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解析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

它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

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

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

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

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后者则激发了普通民众。

2.文艺复兴的意义
【解析】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

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3.宗教改革的结果与意义
始于16世纪德意志的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加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解放了思想,还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难点突破
1.文艺复兴的实质
【突破】欧洲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绝非偶然。

一是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再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另一方面又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因此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

而当时的意大利人既能接触到丰富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又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这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此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邦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有一批对宗教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这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人力资源。

那些先进知识分子阐释古典文化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一切正好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利益,结果是形成了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

从文艺复兴的兴起原因和思想倾向来看,文艺复兴的实质应当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2.马丁·路德的观点
【突破】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须购买赎罪券。

诚如他所言:“义人靠信仰生活”、“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这些观点的含义在于:否认教皇的权威,肯定基督徒个体的思想自由和国家的民族意识,其中蕴含着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主体的理性因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倾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包括路德派在内的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四五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中,最有代表性而且也是众多文化人聚集地的是
A.罗马B.佛罗伦萨C.威尼斯D.维登堡
2.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资本主义制度在意大利确立的最早
D.意大利人熟悉古希腊的文化典籍
3.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B.但丁C.米开朗琪罗D.彼特拉克
4.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5.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思想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强调个性至上,鼓励发展私有制D.强调个人奋斗,反对宗教信仰6.下列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观点是
A.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
B.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己的
C.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7.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封建文化的复兴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现代文化的兴起
8.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
A.瑞士B.德意志C.法国D.英国
9.下列不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B.加尔文教C.英国国教D.东正教
10.有关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和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解决了罗马教廷和教徒之间的矛盾
B.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禁锢
C.使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11.下列人物按其在历史舞台上出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薄伽丘创作《十日谈》②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③但丁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④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是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什么?为什么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材料二所批评的“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的现象,历史上是怎样表述的?作者所谓的“基督教的正道”可以作出怎样的概括?
(3)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运动?其主要影响如何?
(4)就人文主义和宗教之关系的视角,说明这两场社会运动的内在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