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那时的你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那时的你观后感
《那时的你》观后感一
那时,是没有明亮的白昼灯和崭新的书籍的贫困时代,那时的你,正是一个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那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国家危亡之际,那时的你,已然是一位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英雄。

碧血丹心,光照千秋。

那时的你,捧出一颗火热的心脏,用生命呐喊。

你永恒的青春时刻提醒着我们:人不能只是苟且而活,要有崇高的理想,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青春的圣火,已穿透岁月的洗礼,伴历史的云烟,传递到当代新青年的手中,唤起当代新青年的奋发。

请“你”放心,如今的“我”正值青春,一定胸怀崇高理想奔走在滚烫的人生里,一如那时的“你”!
观看得晚,但总算没有错过。

时至今日,舞台剧的一幕幕画面还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李大钊先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了未来团结奋进……这些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是一件何其幸运的事情!
每个学生从一开始的懵懂,到明白自己应该是谁,自己应该做什么,都需要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

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唯一的选择;现在的我们,不再经历老一辈风雨飘摇的时代,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

因此,我们更应艰苦奋斗,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

《那时的你》观后感二
大学生红色舞台实景记录节目——《那时的你》,这一站来到了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十名学生分为两组,带着自己对先辈崇高的敬意真诚演绎了《青春之我》和《破家革命》两个故事,触摸那时的“你”,激励现在的“我”。

《青春之我》讲述的是当代学生与李大钊穿越时空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剧中,组里的同学分好角色后始终进不了人物状态,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揣摩人物状态,或许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或许因为无法感同身受先辈所处情景……刘嘉尧指导老师便拿来了一根麻绳,让大家“从麻绳中寻找生命消失的感觉”,以此来体会李大钊前辈从容赴死,面不改色走上绞首台的雄心壮志。

随后,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扮演者拿起麻绳用力勒紧自己的脖子,虽然只是演绎,但不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可以真切体会到这种窒息和濒临死亡的感受,还有那份心里燃烧不灭的希望。

《破家革命》讲述的是革命先辈吴焕先的实际生活。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这个舞台,我可能不会知道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辈。

演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进入角色,自发搜集资料,深入了解历史,通过观看图片影视资料,经历又苦又累的体能训练去感受吴焕先虚脱后的坚韧气节。

吴焕先一生都在奉献,可是在长征接近胜利的时候,不幸在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28岁,实在令人痛惜。

剧中吴焕先的妻子——曹干先,也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可能同为女生,这种震撼更为深刻。

就像曹干先的扮演者说的那样:“怎么会有一个女的,就是……就是她明明还
怀着孩子呢,她是怎么做到的?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虽然怀着孕饿着肚子,却还能一心为红军战士讨饭,这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啊!
同学们以极具创造性的表现,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将那时的“你”所带给现在的“我”的强大精神力量,融入到新时代青年不断奋进的豪迈中,昭示“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的坚定信念。

这样的党史教育舞台剧有很多感人之处,比单看一个影视剧更真实更打动人。

《那时的你》观后感三
今晚,大学生红色舞台剧《那时的你》又带我重温了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这档由河南大学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本月联合推出的红色实景记录节目可以说是一场视听盛宴,让我深受震撼!
那时的你,“你”指的是谁?我们不难发现,“你”就是在那个烽火的年代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

“你”曾为保存革命火种背井离乡,也曾为取得革命胜利血洒战场。

世人皆赞革命先辈的英勇,却无法想象血肉之躯是如何做到这般不卑不亢,这档节目让我们进一步走近李大钊、吴焕先等革命先辈,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

观看过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节目的用意:触摸历史的“你”,激励新时代的“我”!我辈青年,当不忘初心、庚续前行!
该剧以河南省高校师生为主体,通过大学生重温革命历史的演出,以他们对革命英雄人物的饰演、体会和再现,触摸那时的“你”,激励现在的“我”,体现当代青年赓续红色基因,永葆初心使命,在新征程中不断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

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杨靖宇大将军在饥饿下吃棉絮的场面,还是江姐以及他的无名“渣滓洞”狱友们共同缝制他们心目中的五星红旗,抑或是李大钊先生在河南大学做出倾情慷慨的演讲,以及吴焕先同志领导的一次次伟大革命……这一幕幕画面都不禁让我感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位英雄都在为今天的盛世做出牺牲和努力,杨靖宇、江姐、李大钊、吴焕先……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热血、感动以及感恩当下”,是这部红色剧目给我最大的感悟,尽管这部红色剧目没有明星阵容,只是选择了数十位素人学生来演绎,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清晰的从他们的演绎中看到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独有的真诚和敬仰,对每一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坦然都深深为之震撼。

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血与泪为我们铺出了平稳富强的路,看着他们的事迹就仿佛与他们隔空对话一般,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看完整个剧目,我始终难以平复心中的激动,仿佛置身于我党的奋斗历史中,去见证这段光辉岁月,也见证每一滴血与泪的付出。

在这里,我想告诉每一位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接班人,没有革命先辈
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与不畏艰难,便不可能有我们当下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更应当不忘初心,为祖国之发展而读书,做好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历史并未远去,荣光仍在书写,以“我”之视听,传递“你”而今之盛世华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