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是印证和深化有机化学理论的重要课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是基本技术和技能训练、性质实验、制备实验等.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
一、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
1.反应速度比较慢
无机物反应往往是迅速的,例如卤离子和银离子相遇时,立刻会形成难溶解的卤化银.而有机物的反应往往是缓慢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很多有机卤化物与银离子不容易发生反应,首先需要把有机分子破坏,使卤素变成离子型,才能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有些有机反应也可进行得相当快,例如有机炸药的爆炸.但有些有机反应则需要几十小时或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验室进行有机反应时,我们常采用加热、加催化剂或用光照射等手段,以加速反应.
2.在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时,常伴随有副反应发生.
有机物的分子是由较多的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复杂分子,所以当它和一种试剂发生反应时,分子的各部分可能都受影响,也就是说,当反应时,并不限定在分子某一特定部位发生反应,因此在反应后,时常产生复杂的混合物(个别的还难以分离),使主要的产物的产率大大地降低.因此,与一般无机化学反应不同,有机反应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反应式定量地进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用不同的试剂,选择最有利反应,以提高目的产物的生成率.
3.条件控制要求严格
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产物,对有机化学反应来说这一点更为突出,因而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要掌握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只注意反应物结构中起反应部位的变化是不够的,还需特别注意反应发生时的外部条件,比如温度的控制、反应介质的控制等等.
二、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密切注意反应条件,培养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控制实验条件是中学有机化学实验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密切注意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再将其过渡到有机化学实验的条件控制上,从而培养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例如,在学习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该反应的温度条件即 160~170℃,提醒学生如果温度在 130~140℃时,就会生成乙醚而不是乙烯,当学生了解该反应的温度条件之后,教师再将该认识过渡到乙烯制备实验的条件控制上,学生自然会明白该实验要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的道理.
2.通过具体教学示例以及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示例,使学生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教学示例的使用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自主性学习活动,来分析哪些实验条件影响实验结果,是如何影响的,科学
家是如何对这些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的,使学生在具体的讨论、交流活动中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控制实验条件的过程.学生控制实验条件意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观念层面、理论层面,还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学习和运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不能脱离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应紧密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来进行.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控制实验条件的过程,才能增强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才能发展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3.为学生提供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机会,发展学生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能力,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也就是学生经历制定有机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计划,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应用所学到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还可以体会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从而初步掌握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有机化学反应入手,在系统、全面地考虑实验条件的控制、生成物的分离、仪器的选用与连接等事项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主动与组内同学、与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证据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设计方案和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意见,通过反思与自评,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
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具体建议.
总之,教师在实验中要注意将题型归类,把实验和事实进行表格化处理,进行科学抽象,便于学生突破知识点.找出学生知识上的缺陷,明确讲评的主攻方向.发挥实验的直观性,利于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及描述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总结规律,抓重点,便于学生掌握.课堂及时反馈评价,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对比思维的能力.归纳,以习题带知识,使零散的知识结成块,便于掌握,提高解题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