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2.96±1.37)、(8.13±1.23)分(P<0.05)。

觀察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重度颅脑外伤;应用;评定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大部分和并发脑损伤、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头部所致,若未及时干预,可在12 h内出现再次昏迷或意识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常使用高压氧治疗[1]。

为了探索高压氧的有效性,本文旨在探索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3日~2017年4月23日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58±2.84)岁,致伤原因:13例患者因坠落伤所致,24例患者因跌倒伤所致,13例患者因车祸伤所致。

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81±2.53)岁,致伤原因:14例患者因坠落伤所致,22例患者因跌倒伤所致,14例患者因车祸伤所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降颅压、脱水、止血等治疗,选择性进行营养神经药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且纠正患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从而维持机体平衡。

研究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黄元文1 何艳霞2(1.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2.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卫生院,甘肃 定西 743000)【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用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1: 1比例分为对照组(n=45,选用神经外科治疗)和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高压氧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GOS分级、炎症状态。

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97.78%)高于对照组(84.4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9390,P<0.05)。

(2)临床指标:观察组GCS评分(12.28±1.42分)、FIM评分(85.14±9.11分)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48.74±3.21 h)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13.0097、9.0182、108.9109,P<0.05)。

(3)GOS分级:观察组I级(2.22%)、Ⅱ级(4.44%)、III级(11.11%)低于对照组,Ⅳ级(37.78%)、V级(44.44%)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8.8942,P<0.05)。

(4)炎症状态:观察组C反应蛋白(10.72±4.82 mg/L)、肿瘤坏死因子-α(16.74±5.41pg/mL)、白介素-6(24.58±7.61ng/L)、白介素1β(17.72±3.42ng/L)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8.486、6.026、11.486、11.603,P<0.05)。

结论: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预后效果,亦可促进自理能力恢复,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外科;自理能力;颅内压【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5-0038-04颅脑损伤是颅脑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重力打击所致的脑部组织严重损失,若脑损伤面积超过20%以上、GCS评分在3~8分、反复昏迷便可判定为重型颅脑组织损伤。

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究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式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们将会选取2018年间150例具有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这15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配,方便进行试验的结果检测。

为了平衡研究数据,每组人数均为75名。

我们将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外科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方法,而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常规方法的同时加入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法。

结果: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了相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数据的内容具体为治疗效果、GCS评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后苏醒所花费的时间。

关于本次研究,相关医护人员在记录了两组患者的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科学地总结以及统计,最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情况均呈现出比对照组患者良好的趋势,侧面说明了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采取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式能够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结论:根据我们得到的结果数据,可以了解到给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所呈现的效果要好。

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急危的重症,因此需要我们投入较大的精力去研究造成其的病因,同时还需要选择治疗该病的方法,通过研究治疗效果来做最后的选择,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措施,尽量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效果引言: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急危的重症,其特点是病情严重突然、疾病情况变化较快、医生无法很好地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以及最终结果等,且一些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此残疾。

因此,近些年在医学领域,有大量的专家以及研究学者都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进行症状的检测,随后根据症状严重与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生活帮助。

随着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法的出现,为医学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优势,这种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颅内缺氧的状态,患者颅内缺氧情况的改善能够帮助医院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治疗,本文就常规的外科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方法和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之间的比较,来进一步探究新型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明显效果。

高压氧介入时间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压氧介入时间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压氧介入时间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介入时间不同对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03.01日-2017.02.28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抽签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伤后一周(观察组)、伤后三周(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29例/组。

对比两组GCS评分和苏醒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3.11±1.05)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为(22.01±1.36)天,较对照组更短(p<0.05)。

结论:在中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高压氧介入时间会影响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应选择伤后一周开始实施高压氧治疗方案。

关键词:高压氧;中重度;颅脑外伤;康复颅脑外伤的病情比较复杂,若治疗不当会产生后遗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颅脑外伤发生率不断升高[1],在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过程中,辅以高压氧介入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意识状态早日恢复,生存率提高,改善预后,但高压氧介入时间是临床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本文为了分析高压氧介入时间不同对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将5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结果如正文所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从本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6.03.01日-2017.02.28日),将持续昏迷时间超过三个月、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往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的患者排除。

采取抽签随机分组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9例患者组成。

观察组(n=29)——男、女患者例数比=16:13;年龄范围:下限值20岁,上限值71岁,年龄平均值(45.21±12.31)岁;致伤因素:11例高空坠落伤,10例车祸伤,8例其他伤。

对照组(n=29)——男、女患者例数比=17:12;年龄范围:下限值21岁,上限值70岁,年龄平均值(45.52±12.19)岁;致伤因素:13例高空坠落伤,9例车祸伤,7例其他伤。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付伟奇【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5)031【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4例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四肢功能评分以及脑组织的氧代谢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Fugl - Meyer 总分及血清 BDNF、NSE、S100β、GFAP 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2组 pbr(O2)、Sjv(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均<0.05),pbr( 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脑组织氧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均<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3508-3510)【作者】付伟奇【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抚顺 11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2.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3.高压氧治疗在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中的作用4.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5.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1-16T06:22:10.4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1期作者:郑春兰??丁爱男 ?李旭凤[导读] 研究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奇偶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传统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高压氧疗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指标。

郑春兰??丁爱男 ?李旭凤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福建三明365000【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奇偶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传统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高压氧疗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评分为(79.75±1.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高压氧疗方法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疗;重症脑外伤;神经功能;治疗效果重症脑外伤指的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导致患者脑部出现外伤的一种脑部疾病,该疾病具有病情危急、严重等病症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选择高压氧疗方法可以预防患者脑组织出现病变坏死的情况,改善患者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帮助患者早日康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55-2657.[15]弓育梅,李健,梅鹏.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159-161.[16]吴秋英,吴娅.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754-757[17]杜建波,陆艳蕊,王艳会,等.金振口服液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0):1309-1310.[18]杜晓宁,梁丽霞,严慧芳,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特步他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6):740-742.[19]缪华,刘晓蓉.特布他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12):1659-1662.(收稿日期:2019-03-15) (本文编辑:田婧)*基金项目: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018507150011345)①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②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通信作者:陈桂增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罗灼明① 孟兵② 方志伟① 刘云① 方钦锐① 陈桂增①【摘要】 目的:研究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60例患者,按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清醒率、生存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功能障碍评分(DRS)及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GCS、GO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DR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D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功能,促进患者苏醒。

【关键词】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高压氧; 重型颅脑外伤; 生存质量 Effect of 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on the Efficacy,Quality of Life and Exercise Capacity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LUO Zhuoming,MENG Bing,FANG Zhiw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16):005-00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on the efficacy,quality of life and exercise capacity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Method:6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on-randomized case-control,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he 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awake rate,quality of life,Glasgow coma scale(GCS),Glasgow outcome scale(GOS),dysfunction score 重症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危急重症,包括重型颅脑创伤、重症脑血管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其可导致大脑结构损伤,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昏迷、植物生存状态,进而增加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临床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但术后易出现昏迷症状,由于其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中缺乏针对性救治措施,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3]。

近年来,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凸显出其优势[4]。

本院采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术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入组前1~2周因闭合性颅脑创伤住院的昏迷患者;(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4~8分;(3)年龄18~65周岁。

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平稳者;(2)入组前曾有癫痫病史或此次住院期间发生过癫痫;(3)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起搏器植入者;(4)妊娠者。

按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内予一级供氧状态,升压20 min后,保持1 h的稳压吸氧,之后20 min内完成稳速减压,1次/d)、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及并发症防护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假刺激疗法,如按试验组方法安置电极并帖敷皮肤电极,关闭刺激仪。

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采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仪,于患者右前臂前面腕横纹上2 cm处帖敷皮肤电极,施加直流电刺激,直到手指轻微颤动为宜,采用不对称方波,波宽 300 ms,刺激强度20 mA,频率40 Hz,每分钟工作20秒,静息40 s。

每日行电刺激治疗8小时,治疗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4个领域反映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2)GCS:评价昏迷程度,总分为15分,0~8分为昏迷,10~15分为清醒,分数越高则意识状态越好。

(3)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反应患者预后状况,总分为15分,分数越高则预后情况越好。

(4)功能障碍评分(DRS):反应功能障碍程度,包括运动功能、睁眼反应、语言反应、生活能力以及工作能力、进食与排泄功能,分数越高则功能障碍越大。

(5)不良反应:包括外伤性癫痫、颅内出血、颅内压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4.72±11.29)岁,GCS(7.35±1.34)分;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68±11.01)岁,GCS(7.34±1.17)分。

两组性别、年龄、GCS(DRS)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Result:The awak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quality of life,GCS and GO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tho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R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R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Right 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the quality of life,the function,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recovery. 【Key words】 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Hyperbaric oxygen;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6.00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