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翻译-最新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文化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翻译-最新教育资

英汉文化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翻译
一、引言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的过程。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

因此,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本文拟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翻译的关系及其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来论述。

二、语言与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了语言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规则。

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的关系。

特定的文化由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语言体现特有的文化内涵。

即体现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特有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该语言的基础结构。

三、价值观念与英语翻译
1.宇宙观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既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
先整体后局部。

与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

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

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
既分异型思维, 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句子:“办公室里有一个老师”(先整体后局部),而英语
则说“There is a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先局部而后整体)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思维优先而
英语族人解析思维优先的倾向。

如受汉语思维影响,英语要表达“我家有三口人”,中国学生有时会说出这样的句子:误:My family has three people ( 先整体后局部) 而不说。

正: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先局部后整体)
2.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Group vs.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
基于上述世界观的不同,中西方的价值取向有天壤之别。

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是一种社团价值至上的价值取向。

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价值至上。

它推崇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崇拜个人奋斗。

每个人体现个性化的自我,自由抒发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

在致谢时,英美人自信地说:“Thank you ”,而中国人谦虚地答“过奖、过奖”,“哪里,哪里”。

同时,西方人空间对抗感很强,特别注重个人空间,也称个人
隐私(privacy)。

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涉。

但英美人的“privacy”范围很广,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此类问题。

如在打招呼时,中国人见面问:“吃饭了吗?” 如翻译为英语则为“Have you eaten yet?”外国人常对此莫名其妙,常作此问,有的外国人甚至会误解为你以为他吃不起饭,而觉得受“hurt”。

3.时间取向与时间顺序
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以过去为主,往往考虑过去做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

而西方人着眼于未来,有强烈的时间“紧缺感”,不是追求如何做人而是追求如何做事。

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时往往受了这一内在影响,在用英语表述时间关系的句子时往往会按照时间顺序。

如:“下课后我回家”总是用“After class I went home ”,而较少使用:“I went home after class”这种结构。

虽然两种句式都正确,但仍可以反映出两种不同时间观念在英语句式中的差别。

四、文化思维模式与英语翻译
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
定了不同语言的基础结构。

如在感知时间(年、月、日),地理位置,在表达组织,系统介绍人物等方面,汉语的顺序都是从大到小,而英语的表达顺序恰好相反。

如:“2009年12 月1 日”英语则表达为“December 11, 2009”,“盐城师专英语系系主任”用英语表达则为“The dean of English Department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 ”,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汉语中,定语从句只是可以整合到主谓宾结构之内,例:“上个月我们考察了那个有溶洞的城市”在英语中,“考察城市”这个核心结构是不能分开的,修饰语或用介词短语,或用定语从句,应尾随在核心结构之后――主结构与次结构是分异的。

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不听完全句就不能获得该句的主要信息,相反,英语可以先获得主要信息再获得次要信息。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与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障碍。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这些句子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句法功能一望而知,比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不易从外表看出。

五、结语
以上仅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语言的相互影响作了整体分析,如果在英语翻译中,把文化的主要层面(价值观,思维模式)作宏观的理论认识,把文化的异同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久而久之,翻译者对目的语文化有一个全景式的印象,熟知各种具体差异,便会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事物。

即把表层的文化现象引入到深层的文化结构中,再来指导一般的文化行为。

这在翻译中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